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7423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 药。
【背景技术】 [0002] 耳眩晕病是指因耳窍有病,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突发性眩晕,伴耳鸣、耳 聋、耳闷的一种病症,多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溢内耳所致。以 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该病症患者常以耳鸣为先兆,随之 耳聋、眩晕。眩晕多为旋转性,动则更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血压下降,但神志 清楚等多种症状表现。临床常见证型有风痰上扰证、阳虚水泛证、痰蒙清窍证、肝阳上亢证、 心脾两虚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一一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该 证型系因阳虚不能治理肾水,水道不通,蓄积体内引发耳眩晕病。该证型常伴有眩晕,恶心, 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面色觥白,冷汗自出,或背冷如掌大,舌胖有齿痕,苔白润, 脉沉迟缓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耳眩晕病多从调理心脑血管方面入手,采取服用扩血管药 物、前庭神经抑制剂、利尿脱水药等激素型药物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极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通阳利水、温肾益气"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 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 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 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附子30-35份,党参30-35份, 白术25-30份,葶苈子20-25份,苏子15-20份,车前子20-22份,山茱萸18-22份,干姜6-8份, 甘草10-1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 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 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 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咖啡等避免接触过敏原,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 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附子具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的功效;所采用的党参具 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党参与附子两者配伍,具有温补心脾肾阳之功,兼可益气;所 采用的白术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并对运化无力、肢软神疲等症状具有显著功 效;所采用的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水、制约附子等药热性的功效;所采用的 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所采用的车前子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功效;所采用的山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疏肝下气 的功效;采用的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采用的甘草具有益气补中、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 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 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
[0006] 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 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7%。
[0007]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8]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表二: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王某,男,1958年出生,从52岁开始,出现突发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清水,心下 悸动,苔白润,脉沉迟缓等症状。经在我处诊断患有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服用此药2个 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0009] 2、徐某,男,1965年出生,43岁开始,时常出现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面 色觥白,冷汗自出,舌胖有齿痕,脉沉迟缓等症状。患者在我处诊断为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 晕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就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再服用此药1个疗 程巩固后,症状全消,痊愈。
[0010] 3、刘某,女,1971年出生,40岁开始,常出现旋转性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并伴 有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苔白润,脉沉迟缓等症状表现。在我处诊断为阳虚水泛证 型的耳眩晕病,服用此药2个疗程后,患者就感觉症状明显缓解,后又连续服用2个疗程,症 状全消,痊愈。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12] 实施例1:附子30克,党参30克,白术25克,葶苈子20克,苏子15克,车前子20克,山 茱萸18克,干姜6克,甘草10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 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3] 实施例2:附子32克,党参32克,白术28克,葶苈子22克,苏子28克,车前子21克,山 茱萸20克,干姜7克,甘草13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 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14] 实施例3:附子35克,党参35克,白术30克,葶苈子25克,苏子20克,车前子22克,山 茱萸22克,干姜8克,甘草1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 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 药制剂:附子30-35份,党参30-35份,白术25-30份,葶苈子20-25份,苏子15-20份,车前子 20-22份,山茱萸18-22份,干姜6-8份,甘草10-1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附子30-35份,党参30-35份,白术25-30份,葶苈子20-25份,苏子15-20份,车前子20-22份,山茱萸18-22份,干姜6-8份,甘草10-15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7%。
【IPC分类】A61K36/9068, A61P27/16
【公开号】CN105456997
【申请号】CN201510989868
【发明人】孙世林
【申请人】孙世林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