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3379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 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0003] 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病理学特征 在霍奇金淋巴瘤为瘤组织内含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特异性的里-斯细胞, 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富含淋巴细胞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 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NHL发病率远高于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 疾病的总和,病理上主要是分化程度不同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或网状细胞,根据NHL的自 然病程,可以归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根据不同的淋巴细 胞起源,可以分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0004] 恶性淋巴瘤是具有相当异质性的一大类肿瘤,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是由于淋巴 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因 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既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同时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受侵部位和 范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胸部X线片上有圆形或类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 支气管致肺不张,有时肿瘤中央坏死形成空洞。有的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此 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恶性淋巴瘤可侵犯 心肌和心包,表现为心包积液,淋巴瘤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病变,可有心律不齐,心电图异 常等表现;腹部表现脾是HL最常见的膈下受侵部位。胃肠道则是NHL最常见的结外病变部 位。肠系膜、腹膜后及髂窝淋巴结等亦是淋巴瘤常见侵犯部位;皮肤表现恶性淋巴瘤可原发 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骨髓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合并白血病, 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 ;神经系统表现,如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亚急 性坏死性脊髓病、感觉或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多发性肌病等其他表现。恶性淋巴瘤还 可以原发或继发于脑、硬脊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肾上腺、眼眶球后组 织、喉、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0005] 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故治疗上也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 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 疗、骨髓移植、手术治疗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本病中西医尚 无特效疗法和药物能够治愈此病,中医的辩证施治和对症治疗尚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大多 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所以为研究一种见效快,无副作用的药物,已成为各大医院研究的 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6]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活血化瘀 的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 制而成:生地5-7份,山豆根10-15份,蚤休5-7份,黄药子10-15份,荆芥5-7份,防风10-15 份,连翘2-5份,薄荷5-7份,党参10-15份,白术8-10份,当归8-10份,制半夏8-10份,陈 皮5-8份,白花蛇舌草25-30份,白芍10-15份,枳壳5-8份,香附10-15份,郁金5-8份,川 贝母10-15份,炙甘草5-8份。
[0008] -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按照重量份数计,优选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生 地6份,山豆根13份,蚤休6份,黄药子12份,荆芥6份,防风13份,连翘4份,薄荷6份, 党参13份,白术9份,当归9份,制半夏9份,陈皮6份,白花蛇舌草28份,白芍12份,枳壳 6份,香附12份,郁金6份,川贝母13份,炙甘草6份。
[0009] -种治疗淋巴瘤的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按上述重量比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8倍量水,第一次煎煮2小时, 第二次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后,干燥成细粉;
[0011] 2)将步骤1)中的细粉加入无水葡萄糖粉混合均匀;
[0012] 3)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胶囊填充机进行充填,即得到每粒0. 5-0. 6克的胶囊。
[0013]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2粒,饭后服用,温水送服,14天为一个疗程。
[0014] 药理分析:
[0015] 生地:清热生津,凉后,止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 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0016] 山豆根:味苦,性寒。归肺、胃经。能够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 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0017] 蚤休:味苦辛,性寒;入心、肝经。能够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 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妇女经血不调,跌打损 伤。
[0018] 黄药子:味苦、辛,性凉。能够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 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
[0019]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 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和产后血晕。用于感冒、 头痛、麻疹、风疹和疮疡初起。
[0020]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骨节酸痛;肠 风下血;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
[0021]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消痈散结,不但能散气 血凝聚又能消痈散结,用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
[0022] 薄荷:性凉,味甘辛。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 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 等功效。
[0023]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 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0024] 白术: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 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 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
[0025]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 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26] 制半夏: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性温;归脾、胃、肺经。能够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 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0027]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 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 气滞、脘腹胀满等症;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 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 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该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 便泄泻等症,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 遏作胀作用。
[0028] 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主治肺 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擅长 治疗多种癌肿。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花蛇舌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0029] 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等。
[0030]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能够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 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0031] 香附:味甘,微寒;入肝、三焦经。能够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胁肋胀痛, 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 不安。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
[0032]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用于神志不清,血瘀内阻等。辛、 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 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含挥发油,其中有莰烯、樟脑、姜黄烯;亦含姜黄 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和芳基姜黄酮。尚含有淀粉、脂肪油、橡胶、 黄色染料、葛缕酮及水芹烯。
[0033] 川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 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 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0034] 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具有益气滋阴,通 阳复脉治疗功效;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 结代,可解附子毒。
[0035]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淋巴瘤的治疗疗 效显著,见效快,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成和扩散,并起到抗菌消炎、托毒排 脓、散结消肿的作用,药材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治愈率高,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值得临 床广泛推广应用。
[0036] 疗效评定:
[0037] 治愈:肿块消失,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不复发;
[0038] 显效:肿块明显减小,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停药后复发较轻;
[0039] 有效:肿块有所减小,症状体征部分缓解,停药后有所复发;
[0040]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41] 选择确诊的淋巴瘤患者120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 胶囊)和对照组(注射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_2125Ala)两组各60例,其中所有男性60例, 女性6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20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