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3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0032]菊花:风清热、平肝明目,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但家种为佳,补多于泻;野菊味苦,泻多于补”,即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菊花效用非凡,中医中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痈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之功效。
[0033]连翘: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等症状。
[0034]冬瓜皮: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解鱼毒。主治:热毒痈肿,小便不利,心胸烦热,口渴面热,小腹水胀。说明: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其性质属于寒凉,而煮汤服食更甚。如要达到解暑清热、止渴利尿作用。
[0035]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大肠经,芳香行散,可升可降。行气滞宜生用,止泻痢宜煨用。1、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常配砂仁、陈皮同用。2、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可配川楝、枳壳同用。3、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可配人参、白术、砂仁、半夏、附子、赤茯芩等同用。木香食疗作用:1、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2、理气疏肝,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3、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本品辛温香散,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健脾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
[0036]玫瑰花:味辛、甘,性微温。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含挥发油(玫瑰油),主要为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以及槲皮甙、苦味质、鞣质、没食子酸、胡萝卜素、红色素等成分。用于肝胃不和,脘腹疼痛,胸闷呕恶,饮食减少,或腹泻;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血瘀出血,吐血,咯血;痈肿或乳痈初起。
[0037]龙骨:甘、涩,性平。具有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目民,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症;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
[0038]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可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失眠;阴血亏虚的便秘。还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小儿惊痫。
[0039]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心、脾、肝、肾血分之药;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0040]益母草:,苦、辛,微寒。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0041]艾叶: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0042]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0043]甘草: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能,可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倦怠无力、心悸气短、痈肿疮毒等症。
[0044]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1年至今,对296例肾虚引起的各类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5?88岁。
[0045](2)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二次,每次一剂,散剂或丸剂5?7g,上午九点,下午三点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10?15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20?60天即可减轻及消除症状。
[0046](3)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236例(79.73%),显效37例(12.50%),有效19例(6.42%),无效4例(I.35%),总有效率为98.65%。
[0047]本发明配制简单,不仅对肾虚能彻底根治,而且能全面平衡、调整人体各器官,标本兼顾、平补平泻,而且可以用于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服用方便,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稳定、显著,安全性高,无任何毒副作用,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并达到彻底治愈的治疗效果。
[0048](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取当归60份,熟地50份,栀子30份,首乌60份,枸杞30份,莲子心30份,小茴香40份,覆盆子40份,白茯苓70份,薏米30份,杜仲50份,女贞子70份,肉桂20份,牛膝50份,鳖甲30份,莪术30份,红花30份,扁蓄30份,淮山30份,鸡内金30份,枳实30份,白芍30份,柴胡40份,葛根30份,菊花40份,连翘40份,冬瓜皮30份,木香20份,玫瑰花30份,龙骨30份,柏子仁30份,丹参50份,益母草30份,艾叶30份,远志30份,甘草20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依古法炮制,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煎剂。
[0049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二次,每次一剂,散剂或丸剂1?12g,上午九点,下午三点服用。
[0050]实施例2:
取当归120份,熟地120份,栀子65份,首乌150份,枸杞65份,莲子心50份,小茴香75份,覆盆子75份,白茯苓100份,薏米70份,杜仲75份,女贞子150份,肉桂50份,牛膝75份,鳖甲90份,莪术75份,红花70份,扁蓄70份,淮山90份,鸡内金66份,枳实60份,白芍50份,柴胡70份,葛根65份,菊花80份,连翘70份,冬瓜皮100份,木香50份,玫瑰花60份,龙骨70份,柏子仁70份,丹参100份,益母草60份,艾叶60份,远志50份,甘草30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依古法炮制,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煎剂。
[0051]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二次,每次一剂,散剂或丸剂5?7g,饭后一小时服用。
[0052]实施例3:
取当归80份,熟地90份,栀子45份,首乌110份,枸杞46份,莲子心45份,小茴香60份,覆盆子62份,白茯苓85份,薏米55份,杜仲65份,女贞子125份,肉桂35份,牛膝60份,鳖甲70份,莪术55份,红花55份,扁蓄50份,淮山65份,鸡内金50份,枳实50份,白芍45份,柴胡60份,葛根55份,菊花65份,连翘56份,冬瓜皮75份,木香35份,玫瑰花45份,龙骨45份,柏子仁48份,丹参70份,益母草45份,艾叶45份,远志40份,甘草25份,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依古法炮制,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煎剂。
[005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二次,每次一剂,散剂或丸剂2?12g,上午九点,下午三点服用。
[0054]临床病例:
例1:患者,男,88岁,因尚龄体虚,每日夜间起夜3-4次,几乎没有憋尿能力,每次都尿失禁,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睡眠质量,从而进一步引起心脏不适,经本方治疗60天左右,每日二剂,恢复憋尿能力,再无小便失禁现象,完全治愈,3个月后治愈停药,随后跟踪回访观察,食欲增进,睡眠安好,再无复发。
[0055]例2:患者,男,36岁,患有前列腺炎多年,辗转各大中西医医院治疗后均无显著疗效,病情反复,腰酸背痛,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脱发;经本方治疗后,半个月即明显感觉到症状减轻,一个月后见效,后经三个月的持续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精力充沛,随访I年再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60-120份,熟地50-120份,栀子30-65份,首乌60-150份,枸杞30-65份,莲子心30-50份,小茴香40-75份,覆盆子40-75份,白茯苓70-100份,薏米30-70份,杜仲50-75份,女贞子70-150份,肉桂20-50份,牛膝50-75份,鳖甲30-90份,莪术30-75份,红花30-70份,扁蓄30-70份,淮山30-90份,鸡内金30-66份,枳实30-60份,白芍30-50份,柴胡40-70份,葛根30-65份,菊花40-80份,连翘40-70份,冬瓜皮30-100份,木香20-50份,玫瑰花30-60份,龙骨30-70份,柏子仁30-70份,丹参50-100份,益母草30-60份,艾叶30-60份,远志30-50份,甘草20-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当归60份,熟地50份,栀子30份,首乌60份,枸杞30份,莲子心30份,小茴香40份,覆盆子40份,白茯苓70份,薏米30份,杜仲50份,女贞子70份,肉桂20份,牛膝50份,鳖甲30份,莪术30份,红花30份,扁蓄30份,淮山30份,鸡内金30份,枳实30份,白芍30份,柴胡40份,葛根30份,菊花40份,连翘40份,冬瓜皮30份,木香20份,玫瑰花30份,龙骨30份,柏子仁30份,丹参50份,益母草30份,艾叶30份,远志30份,甘草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煎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该一种补肾的中药药方,以当归,熟地,栀子,首乌,枸杞,莲子心,小茴香,覆盆子,白茯苓,薏米,杜仲,女贞子,肉桂,牛膝,鳖甲,莪术,红花,扁蓄,淮山,鸡内金,枳实,白芍,柴胡,葛根,菊花,连翘,冬瓜皮,木香,玫瑰花,龙骨,柏子仁,丹参,益母草,艾叶,远志和甘草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不仅对肾虚能彻底根治,而且能全面平衡、调整人体各器官,标本兼顾、平补平泻,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养生,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稳定、显著,安全性高,无任何毒副作用,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并达到彻底治愈的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P1/14, A61K36/9066, A61K35/586, A61K35/02, A61K35/57, A61P13/12
【公开号】CN105727195
【申请号】CN201610193630
【发明人】宋瑞玲
【申请人】宋瑞玲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