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

文档序号:10704941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属于中药领域,它是由以重量计的菟丝子12份、仙灵脾12份、炙黄芪30份、炒当归15份、活血藤15份、鸡血藤 15份、青风藤 9份、法半夏 9份、苦参 9份、萆薢 12份、黄柏 9份、蒲公英 20份制成。本发明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具有良好疗效,益肾清络活组方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持续时间久、副作用小、机体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西药抗风湿的不足;且本发明所述组方中医药在对于活动期诱导缓解,缓解期维持缓解,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有着良好的疗效。
【专利说明】
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以 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因病因不明,难以治愈,容易复发和致残,一 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 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成 为常见疑难病之一。
[0003] 近来的研究结果,如对感染的致病意义,已经证明,某些病毒和微生物可通过体内 的抗原性蛋白或多肽片段介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对遗传易感性,特别 是易感基因的深入研究;对免疫调节所引起的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作用的研究,使得多 数学者相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 方面,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0004] 目前,尚无远期疗效肯定的西药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为主,近年来,临 床使用的还有免疫及生物治疗、植物药为代表的抗风湿药,但因疗效欠佳及副反应等,限制 了其应用。国内外现在用来氟米特、阿达木单抗等治疗,但大多是根据急性时反应物如CRP、 ESR等结果来评估其近期疗效,且长期持续服药以预防复发,但由于副作用或价格昂贵等, 实际上难以坚持用药,达不到治疗目的,故目前的治疗水平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0005]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轻中症)临床疗效较好,尤其在活动期诱导缓 解,缓解期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认为本病多在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劳欲过度,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联系。正虚卫外不固是其发生 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 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在活动期多有风寒湿热等邪气痹阻经络、气滞血瘀之病 理变化,缓解期多有肝肾亏虚,痰瘀互结,湿热留恋之候。根据这一发病特点和病机证治规 律以及中医在调理慢性病的优势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结合西医病情分期进行中医辨证论 治的治疗方案,着重针对早中期痰瘀互结证型的调理和治疗,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即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及其服用方法,其在防治类风湿性关 节炎缓解期具有良好疗效,益肾清络活组方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能够大幅度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持续时间久、副作用小、机体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西药抗 风湿的不足;且本发明所述组方中医药在对于活动期诱导缓解,缓解期维持缓解,预防复 发,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有着良好的疗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8]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由以重量计的菟丝子12份、仙灵脾12份、炙 黄芪30份、炒当归15份、活血藤15份、鸡血藤15份、青风藤9份、法半夏9份、苦参9份、萆蘚12 份、黄柏9份、蒲公英20份制成。
[0009] 优选地,每剂所述的益肾活血清络组方由菟丝子12g,仙灵脾12g,炙黄芪30g,炒当 归15g,活血藤15g,鸡血藤15g,青风藤9g,法半夏9g,苦参9g,萆蘚12g,黄柏9g,蒲公英20g制 成。
[0010] 优选地,所述益肾活血清络组方为煎膏剂或颗粒剂或片剂或胶囊剂或丸剂。
[0011 ] 优选地,患者服用量为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给药90日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⑴本发明由菟丝子、仙灵脾、炙黄苗、炒当归、活血藤、鸡血藤、青风藤、法半夏、苦 参、萆蘚、黄柏、蒲公英等组成。方中以炙黄芪固本培元,大补元气为君药,当归、菟丝子、仙 灵脾补气养血、温肾健脾,补足正气助君药以固本;法半夏、苦参、萆蘚、黄柏、蒲公英祛湿除 痰通络,祛除邪气是为臣药;鸡血藤、活血藤、青风藤等藤类药物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引诸 药行于四肢百骸,共为佐使。鸡血藤、活血藤二药配伍既可活血行血,又可补血养血,舒筋活 络,对于血虚不养筋而兼血瘀的痹证患者,二药相得益彰,以期补血而不滋腻,活血而不伤 气。全方共奏补肾益气、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之效;
[0014] (2)本发明综合各试验数据表明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显著,特别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有明显优势。试验组经过 90天给药未出现恶心呕吐、药物过敏、肝肾损害等不适,可以看出其安全性较高;
[0015] (3)本发明所述的益肾清络活血方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具有良好疗效, 益肾清络活血方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持续时 间久、副作用小、机体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西药抗风湿的不足;且本发明所述 组方中医药在对于活动期诱导缓解,缓解期维持缓解,预防复发,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有着良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本发明按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所有病例均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及 住院患者,按1:1对照原则,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病例。根据公认 有效、安全、可比原则,选择来氟米特作为对照药物,是目前国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较为肯定的药物。
[0018] 一、诊断标准
[0019] 1、西医诊断标准
[0020] 参照2009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3]。即:分4个部分 (如下),4个部分得分的总得分6分以上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见表1)
[0021] 表1 2009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0027] 2、中医诊断标准、证候标准
[0028]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制 定。常见证候:痹证日久,关节、肌肉疼痛如刺,固定不移,或关节紫暗、肿胀,肌肤顽麻或重 着,或关节僵硬,有硬结、瘀斑,面色暗黑,眼睑浮肿,或胸闷多痰,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苔白腻,脉弦涩或弦滑。
[0029] 二挑选志愿患者
[0030] 所有符合标准的60例入组病例来源于2011.8-2014.12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 诊及病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临床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失访脱落1例。 试验组29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9岁;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7例, 女性2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0031] 三、治疗方法
[0032] 试验组:内服益肾活血清络方(菟丝子12g,仙灵脾12g,炙黄芪30g,炒当归15g,活 血藤15g,鸡血藤15g,青风藤9g,法半夏9g,苦参9g,萆蘚12g,黄柏9g,蒲公英20g),每日1剂, 分2次口服,给药90日。
[0033] 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生产厂家: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mg*10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50),口服,每次IOmg,1日2次,给药90日。
