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密封血管或其它生物结构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894663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用于密封血管或其它生物结构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用缝合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闭合动脉或使用者不可直接触及的其它生物组织壁中的开口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诸如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和斑块切除术的各种心血管手术需要获得到达脉管系统的通路。参照图1和2,到患者100的脉管系统的通路通常穿过股动脉并且是经皮的,涉及针(未示出)和在一些情况下扩张器(未示出)在腹股沟的区域中的插入,以形成穿过皮下组织106的路径104,并且刺穿股动脉的血管壁Vw和在血管壁中形成动脉切口 VA。然后,将导丝GW推进通过针并进入股动脉。然后移除针和扩张器(如存在的话)。然后,将导管或其它介入装置102在导丝GW上沿着路径104且向股动脉内推进,以便进行所选手术。
[0003]动脉中的刺穿开口的尺寸对应于所使用的导管或介入装置的尺寸,并且这样的装置通常可以在直径从用于诊断程序的5弗伦奇至用于治疗程序的6-20弗伦奇的范围内变化。在一些情况下,医用缝合系统用来通过在手术期间将一根或多根缝合线邻近介入装置102定位来“预闭合”动脉切口 Va,这种定位导致介入装置102周围的动脉切口止血。在手术完成并且(多个)介入装置被移除之后,由医用缝合系统定位的针脚用来将动脉切口 Va完全闭合。
[0004]在其它情况下,S卩,当动脉切口的尺寸相对较小时,不需要这样的预闭合,并且在移除(多个)介入装置之后用医用缝合系统或其它技术闭合动脉切口。已知有多种其它技术以有利于动脉切口的闭合和愈合。一种技术包括在刺穿部位处以相对延长的时间段施加压力。更具体地讲,在移除导管之后,传统地已将压缩施加于刺穿部位达至少30-45分钟,以用于自然地闭合伤口。患者需要保持躺下,基本不动并且往往在其大腿上放置重的沙袋达数小时,以确保停止出血。从医疗手术起的恢复时间可以少至半小时,但从受伤起的恢复时间可能超过二十四小时。较长的康复时间可导致增加的费用、增加的患者不适感和更大的并发症风险。用于动脉切口闭合的其它方法包括压缩夹紧装置、血栓或胶原塞、适于密封动脉切口的生物粘合剂、和/或缝合装置。
[0005]已提出的医用缝合系统有利于动脉切口的闭合和愈合,并且解决了与血管置管术期间和之后的动脉切口闭合相关联的一些问题。然而,本领域仍然存在对持续地且可靠地有利于动脉切口的闭合和愈合的医用缝合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包括柄部、联接到柄部远端的细长主体、至少一个缝合线挂钩、以及至少一对针。所述至少一个缝合线挂钩能够在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在部署位置,挂钩的两个远侧臂部分径向延伸而远离细长主体,在回缩位置,所述两个远侧臂部分设置在细长主体内。所述至少一个缝合线挂钩通过柄部内的第一致动机构在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至少一对针能够移动到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在部署位置,所述一对针向远侧延伸而远离细长主体的远端,在回缩位置,所述一对针设置在细长主体内。每个针包括远端,该远端被构造成穿透血管壁并且限定管腔,该管腔尺寸设计成可滑动地接纳缝合线穿过其中。所述至少一对针能够通过柄部内的第二致动机构移动到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
[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缝合装置包括柄部和细长主体,细长主体限定穿过其中的至少一个管腔并且联接到柄部的远端。柄部具有第一致动机构和第二致动机构。缝合线挂钩设置在细长主体的远端处,并且第一致动机构使缝合线挂钩在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在部署位置,缝合线挂钩的两个远侧臂部分径向延伸而远离细长主体,在回缩位置,所述两个远侧臂部分设置在细长主体内。一对针延伸穿过柄部并穿过细长主体,每个针包括构造成穿透血管壁的远端。第二致动机构使所述一对针移动至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在部署位置,所述一对针向远侧延伸而远离细长主体的远端,在回缩位置,所述一对针设置在细长主体内。一对缝合线可滑动地设置成穿过所述一对针,并且第二致动机构使所述一对缝合线从加载位置移动至部署位置,在加载位置,每个缝合线的每个第一端部被容纳在其相应的针内,在部署位置,每个缝合线的每个第一端部向远侧延伸超出其相应的针的远端。
[000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缝合装置包括柄部和细长主体,细长主体限定穿过其中的至少一个管腔并且联接到柄部的远端。柄部具有第一致动机构和第二致动机构。第二致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柄部内的缝合线保持器和针保持器。缝合线挂钩设置在细长主体的远端处,并且第一致动机构使缝合线挂钩在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之间移动,在部署位置,缝合线挂钩的两个远侧臂部分径向延伸而远离细长主体,在回缩位置,所述两个远侧臂部分设置在细长主体内。一对针延伸穿过柄部并穿过细长主体,每个针包括构造成穿透血管壁的远端。所述一对针联接到针保持器,并且第二致动机构使所述一对针移动至部署位置和回缩位置,在部署位置,所述一对针向远侧延伸远离细长主体的远端,在回缩位置,所述一对针设置在细长主体内。一对缝合线可滑动地设置成穿过所述一对针。缝合线在针处于其部署位置时联接到缝合线保持器,并且在针处于其回缩位置时从缝合线保持器脱离。第二致动机构使所述一对缝合线相对于所述一对针从加载位置移动至部署位置,在加载位置,每个缝合线的每个第一端部设置在其相应的针内,在部署位置,每个缝合线的每个第一端部向远侧延伸超出其相应的针的远端。
【附图说明】
[0009]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在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显而易见。并入本文并形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还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并且使得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本发明。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0010]图1和2示出了导引器护套经由股动脉向脉管系统内的引入,由此在股动脉的血管壁中形成动脉切口。
[0011]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密封或闭合动脉切口的缝合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缝合装置处于递送构型,在递送构型中,缝合线挂钩处于回缩位置,并且针和缝合线处于加载位置。
[0012]图3A是沿线A-A截取的图3的截面图。
[0013]图3B是沿线B-B截取的图3的横截面图。
[001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一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缝合装置被朝向动脉切口推进。
[0015]图4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柄部部分包括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其中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第一或加载位置。
