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86492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腹腔内脓肿是指腹腔内某一间隙或部位因组织坏死液化,被肠曲、内脏、腹壁、网膜或肠系膜等包裹,形成局限性脓液积聚。包括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各种疾病、腹部手术和外伤后均可引起本病。
[0003]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膈下脓肿。主要表现为腹腔积液、下腹部反跳痛、脓毒性血症或多发性迀徙性脓肿、胸腔积液、恶心与呕吐、囊肿、溃疡、腹部肿块和严重腹腔感染。
[0004]目前多采用脓肿手术切除、放置引流管进行脓液彻底引流、止血、有效抗生素的应用、营养支持疗法。阑尾脓肿是腹腔脓肿的一个类型,具有一定代表性,阑尾有渗出、坏死、穿孔时,网膜与附近肠管会趋向阑尾形成包围,胀肿并不是一个腔隙的积脓,常是一个炎性团块的网膜和小肠,患者多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解剖关系不清,单独手术切除治疗常常难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疗效,并有可能发生肠瘘、腹膜炎、肠梗阻等并发症。
[0005]为此,我们急需研制一种药物来帮助患者摆脱腹腔脓肿带来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之间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散血止痛、下气宽中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腹腔脓肿引起的下腹部反跳痛、恶心、呕吐、囊肿、溃疡、腹部肿块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扶芳藤44-76份菥蓂38-70份菝葜34_66份散血莲32_64份
[0010]血药32-64份头巾草27-59份大腹皮27-59份当归23-55份[0011 ] 大黄23-55份梨叶22-54份朴消22_54份泽兰20-52份
[0012]匙叶草20-52份荞麦14-42份长春七13_33份甘遂12_28份。
[0013]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扶芳藤68份菥蓂62份菝葜58份散血莲56份
[0015]血药56份头巾草51份大腹皮51份当归47份
[0016]大黄47份梨叶46份朴消46份泽兰44份
[0017]匙叶草44份荞麦35份长春七28份甘遂24份。
[0018]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9]扶芳藤60份菥蓂54份菝葜50份散血莲48份
[0020]血药48份头巾草43份大腹皮43份当归39份
[0021]大黄39份梨叶38份朴消38份泽兰36份
[0022]匙叶草36份荞麦28份长春七23份甘遂20份。
[0023]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4]扶芳藤52份菥蓂46份菝葜42份散血莲40份
[0025]血药40份头巾草35份大腹皮35份当归31份
[0026]大黄31份梨叶30份朴消30份泽兰28份
[0027]匙叶草28份荞麦21份长春七18份甘遂16份。
[0028]一种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I)将扶芳藤、菝葜、散血莲和长春七加10倍量体积浓度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放置过夜,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12-1.151的浓液备用;
[0030](2)将菥蓂、雪药、大腹皮、朴消、泽兰、匙叶草和荞麦混匀后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时,过滤,取药液;在剩余的残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1-2小时,过滤,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1.10-1.15的稠膏,减压干燥备用;
[0031](3)将头巾草和梨叶,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32](4)将当归片和大黄块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研末,得到过200目的细粉,备用;
[0033](5)取净甘遂与豆腐同放铜锅内,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晒至八成干,切碎晒干,研末,得到过160目的细粉,备用;
[0034](6)将步骤(I)-步骤(5)制得的浓液、稠膏、汁液和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为所述的用于配合手术治疗腹腔脓肿的药物。
[0035]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36]扶芳藤:味苦、甘、微辛,性微温;归肝、脾、肾经。舒筋活络,益肾壮腰,止血消瘀。主肾虚腰膝酸痛,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小儿惊风,咯血,吐血,血崩,有经不调,子宫脱垂,跌打骨折,创伤出血。《本草拾遗》载:“主一切血,一切气,一切冷,大主风血。以酒浸服。”
[0037]菥蓂:味苦、甘,性微寒;归肝、肾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纲目》载:“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0038]菝葜: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祛风除湿。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肠炎腹泻。”
[0039]散血莲:味微辛、寒,微苦,性凉;归肝经。祛风除湿,散血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痛,瘀血腹痛,闭经,跌打损伤,目赤肿痛,乳痈,各种肿毒初起。《贵州草药》载:“根茎:祛风除湿,清热止血。”
[0040]血药: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主肺热咳嗽,瘰疬,咯血,烧烫伤,痈肿,跌打损伤,蛇咬伤,外伤出血。
[0041]头巾草: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肝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乳腺炎,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0042]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药性类明》载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腹皮煎剂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升高,收缩幅度减少,其作用可被阿托品所拮抗。
[0043]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注解伤寒论》载脉者血之府,诸血皆属心,凡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故张仲景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用当归之苦温以助心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对体外痢疾、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及a、B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0044]大黄:味苦,性寒。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本经》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 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已证明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
[0045]梨叶:味苦、涩、辛,性凉;归肺、脾、膀胱经。舒肝和胃,利水解毒。主霍乱吐泻腹痛,水肿,小便不利,小儿疝气,菌菇中毒。
[0046]朴消:味辛、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泻热润燥,清热消肿,软坚散结。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乳肿,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朴硝,水能胜火,寒能胜热,为心火炽盛有实热者之要药,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烦躁不眠。且咸能软坚,其性又善消,故能通大便燥结,化一切瘀滞。咸入血分,故又善消瘀血,治妊娠胎殇未下。外用化水点眼,或煎熏洗,能明月消翳,愈目疾红肿。”
[0047]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主妇女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浮肿,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日华子本草》载通九窍,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
[0048]匙叶草:味苦、辛,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活血化瘀,清热止咳。主腹内血瘀痞块,劳伤咳嗽。
[0049]荞麦:味甘、微酸,性寒;归脾、胃、大肠经。健脾消积,下气宽肠,解毒敛疮。主肠胃积滞,泄湾,痢疾,绞肠癌,白沙,带下,自汗,盗汗,疱疹,丹毒,痈疽,发背,瘰病,烫火伤。《纲目》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
[0050]长春七:味辛、甘,性温。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伤肿。《陕西中草药》载发散风寒,祛风湿,镇痛,健脾胃,止咳,解毒。治感冒风寒,周身疼痛,咳嗽,头痛,牙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麻木,金牛七中毒。”
[0051]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经。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本草崇原》载土气不和则大腹,隧道不利则疝瘕。大腹则腹满,由于土不胜水,外则面目浮肿,内则留饮宿食,甘遂治之,泄土气也。为油为瘕,则症坚积聚,甘遂破之,行隧道也。水道利则水气散,谷道利则宿积除,甘遂行水气而通宿积,故利水谷道。”
[005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3]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之间配伍相宜、相得益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散血止痛、下气宽中等功效,诸药相合能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对于治疗腹腔脓肿引起的下腹部反跳痛、恶心、呕吐、囊肿、溃瘍、腹部肿块等症状具有见效快、治愈率尚、无毒副作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容易制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55]实施例1
[0056]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7]扶芳藤74g 薪蓂68g 菝葜65g 散血莲62g
[0058]血药62g 头巾草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