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椎体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5523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腔镜下椎体撑开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科用的腔镜下椎体撑开器。
【背景技术】
[0002]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椎骨骨折,传统的手术是将骨折部位用锥弓根螺钉来复位固定,锥弓根螺钉因具有三柱固定的优势,被广泛的采用,以往的手术为开放式手术,创伤太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病痛,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技术也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中被采用,患者采用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量也少,疼痛小、恢复快,正在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ZL201220319584.5公开了一种“微创胸腰椎骨折复位器”,由左、右钳片、调节螺母,调节螺杆、柱销、活动插销、左右钳手柄构成,可通过微创切口通道快速进行骨折椎体撑开复位,减少了患者痛苦,但是这种“微创胸腰椎骨折复位器”只适合脊椎的后路微创手术的椎骨的撑开,并不适合胸腰椎伤病的腔镜前路微创手术,由于胸椎的腔镜微创手术是从患者胸腔的侧前方进行打孔放置固定螺钉及撑开器,这种撑开器不能通过腔镜通道放置在胸腔内进行操作,中国发明专利ZL201420299361.6,也公开了 “一种椎体撑开器”,动支撑臂伸入静支撑臂的的通槽内,动支撑臂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驱动齿,驱动齿内插设螺旋片,螺旋片安装于转轴上,转轴安装于静支撑臂的支撑架上可以对患者的椎体进行撑开,但是这种撑开器也不能在腔镜微创通道进行操作,这也给胸腰椎伤病的腔镜微创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镜下椎体撑开器,在做胸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时,撑开器的撑开头可以通过微创口放置在胸腔内部,用来撑开椎体固定螺钉,而操作手柄在胸腔的外侧进行操作,有效的解决了胸椎伤病腔镜手术中没有合适的撑开器的问题,简化了手术的操作,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节省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不但适合胸椎伤病的治疗,还适合腰椎伤病的治疗,是理想的腔镜下微创治疗胸腰椎伤病专用的复位配套器械。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中轴及螺旋套筒,在所述的中轴上设有螺纹段,螺旋套筒套接螺纹段上,在螺旋套筒下端的中轴上设有活动套,在活动套的中间设有套孔,在活动套的两侧设有凸耳,在凸耳上设有绞轴,在绞轴上设有支臂,在活动套的下端设有弹簧,在弹簧下端的中轴上设有弹簧限位粧,在中轴的底端设有挂钩,在中轴的上端设有中轴手柄,在螺旋套筒的上端设有螺旋套筒手柄。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在所述的支臂的底端设有卡口。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将撑开器通过微创口放置在胸腔内部,用支臂来撑开椎体固定螺钉,而操作手柄在体外进行操作,有效的解决了胸椎伤病前路腔镜手术中没有合适的撑开器的问题,简化了手术的操作,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节省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不但适合胸椎伤病的治疗,还适合腰椎伤病的治疗,是理想的腔镜下微创治疗胸腰伤病专用的复位配套器械。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所示:1为活动套,2为套孔,3为螺旋套筒,4为螺旋套筒手柄,5为中轴,6为中轴手柄,7为螺纹段,8为凸耳,9为绞轴,10为支臂,11为卡口,12为弹簧,13为弹簧限位粧,14为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在中轴5上设有螺纹段7,螺旋套筒3套接螺纹段7上,在中轴5的顶端设有中轴手柄6,在中轴5的底端设有挂钩14,挂钩14是上方设有弹簧限位粧13,在螺旋套筒3的顶端设有螺旋套筒手柄4,在螺旋套筒3的下端中轴5的外侧设有活动套1,活动套1的中间设有套孔2,在活动套1的两侧设有凸耳8,在凸耳8上设有绞轴9,绞轴9上设有支臂10,支臂10的另一端设有卡口 11,在活动套1的下端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另一端卡在弹簧限位粧13上。
[0012]使用时,在胸椎伤病患者的胸腔侧前方开微创口,通过腔镜将椎体固定螺钉固定在病椎两端的健康椎体上,将撑开器的撑开端深入患者的胸腔内,操作手柄留在胸腔的外面,通过监视器影像,将挂钩14挂在锥弓根螺钉的横柱上,支臂10顶在锥弓根螺钉上,卡口11卡在椎体固定螺钉的横柱上,通过旋转螺旋套筒手柄4,撑开胸椎,使胸椎复位,最后固定好椎体固定螺钉即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患者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
[001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腔镜下椎体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中轴(5)及螺旋套筒(3),在所述的中轴(5)上设有螺纹段(7),螺旋套筒(3)套接螺纹段(7)上,在螺旋套筒(3)下端的中轴(5)上设有活动套(1),在活动套(1)的中间设有套孔(2),在活动套(1)的两侧设有凸耳(8),在凸耳(8)上设有绞轴(9),在绞轴(9)上设有支臂(10),在活动套(1)的下端设有弹簧(12),在弹簧(12)下端的中轴(5)上设有弹簧限位粧(13),在中轴(5)的底端设有挂钩(14),在中轴(5)的上端设有中轴手柄(6),在螺旋套筒(3)的上端设有螺旋套筒手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椎体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臂(10)的底端设有卡口(11)。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镜下椎体撑开器,在中轴(5)的外侧套接螺旋套筒(3),在螺旋套筒(3)下端设置活动套(1),在活动套(1)的两侧设有凸耳(8),在凸耳(8)上设有绞轴(9),在绞轴(9)上设有支臂(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将撑开器通过微创口放置在胸腔内部,用支臂来撑开椎体固定螺钉,而操作手柄在胸腔的外侧进行操作,有效的解决了在治疗胸椎伤病腔镜手术中没有合适的撑开器的问题,简化了手术的操作,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节省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时间,不但适合胸椎伤病的治疗,还适合腰椎伤病的治疗,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胸腰椎伤病专用的复位配套器械。
【IPC分类】A61B17/02
【公开号】CN105310733
【申请号】CN201510924252
【发明人】王振华, 田鹏, 姜冬梅
【申请人】王振华, 田鹏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