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2658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治疗糖尿病酬症酸中毒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糖尿病酬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 症。当代谢素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清酬体积聚超过正常的2mmol/L(0.3-2. Omg/dl)水 平时称为酬血症,其临床表现为酬症。当酬酸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为酬症酸中毒, 如病情严重发生昏迷则称为糖尿病性昏迷。此组征群常见于膜岛素依赖型(I型)或非膜岛 素依赖型(n型)伴应激时。病初感疲乏软弱,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尿量初现增 多,轻度失水时仍有多尿,当肾循环衰竭或休克严重时尿量减少;早期常有食欲不振、恶屯、 呕吐,有时腹痛,尤W小儿为多见,也可有胸痛,年长而有冠屯、病者可并发屯、绞痛、屯、肌梗 死、屯、律不齐或屯、力衰竭等。由于酬症酸中毒时屯、肌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加 W周围血 管扩张,血压常下降,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当抑<7.2时,常有呼吸深大,呼出气体含有丙酬, 故具有烂苹果味,中枢神经受抑制而出现倦怠、嗜睡、头痛、全身痛、意识模糊,终于木僵昏 迷。
[0003] 糖尿病酬症酸中毒的病因: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患者在一定诱因作 用下也可发生DKAJ.感染:是糖尿病酬症酸中毒最常见的诱因,W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 感染最为常见。2.治疗不当:膜岛素剂量不足或中断是1型糖尿病发生DKA的常见诱因,降糖 药物的中断、剂量不足也可诱发DKA"3.饮食失控: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或醒酒等。4. 应激状态:创伤、手术、急性屯、肌梗死、妊娠和分娩、屯、力衰竭等。5.精神因素:严重精神创 伤、紧张或过度疲劳时。6.伴有括抗膜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 或误用大量糖类皮质激素、膜高血糖素等。7.不明原因:据统计10%~30%的DKA患者可无 明显诱因。病理生理:一、酸中毒糖尿病代谢素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 在肝经e氧化产生大量乙酷乙酸、e-径下酸和丙酬,=者统称为酬体。当酬体生成量剧增,超 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酬体升高称为酬血症,尿酬体排出增多称为酬尿,临床上缓称 为酬症。乙酷乙酸和e-径下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代谢素乱进一步 加剧,血酬体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二、严重失水由下列原 因综合引起:①进一步升高的血糖加重渗透性利尿,大量酬体从肾、肺排出又带走大量水 分;②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排生,加重水分丢失;③厌食、恶屯、、呕吐 等胃肠道症状,体液丢失,使水分入量减少。=、电解质平衡素乱渗透性利尿的同时使钢、 钟、氯、憐酸根等离子大量丢失;酸中毒使钟离子从细胞内释出至细胞外,经肾小管与氨离 子竞争排出使失钟更为明显,但由于失水甚于失盐,血液浓缩,故治疗前血钟浓度可正常或 偏高,而随着治疗进程,补充血容量、注射膜岛素、纠正酸中毒后,可发生严重低血钟,有引 起屯、律失常、屯、脏骤停的危险。四、携带氧系统失常红细胞向组织供氧的能力与血红蛋白和 氧的亲和力有关。可由血氧解离曲线来反映。血氧解离曲线受血pH、二氧化碳分压等因素影 响,酸中毒时。低抑使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血氧解离曲线右移,W利于向组织供氧 (直接作用)。另一方面,酸中毒时,2,3-DPG降低,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血氧解离 曲线左移(间接作用)。通常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较慢而持久。五、周围循环 衰竭和肾功能障碍严重失水,血容量减少,加 W酸中毒引起的微醒环障碍,若未能及时纠 正,最终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血压下降。肾灌注量的减少,引起少尿或无尿,严重者发生 肾衰竭。六、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失水、循环障碍、渗透压升高、脑细胞缺氧等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下,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反应迟纯。
[0004] 糖尿病酬症酸中毒属于中医学"消渴"、"呕吐"、"嗜睡"等范畴。本病是在消渴病的 基础上所发。消渴病的病机主要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无力制阳,则阳气躁动而生内 热,上犯肺金则烦渴多饮;中灼胃腑则胃热消谷而多食。DKA是由肺、胃、肾S脏热灼阴亏冰 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 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故 治疗应W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为法,同时辅W甘凉养阴、生津止渴、益气溫阳,抗血凝结扩张 血管从而改善循环,降低膜岛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糖尿病膜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提高机体的膜岛素敏感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疗效确切 且毒性作用小的治疗糖尿病酬症酸中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酬症酸中毒的中药,所述 中药包括W下原料药材:秀疮花、疗毒草、红头草、黄脚鸡、锥子筵、麦瓶草、木竹子、楠子、石 赠草、玉柏、水檐根、甘木通、青天葵、南酸要、白苏梗、福参、风车藤、夏至草、石风丹、掠子木 和铁华粉。
[0007]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W优选为:秀疮花10~20份、疗毒草 15~30份、红头草15~25份、黄脚鸡30~40份、锥子筵20~30份、麦瓶草5~15份、木竹子25 ~35份、楠子15~30份、石赠草15~25份、玉柏30~40份、水檐根10~20份、甘木通25~35 份、青天葵20~30份、南酸要30~40份、白苏梗15~25份、福参5~15份、风车藤25~35份、夏 至草10~20份、石风丹20~30份、掠子木15~25份和铁华粉5~15份。
[000引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W进一步优选为:秀疮花15~20 份、疗毒草25~30份、红头草20~25份、黄脚鸡30~35份、锥子筵25~30份、麦瓶草10~15 份、木竹子25~30份、楠子20~25份、石赠草15~20份、玉柏35~40份、水檐根10~15份、甘 木通25~30份、青天葵20~25份、南酸要30~35份、白苏梗15~20份、福参5~10份、风车藤 30~35份、夏至草10~15份、石风丹25~30份、掠子木15~20份和铁华粉10~15份。
[0009]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W进一步优选为:秀疮花16份、疗 毒草29份、红头草21份、黄脚鸡35份、锥子筵26份、麦瓶草15份、木竹子29份、楠子21份、石赠 草18份、玉柏36份、水檐根15份、甘木通27份、青天葵25份、南酸要31份、白苏梗19份、福参7 份、风车藤31份、夏至草15份、石风丹26份、掠子木19份和铁华粉12份。
[0010]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11]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6倍的醇 浓度为85 %~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 燥,获得干膏;
[0012]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001引第立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淀粉,混合,获 得散剂。
[0014]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W下步骤:
[0015] 第一步,将秀疮花、疗毒草、红头草、黄脚鸡、锥子筵、麦瓶草、木竹子和楠子按所述 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0-环糊精包合,挥发 油与e-环糊精的比例为1:3~6,揽拌75分钟~90分钟,溫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 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0016] 第二步,将石赠草、玉柏、甘木通、青天葵、南酸要和福参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 于混合物6~8倍量醇浓度为80 %~90 %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过滤,滤液 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0017] 第立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 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5 °C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0018]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步的清膏混合,6〇°C~70°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0019]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 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8重量份簇甲基淀粉钢、10~50重 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 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儀,然后装 入明胶胶囊中。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酬症酸中毒,使用 安全方便,治疗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酬症酸中毒的中药,中药中包括W下原料药材:秀 疮花、疗毒草、红头草、黄脚鸡、锥子筵、麦瓶草、木竹子、楠子、石赠草、玉柏、水檐根、甘木 通、青天葵、南酸要、白苏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