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33316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喉肌弱症,又称喉肌无力。喉肌系指声门闭合肌(发声肌、保护肌)包括甲杓肌、环 杓侧肌、杓间肌,声门开大肌(呼吸肌)如环杓后肌,以及声带紧张肌(发音肌)如环甲肌 等与发声有关的肌肉。喉肌弱症是指上述喉肌张力低下,即张力不足的病症。喉肌弱症是 系声门闭合肌、声带紧张肌等与发声有关的肌肉张力不足的病症。主要是因发声过度或发 声不当,导致喉外肌收缩过度,抑制喉内肌使之张力逐渐减退及功能低下,或肌纤维损伤、 胶原纤维增生而致肌肉僵硬,从而发生声肌疲劳。教师、播音员、售货员等用嗓较多者容易 罹患本病。
[0003] 喉肌弱症早期表现为说话费力,自感吃力,唱歌时换气频繁、声时缩短(早先达到 20秒左右,后缩短到10秒左右),以后声嘶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声门裂在双声带内收关闭 时明显可见,且愈渐增大。声门裂愈大,声嘶愈重。声门裂大小临界值为0.01~0.05cm2, 即使声带形态、色泽、体积均正常,声门裂超过〇.〇5cm2,即出现声嘶。喉肌弱症,通常可见声 门闭合不全,表现为各种程度和各种不同形态。但有的喉肌弱症病例,其声门裂大小与正常 无大差异,不过,细心观察,可见声带略显松弛。
[0004] 西医认为喉肌弱症是因长期发声过度,引起一系列神经肌肉功能不足,喉肌张力 因劳损减弱而致声门运动障碍,固此治疗应在嗓音适当休息,纠正错误发声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可在局部注射拟胆碱类药物或服用药物,来加强横纹肌作用,西医常用药物有肌苷、 ATP、新斯的明、美斯的明、加兰他敏、呋喃硫胺、维生素 B12等,但喉肌弱症是一种耳鼻喉科 的常见慢性病,西药效果并不显著,需要长期服药慢慢恢复,而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定 的副作用,而且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目前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临床报道少见。
[0005] 中医认为喉肌弱症的病理是肺脾胃虚弱,气虚而声音不扬,高声难出,发声耗气, 语久气更虚,声带松弛无力,也就是元气不足、喉肌无力。治疗方法主要是补中益气,升阳 宏声。但目前药方比较单一,一般是与慢性喉炎的药方进行加减,未见有针对喉肌弱症的 专用的发明药方,本发明的药丸经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针对喉肌弱症的病因病理,对症下 药,方中百合、熟地、山药等中药滋养肺肾、金水相生,黄芪、党参、白术补益肺脾之气,麦冬、 玄参养阴生津、降火润喉,陈皮理气,使补气而不钝胃,粳米和中扶正,当归补血,升麻、柴胡 升提清阳之气,配诃子肉、五味子收敛肺气、以助开音,赤芍、红花、桃仁活血祛瘀,石菖蒲化 痰开窍、祛风利痹,竹沥清热化痰,木蝴蝶、罗汉果润肺清音,再以蝉衣、胖大海通窍利喉、利 喉开音,最后以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各中药药性相适相辅,针对引发喉肌弱症的病因对症下 药,有补益肺脾,益肾扬声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 长期临床验证对喉肌弱症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补益肺 脾,益肾扬声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喉肌弱症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 -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 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 黄苗65g~80g粳米63g~78g麦冬60g~75g熟地58g~73g山药55g~70g 玄参53g~67g党参50g~65g白术48g~62g陈皮45g~60g当归41g~55g 赤苟40g~52g红花37g~50g升麻35g~47g柴胡31g~45g诃子肉30g.~42g_: 五味子29g~40g石菖蒲27g~37g木蝴蝶25g~35g甘草22g~33g 桃仁15g~30g百合12g~28g罗汉果10g~25g胖大海9g~22g 禅衣8g~15g竹沥4g~10g杏仁2g~6g
[0010]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1] 黄苗68g~78g粳米65g~75g麦冬63g~73g熟地60g~70g _山药58g~68g 玄参55g~65g党参52g~62g白术50g~60g陈皮47g~57g当归45g~53g 赤芍43g~50g红花40g~4'7g升麻37g~45g柴胡35g~43g诃子肉32g~40g 五味子30g~38g石菖蒲29g~35g木蝴蝶27g~33g甘草25g~30g 桃仁I8g~28g百合15g~25g罗汉果12g~22g胖大海llg~2()g 虫单衣]0g~14g竹沥5g~8g杏仁3g~5g
[0012]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3] 黄芪'73g粳米70g麦冬67g雜地65g山药63g玄参58g党参55g白术:52g 陈皮50g当归47g赤芍45g红花43g升麻41g柴胡38g诃子肉35g五味子 33g石菖蒲31g木蝴蝶30g甘草28g桃仁25g百合20g罗汉果16g 胖大海13g蝉衣1:?竹沥7g杏仁
[0014] 一种用于门诊治疗喉肌弱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 骤:
[0015] (1)将黄苗、粳米、麦冬、陈皮、赤苟、红花、石菖蒲、木蝴蝶、甘草、罗汉果、胖大海、 蝉衣、竹沥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 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 冷却后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5~1. 25的稠膏,备用;
[0016] (2)将桃仁、杏仁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17] (3)将诃子肉放入铁锅中,武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晒干备用。
[0018] (4)将步骤(2)所得的细粉及步骤(3)所得诃子肉与熟地、玄参、党参、当归、五味 子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4小时,取浸液;在 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3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合 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 15~1. 25的稠膏,备用;
[0019] (5)将山药洗净切片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 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20] (6)取柴胡片,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并微干,取出晒干,筛去碎肩, 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21 ] (7)将升麻放入铁锅中,文火微炒,炒至表皮变黄后,喷洒即墨老酒,继续炒至表皮 焦黄后,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22] (8)将百合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0023] (9)将步骤(1)、步骤(4)所得的稠膏,与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⑶中 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8g的药丸。
[0024]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5] 黄芪:味甘;性温。入心;肺;脾;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 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体虚浮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痈疽难 溃;或溃久不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 证实,黄芪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利尿降压、消 炎镇痛、强心、抗氧自由基生成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从多方面作用于机 体,改善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肾病等相关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细 胞等功能。
[0026] 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用于呕吐、泻痢或温热病所致的脾胃阴伤、 胃气不足,口干渴等。《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粳米含淀粉、 蛋白质、脂肪,尚含少量B族维生素,能补脾胃、养五脏,壮筋骨,通血脉,益精强志,润颜。
[00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