[0034] 四、观测时点
[0035] ①症状体征:初诊首日、第45天、第90天各观察记录1次。
[0036] ②X线检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各检查1次;相关理化指标治疗前、活动期治 疗结束后各检查1次;安全性检查项目治疗前、第45天、第90天各作1次。
[0037] ③由未参与本试验的医师进行症状及疗效评价。
[0038] 五、疗效评判标准
[0039] 1、疾病疗效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发布的RA疗效评价标准中缓解 20% (ACR20)、ACR50、ACR70来评估。
[0040] ACR20定义为患者压痛及肿胀关节数有20%以上的改善以及下列5项中至少3项有 20%以上的改善:疼痛VAS评分、疾病总体状况的患者评价VAS评分、疾病总体状况的医生评 价VAS评分、HAQ评分、CRP或ESR ACR50和ACR70采用相同的标准分别定义为50 %和70 %的改 善。
[0041] 2、中医证候疗效标准,采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痊愈:中医临 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多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证候积分减少多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多30%;无效:中 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注:计算方式按尼莫 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0042]六、统计学方法
[0043]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所有检测的指标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若不 服从正态分布,但经变量代换(如取对数)后则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可按正态分 布规律来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土S)表示,两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观察前后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 资料米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α = 〇. 05。
[0044] 七、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0045]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RF、C R P、E S R、抗C C P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ρ > 0.05);试验组、对照组内治疗前后RF、CRP、ESR、抗CCP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CRP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优于试 验组;RF、ESR、抗CCP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如表2。 [0046]表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幻
[0048] 注: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同组内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 比,bp>0.05,cp〈0.05〇
[0049] 八、患者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0050]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疼痛水平视 力对照表数值(VAS)、健康评价问卷(HAQ)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 疗后相比,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无统计学差异(P>〇. 05),而VAS评 分、HAQ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VAS评分对照组优于试验组,HAQ评分试验组优 于对照组,见表3和表4。
[0051] 表3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指标比较(I ±S)
[0057] 注: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同组内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 比, bp〈0.05 〇
[0058] 两组患者治疗后ACR20、ACR50、ACR70缓解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 表5 〇
[0059] 表5两组患者治疗后ACR缓解率比较(% )
[0061 ]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ACR缓解率相比,p>0.05。
[006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
[0063] 表6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0065] 注: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p>0.05。
[0066]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常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导致肢体 经脉痹阻,出现疼痛、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等病症。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 有较好的优势,如何羿婷等应用补肾祛寒治旭汤联合外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姚 璐莎等应用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取得较好疗效。
[0067] 本病初期多为邪实为主,伴有虚证,所谓"邪之所腠其气必虚",久病及肾,病久导 致肾气亏虚,病久又出现痰瘀互结证候,此时变为虚证为主伴有邪实,故临床创制益肾清络 活血方,由菟丝子、仙灵脾、炙黄芪、炒当归、活血藤、鸡血藤、青风藤、法半夏、苦参、萆蘚、黄 柏、蒲公英等组成。方中以炙黄芪固本培元,大补元气为君药,当归、菟丝子、仙灵脾补气养 血、温肾健脾,补足正气助君药以固本;法半夏、苦参、萆蘚、黄柏、蒲公英祛湿除痰通络,祛 除邪气是为臣药;鸡血藤、活血藤、青风藤等藤类药物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引诸药行于四肢 百骸,共为佐使。鸡血藤、活血藤二药配伍既可活血行血,又可补血养血,舒筋活络,对于血 虚不养筋而兼血瘀的痹证患者,二药相得益彰,以期补血而不滋腻,活血而不伤气。全方共 奏补肾益气、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之效。
[0068] 综合各试验数据表明益肾清络活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特别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有明显优势。试验组经过90天给药未 出现恶心呕吐、药物过敏、肝肾损害等不适,可以看出其安全性较高。由于许多经典抗风湿 药有着不可避免的肝肾毒性及骨髓等副作用,且部分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较差;而随着 新型抗类风湿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提高了 RA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但存在着较严重的副作用(感染)及停药反弹现象。中药有着作用持续时间久、副作用小、机 体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避免西药抗风湿的不足。
[0069]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 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 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所包含。
【主权项】
1. 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计的菟丝子12份、仙灵脾12份、炙黄 芪30份、炒当归15份、活血藤15份、鸡血藤15份、青风藤9份、法半夏9份、苦参9份、萆蘚 12份、黄柏9份、蒲公英20份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其特征在于,每剂所述的益肾活血清 络组方由菟丝子12g,仙灵脾12g,炙黄芪30g,炒当归15g,活血藤15g,鸡血藤15g,青风藤 9g,法半夏9g,苦参9g,萆蘚12g,黄柏9g,蒲公英20g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益肾活血清络组方 为煎膏剂或颗粒剂或片剂或胶囊剂或丸剂。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益肾活血清络组方的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患者服用 量为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给药90日。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6074970SQ201610540532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1日
【发明人】李艳, 李济仁
【申请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