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352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特别是供暑湿感冒患者使用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季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热。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季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
[0003]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都发生在夏季,都因感受暑气而生。但两证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病因的差别决定了两证的病位有差异和临床表现特点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不同,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
[0004]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暑湿感冒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暑湿感冒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暑湿感冒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暑湿感冒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以解决暑湿感冒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暑湿感冒一症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广藿香7.5?15g、白JE4?10g、紫苏叶2?15g、茵陈10?15g、香薷5?15g、防风7.5?15g、木香3?1g、白扁豆(去皮)10?15g、檀香7.5?15g、茯苳15?25g、桔梗3?10g、枳壳(去心、麸炒)3?10g、木瓜7.5?15g、陈皮3?10g、山楂(炒)10?20g、厚朴(姜炙)
5?15g、甘草2.5?15g、麦芽(炒)15?25g、谷芽(炒)15?25g、连翘6?15g、六神曲(麸炒)10?15g,蜂蜜适量。
[0006]—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广藿香8?13g、白]E5?9g、紫苏叶3?13g、茵陈11?13g、香薷6?13g、防风8?13g、木香4?9g、白扁豆(去皮)11?13g、檀香8?13g、茯苳16?22g、桔梗4?9g、枳壳(去心、麸炒)4?9g、木瓜8?13g、陈皮4?9g、山楂(炒)11?17g、厚朴(姜炙)6?13g、甘草3?13g、麦芽(炒)16?22g、谷芽(炒)16?22g、连翘7?13g、六神曲(麸炒)11?13g,蜂蜜适量。
[0007]—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丸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广藿香12g、白芷8g、紫苏叶12g、茵陈12g、香薷12g、防风12g、木香8g、白扁豆(去皮)12g、檀香12g、茯苳20g、桔梗8g、枳壳(去心、麸炒)8g、木瓜12g、陈皮8g、山楂(炒)15g、厚朴(姜炙)12g、甘草12g、麦芽(炒)20g、谷芽(炒)20g、连翘12g、六神曲(麸炒)12g,蜂蜜适量。
[0008]—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蜂蜜外,将其它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蜜丸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和蜂蜜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蜜丸(其水蜜丸的粒度为:5.2mm-5.3mm),进而晒干,瓶装密封备用。
[0009]—种治疗暑湿感冒的内服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蜜丸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4g /次,饭前服,服药3?7天,病获痊愈。
[0010]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广藿香,性味:味辛、性微温,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等症;
白芷,性味:性温、味辛,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紫苏叶,性味:味辛;性温具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等病症;
茵陈,性味: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香薷,性味:味辛、性微温,具有发汗解暑、和中结湿、行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夏月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防风,性味:辛甘、温,具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木香,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之功效,用于治疗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等症;
白扁豆(去皮),性味:甘淡、微温、平,具有健脾、化湿、消暑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等症;
檀香,性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痛、霍乱吐泻、噎膈吐食、寒疝腹痛及肿毒等症;
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
桔梗,性味:味苦、辛、性平,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胸闷不畅、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症;
枳壳(去心、麸炒),性味:苦、酸、性微寒,具有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木瓜,性味:酸、温,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
陈皮,性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