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274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瘙痒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治疗相对困难,容易复发。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主要自觉症状之一,瘙痒性皮肤病主要包括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手足癣、疥疮、结节性痒疹以及夏季皮炎等。因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诱因较多,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80 %以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0003]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气候原因多发皮肤病,还易使原有的皮肤病加重。在高热天气下,风热、汗液排泄不畅及夏季另一常见疾病一湿疹等引起皮肤瘙痒,由于瘙痒,搔抓,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皮肤瘙痒加重、引起溃烂。临床多采用内服和外用,目前皮肤瘙痒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副作用很大,短期有一定效果,一旦停用就会反复发作,会有一定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每100g成品中,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透骨草110?130g,苦参40?60g,黄柏40?60g,薄荷20?40g,地肤子90?110g,蛇床子120?160g,蝴蚊60?80g,玲羊角15?20g,金银花30?60g,百部110?140g,猪牙皂50?80g,白鲜皮50?70g,何首乌8?12g、夜交藤30?60go
[0006]为进一步增加药效,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冰片20?40g和醋酸氯已定2?3g。
[0007]进一步地,为增加滋润性,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甘油140?160g,凡士林180?220g,液体石蜡50?80g,吐温-80为5-10g,桂皮油19?21g。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重量的原料:樟脑50?70g和牛黄9?I Ig。
[0009]进一步地,每100g成品中,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透骨草120g,苦参50g,黄柏50g,薄荷30g,地肤子10g,蛇床子150g,蝉蜕75g,羚羊角18g,金银花50g,百部130g,猪牙皂70g,白鲜皮60g,何首乌1g和夜交藤50g。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冰片30g和醋酸氯已定2.5g。
[0011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甘油150g,凡士林200g,液体石蜡60g,吐温-80为5g,桂皮油20g,樟脑60g和牛黄10g。
[00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该方法包括如下,称取如下原料:透骨草,苦参,黄柏薄荷,地肤子,蛇床子,蝉蜕,羚羊角,金银花,百部,猪牙阜,白鲜皮,何首乌、夜交藤,将上述原料混合,并加入所述原料7?9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1.5?2.5h,将滤渣和药液分离;然后再上述滤渣中加入6?7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I?2h,将所得滤渣和药液分离,并将两次所得的滤液混合,加热浓缩,直至得到在60°C的温度下密度为1.10?1.20 X 103kg/m3的浓缩液。
[0013]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称取醋酸氯已定和冰片,并用乙醇溶解,得溶解液;将所述溶解液加入上述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静置后得清液。
[0014]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称取如下原料:甘油,凡士林,液体石蜡,吐温-80为和桂皮油混合,在70?80 V的温度下融化,得融化液;将所述融化液加入步骤二中的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得溶液a;称取樟脑和牛黄,研磨并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粉加入步骤三中的溶液a中,乳化,即得乳化膏。
[0015]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采用的原料具有如下特性:
[0016]透骨草:辛散温通,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和《山东中草药手册》中记载治疗筋骨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气等症。
[0017]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能,在《外科证治全书》中记载治疥癣。现代研究证明:苦参含有多种生物碱,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异苦参碱、槐果碱等,其煎剂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和多种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18]黄柏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可治疗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0019]薄荷:治疗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0020]地肤子: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治疗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0021]猪牙皂:《本草纲目》中记载涂之散肿消毒,搜风治疮、杀毒、治疥癣。
[0022]樟脑: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可治疗寒湿脚气,疥癣、风瘙、有杀虫功效。
[0023]桂皮油:现代研究表明有桂皮的特殊香气,辛而甜,并有杀菌作用。用于配制化妆香精和医药上。
[0024]蛇床子: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用于湿疹瘙痒。
[0025]金银花: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0026]蝉蜕: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疏散风热,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的功效。
[0027]冰片:在《中药大辞典》中记载有清热消肿,止痛等功能。
[0028]羚羊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有散血解毒,用于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0029]百部:润而不燥,能开泄降气,清肺热而解表,用于皮肤疥癣、湿疹、牛皮癣、遍身黄月中、皮炎、湿疹等症。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具有杀虫灭虱、治疥癣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百部中含有的多种生物碱如:百部碱、百部定碱等,体外使用证明对肤真菌有抑菌作用。
[0030]牛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0031]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湿疹、疥癣,《药性论》中记载“治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等。现代研究证明,白鲜皮水浸剂对于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星状奴卡氏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032]何首乌:在《中药大辞典》和《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解毒、消痈,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夜交藤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可用于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陕西中草药》中的记载主要用于风湿通经络,治疗疥癣等皮肤病。
[0033]桂皮油:现代研究表明有桂皮的特殊香气,辛而甜,并有杀菌作用。用于配制化妆香精和医药上。
[0034]醋酸氯已定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谱广,对多数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对绿脓杆菌也有效。
[0035]本发明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药效好,方便携带,且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2.制备方法简单,没有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
[0037]—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每100g成品中,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透骨草I 1g,苦参50g,黄柏40g,薄荷40g,地肤子I 1g,蛇床子120g,蝉蜕70g,羚羊角15g,金银花30g,百部110g,猪牙皂70g,白鲜皮50g,何首乌8g、夜交藤30g,冰片30g,醋酸氯已定2g,甘油150g,凡士林180g,液体石錯50g,吐温-80为5g,桂皮油20g,樟脑50g和牛黄10g,樟脑和牛黄的加入,起到清凉和杀菌消毒的作用。
[0038]本发明公开了上述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
[0039]步骤一、称取如下原料:透骨草,苦参,黄柏,薄荷,地肤子,蛇床子,蝉蜕,羚羊角,金银花,百部,猪牙皂,白鲜皮,何首乌、夜交藤;将上述原料混合,并加入所述原料7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1.5h,将滤渣和药液分离;然后再上述滤渣中加入6倍重量的水,文火煎煮2h,将所得滤渣和药液分离,并将两次所得的滤液混合,加热浓缩,直至得到在60 V的温度下密度为1.10?1.20 X 103kg/m3的浓缩液;
[0040]步骤二、称取醋酸氯已定和冰片,并用乙醇溶解,得溶解液;将所述溶解液加入步骤一中的浓缩液中,搅拌均匀,静置后取上清液;
[0041 ] 步骤三、称取甘油,凡士林,液体石蜡,吐温-80和桂皮油混合,在70 0C的温度下融化,得融化液;将所述融化液加入步骤二中的上清液中,混合均匀,得溶液a;称取樟脑和牛黄,研磨并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粉加入上述溶液a中,乳化,即得乳化膏,将乳化膏灌装入多个管中。
[0042]实施例2
[0043]—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产品,每100g成品中,有效成分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透骨草120g,苦参50g,黄柏50g,薄荷30g,地肤子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