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189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37] 实施例1
[0038]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熟大黄60份,草决明50g,虎掌草40g,丝瓜子30g,木莲果25g, 假l|36g,栀子30g,茵陈45g,鹳脚板32g,色蕉根16g,川木通18g,杨梅18g,炙甘草40g。
[0039]按以下步骤制备中药:取熟大黄加水浸泡后用3倍量的水煎煮1次,每次3分钟,滤 过合并滤液,备用。取草决明、虎掌草、丝瓜子、木莲果、假筠、栀子、茵陈、鹅脚板、芭蕉根、川 木通、杨梅、炙甘草加8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为20 °C 时相对密度为1.23的清膏。将所得清膏于搅拌下加入清膏体积1倍量的乙醇,所用乙醇为体 积浓度为67%的乙醇,静置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上清液与提取熟大 黄的滤液合并,浓缩至20°C相对密度为1.28的稠膏。所得的稠膏可以加入中药上常用的辅 料和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包括水丸、蜜丸、片剂、胶囊剂等。
[0040] 实施例2
[00411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熟大黄70g,草决明55g,虎掌草48g,丝瓜子35g,木莲果32g,假 l|38g,栀子36g,茵陈48g,鹳脚板42g,色蕉根18g,川木通20g,杨梅20g,炙甘草45g。
[0042]按以下步骤制备中药:取熟大黄加水浸泡后用3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5分钟,滤 过合并滤液,备用。取草决明、虎掌草、丝瓜子、木莲果、假筠、栀子、茵陈、鹅脚板、芭蕉根、川 木通、杨梅、炙甘草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30分钟,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为25 °C 时相对密度为1.26的清膏。将所得清膏于搅拌下加入清膏体积2倍量的乙醇,所用乙醇为体 积浓度为72%的乙醇,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上清液与提取熟大 黄的滤液合并,浓缩至40°C相对密度为1.36的稠膏。所得的稠膏可以加入中药上常用的辅 料和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包括水丸、蜜丸、片剂、胶囊剂等。
[0043] 实施例3
[0044]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熟大黄75g,草决明60g,虎掌草55g,丝瓜子42g,木莲果36g,假 筠42g,栀子42g,茵陈55g,鹅脚板45g,芭蕉根22g,川木通28g,杨梅28g,炙甘草50g。
[0045] 按以下步骤制备中药:取熟大黄加水浸泡后用4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3分钟,滤 过合并滤液,备用。取草决明、虎掌草、丝瓜子、木莲果、假筠、栀子、茵陈、鹅脚板、芭蕉根、川 木通、杨梅、炙甘草加9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35分钟,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为20 °C 时相对密度为1.24的清膏。将所得清膏于搅拌下加入清膏体积2倍量的乙醇,所用乙醇为体 积浓度为70%的乙醇,静置10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上清液与提取熟大 黄的滤液合并,浓缩至30°C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所得的稠膏可以加入中药上常用的辅 料和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包括水丸、蜜丸、片剂、胶囊剂等。
[0046] 实施例4
[0047]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熟大黄90g,草决明70g,虎掌草65g,丝瓜子45g,木莲果45g,假 l|48g,栀子50g,茵陈65g,鹳脚板48g,色蕉根30g,川木通36g,杨梅36g,炙甘草60g。
[0048]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该中药。
[0049] 实施例5
[0050]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熟大黄80g,草决明65g,虎掌草60g,丝瓜子40g,木莲果42g,假 ||42g,栀子45g,茵陈60g,鹳脚板46g,色蕉根25g,川木通32g,杨梅32g,炙甘草55g。
[0051]采用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制备该中药。
[005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利用临床资料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53] 1、试验对象:共100例病人,年龄为18-55岁,随机分为2组,其中本发明组50例,对 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症状积分、肥胖指标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 性意义(P>〇.〇5),具有可比性。
[0054] 2、诊断标准:根据1997年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通过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 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体质指数等于或超过24为超重;等于或超过26为肥胖症。
