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12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作部30制作的第三标记的一例的图。该第三标记33记载表示测量项目为胎头双顶径的“Bro”,具备与作为标记的形状而设定的“直线”对应的长方形的标记主体331。此外,具备标记主体3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间记载的三个刻度332至334。此外,具备在标记主体331的一端上记载的表示妊娠周数为0的“0”。
[0078]此外,具备根据检查当日的妊娠周数而设置的刻度332上记载的、表示妊娠周数为20的“20w”。此外,具备根据作为与检查当日相比更早的妊娠周数而设定的1周前的妊娠周数而设置的、在刻度333上记载的表示妊娠周数为19的“19w”。此外,具备根据作为与检查当日相比更晚的妊娠周数而设定的1周后的妊娠周数而设置的、在刻度334上记载的表示妊娠周数为21的“21w”。
[0079]各刻度332至334是基于标记条件设定画面52上设定的制作方的标记数据以及视野深度的信息来决定的。并且,刻度332配置在将标记主体331的一端和另一端间的直线长度设为100%时的从一端开始的直线长度成为作为检查当日的妊娠周数的位置而设定的“70%”时的位置上。
[0080]刻度332和标记主体331的一端间的直线长度是与妊娠周数20的情况下的胎头双顶径的标准值对应的长度。此外,刻度333和标记主体331的一端间的直线长度是与妊娠周数19的情况下的胎头双顶径的标准值对应的长度。此外,刻度334和标记主体331的一端间的直线长度是与妊娠周数21的情况下的胎头双顶径的标准值对应的长度。
[0081]像这样,能够通过按下操作部80的检查开始按钮这样简单的操作,制作第三标记33ο
[0082]标记制作部30在制作了第三标记33后,如图8所示,制作模拟了由第三标记33测量的头部的体位引导335。并且,配置为,体位引导335进行测量的一端与第三标记33的一端的位置大致一致,体位引导335进行测量的方向与第三标记33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0083]标记制作部30从用于第一次测量的第一标记31去除体位引导317。合成部40对由图像数据生成部22生成的二维图像数据、与由标记制作部30制作的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35进行合成。在此,在二维图像数据上重叠用于第一次测量的第一标记31。此外,排列重叠了第一标记31的二维图像数据、第二以及第三标记32、33以及体位引导335。
[0084]显示部50将由合成部40合成的二维图像数据、和由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35构成的标记大致同时显示(图5的步骤S4)。
[0085]图9是表示在显示部50上显示有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35的画面的一例的图。该画面53由第一以及第二显示区域54、55构成。并且,在第一显示区域54中实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在二维图像数据56上重叠显示第一标记31。此外,在第二显示区域55中显示第二以及第三标记32、33以及体位引导335。
[0086]像这样,通过按下操作部80的检查开始按钮这样简单的操作,能够使显示部50大致同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和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此外,能够使得用于第一次测量的第一标记31重叠显示在显示部50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上。
[0087]在显示部50显示了二维图像数据56、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35之后,从操作部80进行了变更视野深度的输入的情况下(图5的步骤S5的“是”),返回图5的步骤S2以及步骤S3。此外,在没有从操作部80进行变更视野深度的输入的情况下(图5的步骤S5的“否”),转移至图5的步骤S6。
[0088]以与被检体P抵接的状态进行超声波探头10的移动操作。并且,在包含胎儿的大腿骨区域的数据的二维图像数据被显示的位置上固定超声波探头10。接下来,对操作部80的例如追踪球等指示设备进行操作,使第一标记31向上下左右的方向或向旋转方向移动。并且,如图10所示,将位置对准到画面53a的第一显示区域54中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a的关心区域即虚线所示的大腿骨区域。
[0089]像这样,通过将第一标记31对准到在显示部50中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a的大腿骨区域的、从操作部80进行的简单操作,能够测量胎儿的大腿骨。
[0090]在此,大腿骨区域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一标记31的一端的位置大致一致,对准成大腿骨区域和第一标记3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0091]由此,在大腿骨区域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标记31的例如两个刻度312、314而为正常范围316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掌握以下情况,即,妊娠周数20的情况下的被检体P中的胎儿大腿骨处于妊娠周数20和21之间的发育状态,正在正常地发育。
[0092]在进行了第一标记31的对准之后,若从操作部80进行了保存第一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则数据存储部23保存二维图像数据56a以及与该二维图像数据56a对准的第一标记31 (图5的步骤S6)。
[0093]根据来自操作部80的保存第一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合成部40对由图像数据生成部22生成的二维图像数据、和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进行合成。在此,在二维图像数据上重叠用于第二次测量的第二标记32。此外,排列有重叠了第二标记32的二维图像数据、第一以及第三标记31、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显示部50显示由合成部40合成的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