[0016]图4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远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柄部部分包括用于部署缝合线挂钩的致动机构,并且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回缩位置。
[0017]图4C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其暴露出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
[0018]图4D是沿图4C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0019]图4E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缝合线挂钩处于回缩位置,并且针和缝合线处于加载位置。
[0020]图4F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传动构件的立体图,其中,传动构件被从缝合装置移出,仅用于图示目的。
[0021]图4G是沿图4D的线G-G截取的截面图。
[0022]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二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缝合装置定位成穿过动脉切口。
[0023]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三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缝合装置的缝合线挂钩被部署。
[0024]图6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缝合装置的缝合线挂钩被部署。
[0025]图6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缝合装置的缝合线挂钩被部署。
[0026]图6C是仅为了图示目的而从缝合装置移出的图3的缝合线挂钩的立体图,其中,缝合线挂钩处于部署位置。
[0027]图6D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远侧部分的截面图,其带有显示处于部署位置的用于部署缝合线挂钩的致动机构。
[0028]图6E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缝合装置的仅一个缝合线挂钩被部署。
[0029]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四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带有在其中的缝合线的一对针被部署,以延伸穿过动脉切口附近的血管壁。
[0030]图7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立体图,其中,带有在其中的缝合线的针被部署。
[0031]图7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远侧部分的剖面图,暴露出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其中顶部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针部署位置。
[0032]图7C是沿图7B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
[0033]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五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缝合线被部署成延伸超出针的远端。
[0034]图8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立体图,其中,缝合装置的缝合线被部署成延伸超出针的远端。
[0035]图S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暴露出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其中顶部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缝合线部署位置。
[0036]图8C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截面图,其中,用于使针和缝合线延伸的致动机构均被显示处于完全伸出的缝合线部署位置。
[0037]图8D是沿图8B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0038]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六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所述一对针已向近侧回缩,留下一对缝合线部署在对应的一对缝合线挂钩内。
[0039]图9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远侧部分的立体图,其中,图8A所示的一对针已向近侧回缩,留下一对缝合线部署在对应的一对缝合线挂钩内。
[0040]图9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剖面图,暴露出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其中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针回缩位置,并且缝合线被部署。
[0041]图9C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截面图,暴露出用于部署针和缝合线的致动机构,致动机构被显示已使针回缩,同时缝合线保持伸出。
[0042]图9D是沿图9C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0043]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七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两个缝合线显示为延伸进入动脉切口。
[0044]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图3的缝合装置的方法的第八步骤的侧视图示,其中,缝合装置的缝合线挂钩向近侧回缩,由此捕获缝合线端部。
[0045]图1lA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远侧部分的剖面图,暴露出用于部署缝合线挂钩并使其回缩的致动机构,其中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回缩位置。
[0046]图1lB是图3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其中,柄部部分包括用于部署缝合线挂钩并使其回缩的致动机构,其中致动机构被显示处于回缩位置。
[0047]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步骤的俯视图示,其中,具有紧固在一起的端部的缝合线延伸穿过动脉切口周围的血管壁。
[0048]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步骤的俯视图示,其中,施加到联接的缝合线的张力将动脉切口闭合。
[0049]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缝合装置的远端的立体图,其中,缝合装置包括仅单个缝合线挂钩和用于定位一对缝合线的一对针。
[0050]图14A是图14的立体图,以虚线显示了内部部件。
[0051]图15是图14的缝合装置的柄部的截面图。
[0052]图15A是图15的柄部的远侧部分的放大截面图,示出了用于部署单个缝合线挂钩的致动机构。
[0053]图15B是图15的柄部的近侧部分的放大截面图,示出了用于部署针和与针相关联的缝合线的致动机构。
[0054]图15C是图15B的致动机构的立体俯视图,其中,柄部的外壳以虚线显示。
[0055]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