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2144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祖国医学对中风先兆早有详细的论述。如金?刘河间谓:"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 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目闻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疾也。"朱丹溪亦指出:"眩晕者, 中风之渐也。"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曰:"平人手指麻木,须预防之。"
[0003] 从中风先兆的病因看,多为虚、火、痰、瘀、风所致。中风是以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 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脑血管病,病变呈急性或亚急性。中医有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0004] (1)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腰疫腿软,四肢振颤,手足 麻木,或半身感觉异常,舌质红,少苔,脉弦数等。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粘稠度明显增高;
[0005] (2)肝阳上亢型: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昏胀痛,烦躁易怒,口干而苦,少寐多梦, 恼怒后症状加重,肢体发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等。血压偏高,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聚集 性增尚;
[0006] (3)痰浊内阻型:症见头昏如蒙,头晕胀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咯吐痰涎,胃纳 减少,大便溏烂,多寐嗜睡,困倦乏力,舌苔白腻,脉象濡滑,查体时多见血脂偏高;
[0007] (4)气虚血瘀型:症见半身麻木或半身出汗,筋惕肉齡,语言不便,气短乏力,胃纳 不振,小便频数,大便不畅,夜寐不安,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脉细而涩。查体时,多有脑动脉 硬化及眼底动脉硬化等改变。血液流变学检查可见血液凝固性增高;
[0008] (5)痰瘀互结型:症见头昏胀痛,精神萎靡,呕吐痰涎,思维迟钝,行动缓慢,多寐 健忘,记忆明显减退,日轻夜重,舌暗淡,边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涩,体检时高脂血症、高粘 血症同时存在。
[0009] (6)肝胆湿热型:症见头晕,头胀,头痛,痛以右侧为基,口干口苦,胸脘胀闷,心烦 不安,口气秽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体检时血压偏高,血液流 变学检查,血液粘稠性、聚集性均增高。
[0010] 其中,肝肾阴虚型中风属于比较普遍的中风类型。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疗效好,副作用低。
[0012] 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地黄 12-16份、淮山药12-16份、山萸肉8-10份、白茯苓5- 10份、牡丹皮5-10份、泽泻 5-10份、枸杞子3- 5份、杭菊花12-16份、夏枯草12-16份、何首乌10-15份、怀牛膝 9一 12份、女贞子3- 5份、粉葛根12-16份、肉苁蓉12-16份、沙苑蒺藜12-16份、豨签 草5 -10份、英丝子30-50份、扶芳藤10 -15份、五指毛桃20-30份。
[0013]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地黄13-15份、淮山药13-15份、山萸肉9-10份、白茯苓6-9份、牡丹皮6-9份、泽 泻6 -9份、枸杞子4一5份、杭菊花13 -15份、夏枯草13 -15份、何首乌11 一14份、怀牛 膝10-11份、女贞子4一5份、粉葛根13- 15份、肉苁蓉13-15份、沙苑蒺藜13-15份、 豨签草6 -9份、英丝子35-45份、扶芳藤11 一 14份、五指毛桃22-28份。
[0014]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地黄12份、淮山药13份、山萸肉9份、白茯苓8份、牡丹皮8份、泽泻8份、枸杞子4份、 杭菊花13份、夏枯草13份、何首乌13份、怀牛膝10份、女贞子4份、粉葛根12份、肉苁蓉 12份、沙苑蒺藜14份、豨签草6份、菟丝子35份、扶芳藤10份、五指毛桃20份。
[0015]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生地黄14份、淮山药14份、山萸肉9份、白茯苓9份、牡丹皮8份、泽泻8份、枸杞子5份、 杭菊花16份、夏枯草15份、何首乌14份、怀牛膝11份、女贞子4份、粉葛根15份、肉苁蓉 15份、沙苑蒺藜15份、豨签草8份、菟丝子45份、扶芳藤12份、五指毛桃25份。
[0016]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为颗粒剂、丸剂、胶囊剂、软 胶囊、片剂或者合剂的一种。
[0017] 本发明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治以滋养肝肾为主,其中:
[0018]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 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 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19] 淮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 尿病消渴、小便短频等;
[0020] 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功能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 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止带止崩、收敛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 物,不论阴虚或阳虚,均可使用;
[0021] 白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 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0022] 牡丹皮,《本草纲目》中说"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 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补,人亦罕悟,宜分别之。"现代研究,所 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 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 作用;
