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302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灸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悬灸仪。
【背景技术】
[0002]悬灸即为悬空施灸,是一种不用针、无接触、无副作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绿色古老养生项目。而传统悬灸的施灸方式为:由医生手持艾条,手臂保持悬空,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烟熏相应穴位以施灸,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耗费医生大量的体力和时间,有时影响艾条与施灸穴位的距离,使艾条不能保持恒定温度,且艾条的灰烬容易掉落,有灼伤患者皮肤的危险,而现有的悬灸仪价格昂贵,结构复杂。
[0003]因此,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可靠的悬灸仪,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灸仪,以至少解决采用以往的悬灸方式费时费力,且艾条的灰烬容易掉落,有灼伤患者皮肤的危险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立管I,其两端均开口;
[0007]支管2,与所述立管I交叉连接,且所述支管I与所述立管2的交叉点处连通,所述支管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朝向地面,所述支管2的开口端相对于所述立管I下端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支管2的封闭端相对于所述立管I下端开口的高度;
[0008]风扇3,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立管I的上端开口处。
[0009]优选,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立管I的下端插设于所述通孔41内,所述底座4的底部设置有滚轮42,且每对滚轮42之间的距离小于人体手臂的宽度。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滚轮42的外周壁上均均匀设置有柱状凸起421。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立管I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与所述支管2交叉连接的燃烧管11以及与所述燃烧管11下端可拆卸连接并连通的导烟管12。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支管2的一端开口内套设有第一夹持件21。
[0013]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接灰网5,所述接灰网5设置于所述燃烧管11内,且位于所述支管2的下方。
[0014]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热敏电阻6,所述热敏电阻6设置于所述燃烧管11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支管2的上方,并与所述风扇3电连接。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燃烧管11的上端为喇叭状,所述导烟管12的下端呈锥形,所述通孔41为能够与所述导烟管12下端相匹配的锥形孔。
[0016]进一步优选,还包括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插设于所述导烟管12下端开口内,用于调节施灸距离。
[0017]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管7通过第二夹持件121插设于所述导烟管12下端开口内。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灸仪,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立管,和与立管交叉连接,并于交叉处连通的支管,其中,支管的一端开口,医生可以通过该开口将燃烧的艾条插入立管内,通过风扇向立管内送风,将艾条烟送出立管,医生手持立管对患者的穴位进行熏疗,而支管的另一端封闭,且支管的开口端相对于立管下端开口的高度大于支管的封闭端相对于立管下端开口的高度,如此的结构设计,使艾条燃烧后的灰烬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到支管的另一端,并在该端汇聚,使灰烬不会掉落到悬灸仪外部,可以有效避免艾条燃烧的灰烬掉落到患者皮肤上,而灼伤患者皮肤的危险发生,提高了施灸安全性。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灸仪,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施灸安全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悬灸仪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5]为了解决以往悬灸方式中艾条的灰烬容易掉落,有灼伤患者皮肤的危险,以及悬灸方式费时费力等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悬灸仪,参见图1,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立管I和支管2,其中,支管2与立管I交叉连接,且支管I与立管2的交叉点处连通,且支管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使支管2的开口端相对于立管I下端开口的高度大于支管2的封闭端相对于立管I下端开口的高度,还包括风扇3,该风扇3可拆卸的设置在立管I的上端开口处。
[0026]该结构的悬灸仪,包括两端均开口的立管,和与立管交叉连接,并于交叉处连通的支管,其中,支管的一端开口,医生可以通过该开口将燃烧的艾条8插入立管内,通过风扇向立管内送风,将艾条烟送出立管,医生手持立管对患者的穴位进行熏疗,而支管的另一端封闭,且支管的开口端相对于立管下端开口的高度大于支管的封闭端相对于立管下端开口的高度,如此的结构设计,使艾条燃烧后的灰烬由于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到支管的另一端,并在该端汇聚,使灰烬不会掉落到悬灸仪外部,可以有效避免艾条燃烧的灰烬掉落到患者皮肤上,而灼伤患者皮肤的危险发生,提高了施灸安全性。
[0027]为了解决以往悬灸方式费时费力,以及有时还会影响艾条与施灸穴位之间的距离,使艾条不能保持恒定温度的,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在立管I的下端连接有底座4,其中,底座4上开设有通孔41,立管I的下端插设在通孔41内,实现立管I与底座4的连接,在该底座4的底部还设置有滚轮42,且每对滚轮42之间的距离小于人体手臂的宽度。施灸时,医生可手持悬灸仪,通过底座4将悬灸仪放在患者的皮肤上施灸,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悬灸的施灸方式中,医生的手臂必须保持悬空状态,需要耗费医生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又由于立管I下端口与底座4滚轮42着力点之间距离固定,因此,使用该悬灸仪施灸时,不会影响施灸距离,克服了艾条不能保持恒定温度的弊端,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医生可以通过滚轮42在患者的不同穴位之间进行滚动施灸,使悬灸仪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保持每对滚轮42之间的距离小于人体手臂的宽度,这样的结构设计,使悬灸仪可以实现在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滚动施灸,使悬灸仪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0028]为了使悬灸仪具有更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在每个滚轮42的外周壁上均均匀设置有柱状凸起421。当医生手持悬灸仪在患者皮肤上滚动,进行熏疗的同时,滚轮42上的柱状凸起421可以伴随着滚轮42的滚动,逐步按压患者的每个穴位,实现对穴位的按摩,使悬灸仪可以更好的实现舒筋活络的作用。
[0029]长时间施灸后,支管2内会集满灰烬,而且悬灸仪内壁上会挂满艾条燃后产生的焦油,而影响使用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将立管I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与支管2交叉连接的燃烧管11以及与燃烧管11下端可拆卸连接且连通的导烟管12。其中,燃烧管11与导烟管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而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案为,将燃烧管11的下端制作成锥形,然后将燃烧管11的锥形下端牢固的插入导烟管12的上端口,以实现其二者的连接及联通,同时,由于艾条燃烧后会产生焦油,焦油会将燃烧管11与导烟管12之间的连接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