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咬合板及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772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厚段117和右增厚段119与本体101固定。
[0082]实施例3,参见图14。
[008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咬合板10b,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增厚件分为六段,本实施例中未提到的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描述。
[0084]本实施例中,将实施例1的前增厚段118、左增厚段117和右增厚段119均分为两段,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两段前增厚段118b等效于实施例1的前增厚段118,本实施例中的两段左增厚段117b等效于实施例1的左增厚段117,本实施例中的两段右增厚段119b等效于实施例I的右增厚段119。这种咬合板100b,由于分段更多,每段增厚段占的比例更小,定向振动时,位置定位更精细。
[0085]实施例4,参见图15和图16。
[008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咬合板100c,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左增厚段117和右增厚段119的结构发生改变,本实施例中未提到的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描述。
[0087]本实施例中,保留插接孔和插接头结构,并将左增厚段117的第一增厚部102和第二增厚部103设置成分离式结构,同样的,将右增厚段119的第一增厚部102和第二增厚部103设置成分离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前增厚段118与实施例1中的一样。
[0088]第一增厚部102和第二增厚部103能够分别单独与本体101进行可拆卸连接,另外,为了增加第一增厚部102与本体101之间、第二增厚部103与本体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增厚部102设置有对本体101的内侧进行半包围第一半包围结构127,第二增厚部103设置有对本体1I的内侧进行半包围的第二半包围结构128。
[0089]实施例5,参见图17-图20。
[009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咬合板100d,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体结构和增厚件结构的不同,本实施例中未提到的结构请参见实施例2的描述。
[0091]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分体式咬合板10d包括本体500、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12。和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样,本实施例中本体500也包括前牙段513、左侧后牙段514和右侧后牙段515。
[0092]如图18所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仅在左侧后牙段514处设置了可拆卸的左增厚段511,以及在右侧后牙段515处设置了可拆卸的右增厚段512。
[0093]如图19和20所示,本实施例中,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12呈套筒状结构,左增厚段511可套设在左侧后牙段514,右增厚段512可套设在右侧后牙段515。此外,与实施例1和2的另一个不同是,本实施例中,仅在前牙段513设置了第一凸起缘504、第二凸起缘505、第三凸起缘502和第四凸起缘(图中未示出)。也即是说,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02的边缘均没有设置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第一凸起缘104、第二凸起缘105、第三凸起缘112和第四凸起缘113的结构。本实施例的这种分体式咬合板10d分别在本体500套上呈套筒状结构的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12,咬合板10d只分别接触左侧后牙或右侧后牙,前牙不与咬合板10d接触,从而实现单独振动左侧后牙或右侧后牙。当然,也可以同时套上呈套筒状结构的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12,咬合板10d同时接触左侧后牙和右侧后牙,前牙不与咬合板10d接触,从而实现同时振动左侧后牙和右侧后牙。此外,优选地,可在本体500的前牙段513直接固定包裹弹性材料例如硅胶增厚层,在不套设左增厚段511和右增厚段512时,咬合板10d仅接触前牙,不与左侧后牙和右侧后牙接触,从而实现振动前牙。
[0094]另外,本实施例中,咬合板10d也具有与连接端头121的作用类似的连接端头521,连接端头521有凹槽,与咬合板10d配合的口外机相应的设置用于与连接端头521的凹槽插接的凸起。
[009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用于增加本体厚度的增厚件,所述增厚件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增厚件包括多个增厚段,且所述多个增厚段彼此独立,所述多个增厚段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件具有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增厚部和与所述本体的下表面贴合的第二增厚部;所述第一增厚部的上表面为与上牙接触的上咬合面,所述第二增厚部的下表面为与下牙接触的下咬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件的纵向截面呈“U”字形,所述增厚件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增厚部和所述第二增厚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本体的内侧边缘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纵向截面呈“T”字形,所述本体的外侧有用于接触上牙的唇面或颊面的第一凸起缘和用于接触下牙的唇面或颊面的第二凸起缘;所述第一凸起缘具有贯通的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增厚部具有穿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并与所述第一凸起缘保持锁定的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二凸起缘具有贯通的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增厚部具有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并与所述第二凸起缘保持锁定的第二插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和所述第二插接头均呈“T”字形,所述第一插接头的端部有第一防脱凸缘,所述第二插接头的端部有第二防脱凸缘。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与前牙的位置对应的前牙段、与左侧后牙的位置对应的左侧后牙段和与右侧后牙的位置对应的右侧后牙段,所述多个增厚段包括:对应左侧后牙段的左增厚段、对应前牙段的前增厚段和对应右侧后牙的右增厚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增厚段和所述右增厚段的上下咬合面都间隔排列有多排相互独立的凸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增厚段的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接触上牙的舌面的第三凸起缘和用于接触下牙的舌面的第四凸起缘。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件由弹性材料制成。10.—种分体式差动牙颂整形装置,包括口外机和与口外机可拆卸连接的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咬合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牙颌整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咬合板,还提供了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分体式咬合板置于患者上下牙齿之间,将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发出的振动传递给牙齿。分体式咬合板包括本体和用于增加本体厚度的增厚件。增厚件与本体可安装在一起,也可以拆卸。增厚件包括多个增厚段,且彼此独立。使用时,多个增厚段中的至少一个与本体安装在一起。本发明的分体式咬合板安装增厚件的位置与牙齿接触,未安装增厚件的位置则不与牙齿接触,从而达到定向整形的目的。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包括口外机和分体式咬合板,本发明的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适用性强,能够针对不同区域的牙齿进行定向振动,引起特定的颌骨的改建。
【IPC分类】A61C7/00
【公开号】CN105534614
【申请号】CN201610081847
【发明人】卢海平, 马丹丹, 王建均, 孙以峰, 张梦涵, 金晶
【申请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