[0094]图11是表示根据保存第一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而在显示部50显示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画面53b的第一显示区域54中,实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b,在二维图像数据56b上重叠显示有第二标记32。此外,在第二显示区域55中,显示有第一以及第三标记31、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
[0095]像这样,根据保存第一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使显示部50实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b且显示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能够在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b上重叠显示用于第二次测量的第二标记32。由此,能够削减使第二标记32在二维图像数据56b上移动的操作的工夫。
[0096]另外,在图5的步骤S6中,在进行了将第一标记31配合到二维图像数据56的大腿骨区域的对准之后,若从操作部80进行了要打印输出的输入,则根据该输入而在显示部50中显示画面53b。
[0097]接着,通过超声波探头10的移动操作而在显示部50中实时显示包含腹部区域的二维图像数据,在该二维图像数据的腹部区域进行了第二标记32的对准之后,若进行保存第二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则数据存储部23保存二维图像数据以及与腹部区域对准的第二标记32。
[0098]像这样,通过将第二标记32对准到在显示部50中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的腹部区域的、从操作部80进行的简单操作,能够测量腹部区域。由此,能够容易地掌握胎儿的腹部的发育状态。
[0099]根据来自操作部80的保存第二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合成部40在由图像数据生成部22生成的二维图像数据上重叠第三标记33。并且,将重叠有第三标记33的二维图像数据与第一以及第二标记31、32以及体位引导317进行排列并合成。显示部50显示由合成部40合成的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
[0100]图12是表示根据保存第二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而在显示部50显示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画面53c的第一显示区域54中,二维图像数据56c被实时显示,在二维图像数据56c上重叠显示第三标记33。此外,在第二显示区域55中,显示第一以及第二标记31、32以及体位引导317。
[0101]像这样,根据保存第二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使显示部50实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c且显示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能够在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c上重叠显示用于第三次测量的第三标记33。由此,能够削减使第三标记33移动到二维图像数据56c上的操作的工夫。
[0102]接着,通过超声波探头10的移动操作而在显示部50实时显示包含头部区域的二维图像数据,在该二维图像数据的头部区域中进行了配合第三标记33的对准之后,若进行保存第三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则数据存储部23保存二维图像数据以及与头部区域对准了的第三标记33。
[0103]像这样,通过将第三标记33对准到在显示部50中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的头部区域的、从操作部80进行的简单操作,能够测量头部区域。由此,能够容易地掌握胎儿的头部的发育状态。
[0104]根据保存第三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合成部40将由图像数据生成部22生成的二维图像数据与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进行排列并合成。显示部50显示由合成部40合成的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
[0105]图13是表示根据保存第三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而在显示部50中显示二维图像数据、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在该画面53d的第一显示区域54中,二维图像数据56d被实时显示。此外,在第二显示区域55中,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以及体位引导317、335被显示。
[0106]若从操作部80进行了结束检查的检查结束的输入,则系统控制部90使发送接收部20、信号处理部21、图像数据生成部22、数据存储部23、标记制作部30、合成部40以及显示部50的动作停止,从而超声波诊断装置100结束动作(图5的步骤S7)。
[0107]根据以上叙述的实施方式,通过按下操作部80的检查开始按钮这样简单的操作,能够使显示部50同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和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此外,能够使得用于第一次测量的第一标记31重叠显示在显示部50中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上。
[0108]接下来,通过将第一标记31对准到实时显示的二维图像数据56a的大腿骨区域的、从操作部80进行的简单操作,能够测量大腿骨区域。并且,在二维图像数据56a的大腿骨区域位于第一标记31的例如两个刻度312、314而为正常范围316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掌握以下情况,即,被检体P的胎儿的大腿骨处于妊娠周数20和21之间的发育状态,正在正常地发育。
[0109]此外,根据保存第一次的测量数据的输入,能够将二维图像数据56a以及与该大腿骨区域对准的第一标记31保存至数据存储部23。此外,使显示部50实时显示二维图像数据56b且显示第一至第三标记31至33,能够使得用于第二次测量的第二标记32重叠显示在二维图像数据56b上。由此,能够削减使第二标记32移动到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