[0055]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0056] 胃热痰瘀型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冰、 热盛火炽、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口苦、大便秘结。符合胃热痰瘀型肥胖病诊断及中医辩证 者,纳入本试验病例。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继发性肥胖如下丘脑垂体的 炎症、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2型糖尿病早期,胰 岛素瘤等,肌肉肥厚者,合并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痛风病、肝肾及造 血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正在用饮食疗法或运动疗法或除本疗法外的其 他疗法减肥者,未按规定治疗或中途退出者。
[0057] 3、治疗方法
[0058]本发明组:每次服用含稠膏0.6-1.0g的药剂,每天2次,28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 3个疗程。
[0059] 对照组:服用市面上的左旋肉碱减肥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
[0060] 4、疗效标准
[0061 ]根据"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判断。
[0062]痊愈:体质指数小于26(正常或超重),同时情绪稳定。
[0063]显效:体质指数下降大于4,但尚未达痊愈。
[0064]有效:体质指数下降大于等于2且小于4。
[0065]无效:体质指数下降小于2。
[0066] 5、试验结果
[0067] (1)总体疗效:将本发明组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见 表1。
[0068]表1治疗结果统计
L〇〇7〇」由表1可以看出,3个疗程后本发明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0%。本发明组的总体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且利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肥胖的治疗,其痊愈率 也较高,说明本发明的药物针对性高,故而疗效更好,见效更快。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中草药按重量份组合制成: 熟大黄60-90份,草决明50-70份,虎掌草40-65份,丝瓜子30-45份,木莲果25-45份,假筠 36-48份,栀子30-50份,茵陈45-65份,鹅脚板32-48份,芭蕉根16-30份,川木通18-36份,杨梅 18-36份,炙甘草40-60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中草 药按重量份组合制成:熟大黄70-80份,草决明55-65份,虎掌草48-60份,丝瓜子35-40份,木 莲果32-42份,假筠 38-42份,栀子36-45份,茵陈48-60份,鹅脚板42-46份,芭蕉根18-25份, 川木通20-32份,杨梅20-32份,炙甘草45-55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中草 药按重量份组合制成:熟大黄75份,草决明60份,虎掌草55份,丝瓜子42份,木莲果36份,假 筠 42份,栀子42份,茵陈55份,鹅脚板45份,芭蕉根22份,川木通28份,杨梅28份,炙甘草50 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取熟大黄加水浸泡后煎煮,滤过取滤液备用; (2) 取草决明、虎掌草、丝瓜子、木莲果、假筠、栀子、茵陈、鹅脚板、芭蕉根、川木通、杨 梅、炙甘草加水煎煮,煎煮液滤过,取滤液浓缩为清膏; (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于搅拌下加入乙醇,静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 (4) 将步骤(3)回收乙醇后的上清液与步骤(1)所得的滤液合并,浓缩至20-40°C相对密 度为1.28-1.36的稠膏。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熟大黄用3-5倍量的 水煎煮1-2次,每次3-5分钟,滤过合并滤液,备用。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取草决明、虎掌草、丝 瓜子、木莲果、假筠、栀子、茵陈、鹅脚板、芭蕉根、川木通、杨梅、炙甘草加8-10倍量的水煎煮 2-3次,每次30-50分钟,煎煮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为20-25 °C时相对密度为1.23-1.26的 清膏。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将清膏于搅拌下加入 清膏体积1-2倍量的乙醇,所用乙醇为体积浓度为67-72 %的乙醇,静置8-24小时,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胃热痰瘀型肥胖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是由以下中草药按重量份组合制成:熟大黄60-90份,草决明50-70份,虎掌草40-65份,丝瓜子30-45份,木莲果25-45份,假蒟36-48份,栀子30-50份,茵陈45-65份,鹅脚板32-48份,芭蕉根16-30份,川木通18-36份,杨梅18-36份,炙甘草40-60份。本发明的中药通过清胃热、消除淤积的废水废脂、控制食欲、补充津液,逐步控制食欲、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达到轻身降脂的治疗效果,具有针对性高,疗效好的特点。
【IPC分类】A61K36/88, A61P3/04
【公开号】CN105582190
【申请号】CN201610107097
【发明人】周红梅
【申请人】周红梅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