[0023] 泽泻,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 淋病,尿血;
[0024] 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 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 精等病症;
[0025] 杭菊花,气清香,味甘、微苦。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能治头疼目眩、流泪、 理血、风湿、皮肤肌肉坏死等,还具有调气、须发不白、益寿延年的功效;
[0026] 夏枯草,《滇南本草》记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 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0027]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肝 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 疮。
[0028] 怀牛膝,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之,言其药之功,如牛之多力也。"怀牛膝是 中药方剂常用通络活血药物之一,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的功效;
[0029] 女贞子,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 [0030] 粉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 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0031] 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味甘、性温,具有补肾壮 阳、填精补髓、养血润燥、悦色延年等功效;
[0032] 沙苑蒺藜,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质润性和,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功 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头昏目暗,耳鸣眩晕,白带过多;
[0033] 豨签草,苦,寒。归肝、肾经,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 利,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腰膝无力等症,用于疮疡肿痛、风疹湿疹瘙痒等症;
[0034] 菟丝子,辛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 余浙,目暗。
[0035] 扶芳藤,苦、甘,温,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咯血,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风 湿性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
[0036] 甘,微温。
[0037] 五指毛桃,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用于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风湿 性关节炎,腰腿疼,脾虚浮肿,病后盗汗。
[0038] 本发明是根据中医辩证论证的原则,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筛选,认为本证属于 阴虚阳亢,本虚表实,头晕耳鸣,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腰疫腿软,四肢振颤,手足麻木,或半 身感觉异常,舌质红,少苔,脉弦数。现代临床医学见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并提出 "熄风通脉,补肾清肝"为治疗思路,以熄风通脉为主,佐以补肾清肝之品,方以生地黄、淮山 药为君,平肝熄火,通脉止痛;以牡丹皮、杭菊花、沙苑蒺藜、夏枯草、豨签草、女贞子、肉苁蓉 为臣,加强熄风通脉之功。君臣为伍,为解除风阳上扰,脑脉受阻而起的眩晕、头目胀痛、视 歧耳鸣、晕厥、言语呆涩等症;佐以制山萸肉、何首乌菟丝子、泽泻、枸杞子、白茯苓,各药相 和,滋阴补肾,使阳得阴涵,木得水养,辅佐君药平肝熄风之目的,泽泻、白茯苓二味意在佐 君祛肾浊、清肝热,以达养五脏,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粉葛根、怀牛膝、扶芳藤、五指毛桃 为使,清热止痉,通经活络,引诸药入血分,为解除风阳扰动,阻泄经脉而引起的神昏肢麻等 症。此方是根据《内经》的组方原则,针对性得概括了整个病机,为治疗肝肾阴虚,阴不敛阳, 风阳上扰,脑脉瘀阻之风中经络而设。
[0039]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物,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 量为药材的10倍量,煎煮30- 60分钟,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量,煎煮 20-4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液于浓缩罐中浓缩为稠膏,干燥,粉碎,过90目筛;然后按照 药剂学方法制备成符合要求的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丸剂、胶囊剂、软胶囊、片剂、合剂等。
[0040]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在治疗肝肾阴虚型中风先兆的药用价值,具体药理学实验如 下:
[0041] 采用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小鼠麻醉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 经,在一侧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旁置钢丝结扎,而后抽出钢丝,另一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 完全结扎,造成小鼠急性脑缺血,缺血IOmin后再灌注30min,然后迅速断头取脑,制成10% 脑匀浆,用硫代巴比妥法测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SOD,硝酸还原酶法测NO,蛋白质定量用 双缩脲法。
[0042] 分组:取小鼠50只,按体重平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小鼠 只行手术通路,不结扎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即上述模型小鼠。尼 莫地平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小鼠麻醉前15min尼莫地平2mg/kg,腹腔注射,而后操作同 模型组。本发明药物组:小鼠分别以本发明药物灌胃,每日一次,连续l〇d,而后同模型组。
[0043] 统计方法:完全随机法,方差分析,q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