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569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青春痘,也叫痤疮、粉刺、暗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大家称其为“青春痘”是很贴切的。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0003]皮损好发于面部及上胸背部。痤疮的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炎性丘疹呈红色,直径1?5毫米不等;脓疱大小一致,其中充满了白色脓液;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触之有硬结和疼痛感;囊肿的位置更深,充满了脓液和血液的混合物。这些皮损还可融合形成大的炎性斑块和窦道等。炎症性皮损消退后常常遗留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凹陷性或肥厚性瘢痕。痤疮消退后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斑,或小的坑凹状疤痕。
[0004]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多由素体蕴湿,郁于肌肤,复感外界毒邪,致湿毒凝聚,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而成。其症除丘疹、脓疱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
[0005]现在多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效果较慢,其副作用大,会引起其他疾病。而目前的一些中药的治疗效率也不甚理想,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
[0007]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8]—种用于治疗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9]金银花15-20份,黄连5-7份,黄芩8_12份,野菊花8_12份,栀子8_12份,连翘8-10份,赤芍8-10份,黄柏8-10份,蒲公英8-12份,地丁草8_12份,茯苓8_12份,玄参8-10份,丹皮8-10份,甘草4-6份,龙胆草8-10份,泽泻8_10份。
[0010]上述用于治疗由湿毒血瘀引起的青春痘的药物,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0011 ] 金银花18份,黄连6份,黄芩10份,野菊花10份,栀子10份,连翘9份,赤芍9份,黄柏9份,蒲公英10份,地丁草10份,茯苓10份,玄参9份,丹皮9份,甘草5份,龙胆草9份,泽泻9份。
[0012]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0013]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0-20倍的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5-45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0-60°C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剂型,即得。
[0014]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0015]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
[0016]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0017]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0018]野菊花: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0019]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20]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0021]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0022]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0023]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0024]地丁草: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0025]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6]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0027]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0028]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9]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