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3021阅读:2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
【背景技术】
[0002]艾灸作为一种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传统上,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即在进行艾灸治疗的时候,人们要把艾条点燃,然后把点燃的艾条放到有疾患的身体部位上进行熏烘。然而,传统手持艾条为患处进行悬空艾灸,较为浪费人力,而且手持艾条进行治疗也非常不便,艾条燃烧散发的烟雾会熏黑医务人员的手臂,并给医务人员带来烫伤的隐患。
[0003]目前,进行艾条熏烘的时候,也使用艾灸盒作为辅助工具,使用艾灸盒进行艾灸治疗时,要把点着的艾条插在艾灸盒中,然后把艾灸盒放在有疾患的部位上进行熏烘,由于人们发生疾病的部位不同,需要把艾灸盒放置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上,而艾灸盒不容易放稳,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也有人采用艾灸架来固定艾条,即可省去手持操作的麻烦,但这些现有的艾灸架或者不易固定操作;或者价格昂贵、且底座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合一般临床诊室和家庭使用;或者只能一次针对一个穴位进行艾灸治疗。因此,研宄一种新型艾灸的灸架,非常必要,值得深入研宄和探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易于固定、故障率低、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且能同时满足病人整体两个或多个穴位艾灸的灸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包括有底座、托板、鹅颈管、旋转接头、艾灸夹,所述底座呈双咬口卡夹结构,所述底座的上咬口卡夹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分别与至少两根鹅颈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鹅颈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艾灸夹。
[0006]优选地,所述鹅颈管为铝合金螺旋软管。
[0007]更优地,所述鹅颈管为内部铝合金、外部包裹软橡胶的螺旋软管。
[0008]所述鹅颈管可以随意扭曲变换角度,满足在艾灸时,可以将艾条对准放置到人体整体不同部位的穴位上。
[0009]优选地,所述鹅颈管的长度为1.0-2.0m。
[0010]优选地,所述托板上每根鹅颈管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1]更优地,所述每根鹅颈管之间的距离为3-lOcm。
[0012]优选地,所述旋转接头为360°转动的接头。
[0013]优选地,所述艾灸夹为双咬口卡夹结构。
[0014]更优地,所述咬口呈半圆弧状。
[0015]最优地,所述咬口的弧度为150-180°。
[0016]所述艾灸夹能够牢固夹住所需的艾条,进行艾灸。
[0017]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使用多根铝合金螺旋鹅颈软管并配有双咬口夹头,能够同时牢固稳定多根艾条,满足同时进行两个或多个穴位艾灸的需要。
[0019](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采用多根铝合金螺旋鹅颈软管组成万向支架可以随意扭曲变换角度,便于对位于人体整体不同的部位同时进行艾灸。
[002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故障率低、易于固定、成本低廉、采用合金材质安全可靠,非常值得在实际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的艾灸夹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I 底座
[0025]2 托板
[0026]3鹅颈管
[0027]4旋转接头
[0028]5艾灸夹
[0029]6 咬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1]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包括有底座1、托板2、鹅颈管3、旋转接头4、艾灸夹5,所述底座I呈双咬口卡夹结构,所述底座I的上咬口卡夹顶部设有托板2,所述托板2上分别与至少两根鹅颈管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鹅颈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接头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4的另一端连接有艾灸夹5。
[0033]如图1所示,所述鹅颈管3为铝合金螺旋软管,优选为内部铝合金、外部包裹软橡胶的螺旋软管。所述鹅颈管3的长度为1.0-1.5m。所述托板2上每根鹅颈管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每根鹅颈管3之间的距离为3-lOcm。所述旋转接头4为360°旋转的接头。所述艾灸夹5为双咬口卡夹结构,所述咬口 6呈半圆弧状,所述咬口 6的弧度为150-180°。
[0034]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进行阐述。
[0035]使用者获得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后,将该艾灸灸架拿至所需艾灸的病人身边,可将底座I直接放置在地面或桌椅上,也可通过底座I的双咬口卡夹结构,将其固定夹在病人身边适当位置。然后,移动托板2上的各根鹅颈管3至病人身上需要艾灸的位置,转动旋转接头4,将艾灸夹5调整到合适位置,打开艾灸夹5上的上半圆弧状的双咬口 6,夹住艾条,点燃后进行艾灸。
[0036]使用完毕后,打开艾灸夹5上半圆弧状的双咬口 6,取下艾条残余物后,重新闭合上下咬口 6,直接移动底座I或松开底座I的双咬口卡夹结构从而移动底座I,将艾灸灸架整体拿至合适位置,待用。再次使用时,重复上述步骤。
[00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故障率低、易于固定、成本低廉、能够同时牢固稳定多根艾条,满足同时进行病人整体两个或多个穴位艾灸的需要,非常值得在实际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托板(2)、鹅颈管(3)、旋转接头(4)、艾灸夹(5),所述底座(I)呈双咬口卡夹结构,所述底座(I)的上咬口卡夹顶部设有托板(2),所述托板(2)上分别与至少两根鹅颈管(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鹅颈管(3)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接头(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4)的另一端连接有艾灸夹(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2)上每根鹅颈管(3)之间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鹅颈管(3)之间的距离为3-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3)为铝合金螺旋软管;所述鹅颈管(3)的长度为1.0-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夹(5)为双咬口卡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口(6)呈半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包括有底座、托板、鹅颈管、旋转接头、艾灸夹,所述底座呈双咬口卡夹结构,所述底座的上咬口卡夹顶部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分别与至少两根鹅颈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鹅颈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有艾灸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管道多头艾灸灸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故障率低、易于固定、成本低廉、能够同时牢固稳定多根艾条,满足同时进行病人整体两个或多个穴位艾灸的需要,非常值得在实际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IPC分类】A61H39-06
【公开号】CN204411264
【申请号】CN201420846940
【发明人】王晓梅, 麻杰, 吴焕淦, 刘雅楠, 吴璐一, 王圆圆
【申请人】王晓梅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