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成的热敷中药封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36395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中药封包是由棉布缝制而成的布袋,所述布袋内填充有如下重量的中药组合 物:败酱草30g、大血藤30g、丹参30g、赤巧30g、乳香20g、没药20g、透骨草30g、苍术30g、=棱 20g、義术20g和细辛20g。
[0059] 对照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制成的中药封包
[0060] 所述中药封包是由棉布缝制而成的布袋,所述布袋内填充有如下重量的中药组合 物:没药20g、透骨草30g、=棱20g和義术20g。
[0061 ]对照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制成的中药封包
[0062] 所述中药封包是由棉布缝制而成的布袋,所述布袋内填充有如下重量的中药组合 物:桂枝30g、透骨草30g、=棱20g、義术20g、苏木20g和没药20g。
[0063] 对照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制成的中药封包
[0064] 所述中药封包是由棉布缝制而成的布袋,所述布袋内填充有如下重量的中药组合 物:桂枝30g、透骨草30g、=棱20g、義术20g、苏木20g、没药20g、艾叶30g、白巧30g和大血藤 30邑。
[0(?日]试验例1疗效比较
[0066] -、痛经的效果
[0067] 1.1研究方法
[0068] I.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0069] 2.诊断症状:继发性、渐进性疼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 发性疫李性或腹痛下坠感等症状。
[0070] 1.2试验病例标准
[0071 ] 纳入病历标准:18-40岁,符合痛经诊断的108例妇女。
[0072] 1.3分组及给药
[0073] 将108例痛经妇女平均分成6组,每组18人;分别进行热敷治疗;
[0074] 试验1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热敷中药封包;
[0075] 试验2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热敷中药封包;
[0076] 对照1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1的中药封包;
[0077] 对照2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2的中药封包;
[007引对照3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3的中药封包;
[0079] 对照4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4的中药封包;
[0080] 上述试验组及对照组在使用中药封包时,W溫水浸湿后,隔水蒸40-60min,乘热敷 下腹部或腰紙部30min,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
[0081] 1.4疗效评价
[0082] 治愈:疼痛消失;
[0083]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0084] 有效:疼痛有所减轻;
[0085] 无效:无明显变化;
[00化]1.5治疗结果
[0087]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痛经的治疗效果分别见表1。
[008引表1各组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比较
[0090] 与对照1-对照3组相比,pa<0.Ol,与对照4组相比pb<0.0 l。
[0091] 1.6 结论
[0092] 本发明提供的热敷中药封包对痛经的有效率达到94% W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并且对照组间进行比较时发现,在现有技术提供的药方的基础上随便进行药味的加减,审U 得的中药封包对痛经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0093] 二、对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0094] 2.1研究方法
[00M] 1.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 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0096] 2.诊断症状:下腹疼痛,腰紙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等情况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 带增多,低热,疲乏等;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等。
[0097] 3.实验室检查
[0098] (1)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 液;
[0099] (2)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0100]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0101] (4)宫颈管分泌物检查: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0102] 2.2试验病例标准
[0103] 纳入病历标准:21-60岁,符合盆腔炎诊断的120例已婚妇女。
[0104] 2.3分组及给药
[0105] 将120例盆腔炎妇女平均分成6组,每组20人;分别进行热敷治疗;
[0106] 试验1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热敷中药封包;
[0107] 试验2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热敷中药封包;
[0108] 对照1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1的中药封包;
[0109] 对照2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2的中药封包;
[0110] 对照3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3的中药封包;
[011U 对照4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4的中药封包;
[0112] 上述试验组及对照组在使用中药封包时,W溫水浸湿后,隔水蒸40-60min,乘热敷 下腹部或腰紙部30min,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
[0113] 2.4疗效评价
[0114] 治愈:下腹疼痛、腰紙部疼痛消失、体征消失,各项积分值减少^ 95%;
[0115] 显效:下腹疼痛、腰紙部疼痛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减轻,各项积分值减少>70%,< 95%;
[0116] 有效:下腹疼痛、腰紙部疼痛有所减轻、体征有所消失,各项积分值减少^ 30%,< 70%;
[0117] 无效:各项症状物明显变化;
[011引 2.5治疗结果
[0119] 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分别见表2。
[0120] 表2各组对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比较
[0121]
[0123] 与对照I-对照3组相比,pa<0.Ol,与对照4组相比pb<0.0 l。
[0124] 2.6 结论
[0125] 本发明提供的热敷中药封包对盆腔炎的有效率达到95% W上,疗效均优于对照 组;并且对照组间进行比较时发现,在现有技术提供的药方的基础上随便进行药味的加减, 制得的中药封包对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0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
[0127] 3.1研究方法
[0128] 1.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0129] 2.诊断症状:痛经、不孕。
[0130] 3.妇科及辅助检查:盆腔检查发现内异症病灶;影响学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及 MRI)发现内异症病灶,血清CAi25水平轻、中度升高。
[0131] 4.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通用方法,在腹腔镜下见到大体 病理所述典型病灶或对可疑病变进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0132] 3.2试验病例标准
[0133] 纳入病历标准:18-40岁,符合痛经诊断的114例妇女。
[0134] 3.3分组及给药
[0135] 将1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平均分成6组,每组19人;分别进行热敷治疗;
[0136] 试验1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热敷中药封包;
[0137] 试验2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热敷中药封包;
[013引对照1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1的中药封包;
[0139] 对照2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2的中药封包;
[0140] 对照3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3的中药封包;
[0141] 对照4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4的中药封包;
[0142] 上述试验组及对照组在使用中药封包时,W溫水浸湿后,隔水蒸40-60min,乘热敷 下腹部或腰紙部30min,每日1次,6天为一疗程;
[0143] 3.4疗效评价
[0144] 治愈:各项症状消失;
[0145] 显效:各项症状明显减轻;
[0146] 有效:各项症状有所减轻;
[0147] 无效:无明显变化;
[014引 3.5治疗结果
[0149] 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分别见表3。
[0150] 表3各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比较
[0152] 与对照1-对照3组相比,pa<0.Ol,与对照4组相比pb<0.0 l。
[0153] 3.6 结论
[0154] 本发明提供的热敷中药封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率达到94% W上,疗效均优 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间进行比较时发现,在现有技术提供的药方的基础上随便进行药味 的加减,制得的中药封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并不好。
[0155] 四、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比较
[0156] 4.1研究方法
[0157] 1.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惊主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0158] 2.诊断症状:痛经、月经异常(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出血)。
[0159] 3.妇科及辅助检查:子宫增大、压痛等;影像学检查(盆腔B超)、血清CAi25水平轻、 中度升高。
[0160] 4.2试验病例标准
[0161] 纳入病历标准:18-40岁,符合痛经诊断的132例妇女。
[0162] 4.3分组及给药
[0163] 将132例子宫腺肌病妇女平均分成6组,每组22人;分别进行热敷治疗;
[0164] 试验1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热敷中药封包;
[0165] 试验2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热敷中药封包;
[0166] 对照1组:使用本发明对照实施例1的中药封包;
[0167] 对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