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797825阅读:来源:国知局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48]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 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49]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0] 第一步,将福参、散血草、青丝龙、金樱花和千年艾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 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 :3~6,搅拌75分钟~90分钟,温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 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0051] 第二步,将水苦荬、雾水葛、鹿耳翎、黄刺皮、止泻木皮、地八角和分心木按所述比 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80 %~90 %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 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0052]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 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5 °C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0053]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C~70°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0054]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8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10~50重 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 %~90 %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 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55]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6]实施例1: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
[0057] 取福参210g、散血草200g、青丝龙120g、金樱花280g、千年艾210g、人参芦200g、红 辣寥360g、水苦荬100g、雾水葛120g、鹿耳翎190g、全叶青兰260g、黄刺皮150g、止泻木皮 310g、地八角280g、檻花根160g、分心木350g、金樱根260g、枸骨子200g、滇五味260g、土丁桂 350g、大叶马尾连210g和刺黄柏290g。
[0058]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85 %的 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5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 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5 °C时相对密度为 1.0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5°C、出风温度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 成干霄粉;
[0060]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 精,制成颗粒,于45 °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61] 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胶囊剂
[0062] 取福参250g、散血草120g、青丝龙150g、金樱花260g、千年艾240g、人参芦160g、红 辣寥390g、水苦荬70g、雾水葛150g、鹿耳翎170g、全叶青兰280g、黄刺皮120g、止泻木皮 350g、地八角260g、檻花根190g、分心木320g、金樱根290g、枸骨子160g、滇五味290g、土丁桂 320g、大叶马尾连250g和刺黄柏260g。
[0063]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第一步,将福参、散血草、青丝龙、金樱花和千年艾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 物5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_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_环糊精的比例为1:4, 搅拌80分钟,温度40°C,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 1.16的清膏;
[0065] 第二步,将水苦荬、雾水葛、鹿耳翎、黄刺皮、止泻木皮、地八角和分心木按所述比 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醇浓度为85%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 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备用;
[0066]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8小 时,过滤,浓缩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28的清膏;
[0067]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68]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相对于 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加入6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30重量份淀 粉混合均匀,加入160重量份醇浓度为85%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相对于100重量份所 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加入4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0069] 毒性实验:
[0070]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5_3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 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颗粒 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67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 量为43.3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 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 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 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M3.3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7生药/kg/日。本发明 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35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9g生药/ 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3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 624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71]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对三组小鼠(每组20只)按13.27、25.43 和42.35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I.Oml/lOO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 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 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 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 反应,应用安全。
[0072]临床资料:
[0073] 病例选择:所有158例病例均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9例,男45例,女34例;年龄32~60岁;病程6个月~6年。对照 组79例,男43例,女36例;年龄29~59岁;病程5个月~6年。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 程和临床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S 0.01),具有可比性。
[0074] 诊断标准:慢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的腹泻、便秘,左下腹部或者双侧下腹部的钝痛 或隐痛,腹胀及大便带黏液或者脓血,或伴有肠鸣音亢进;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与直肠粘 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甚至部分可见出血、糜烂及溃疡,并覆盖有黄白色或 者血性渗出物;大便常规检查未见病原体。
[0075]治疗方法:
[0076] 对照组:甲硝唑片0 · 2g,口服,2次/d,连续4d后停6d;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 连续IOd;复方维生素 B2片,口服,2次/d,连续IOcL每一个疗程为IOcU疗程之间停4d,连续3 个疗程。
[0077]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本发明中药实施例2胶 囊剂,每次2粒,每天3次;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停4d,连续3个疗程。
[0078]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正常,纤维结肠镜显示病 变肠粘膜恢复正常。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大便常规基本正常,结肠 镜检查病变肠黏膜明显好转或病变范围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大便常规好 转,结肠镜检病变肠黏膜无改变;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大便常规无变化,结肠镜检 病变肠黏膜无改变或病变范围扩大。
[0079]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
[0080] 表1两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
[0082]^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采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