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翻身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3757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的床腿架7相连。优选的,每组床腿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24,每组床腿升降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24分别将两个床腿架7和两个床腿支架6相连,从而,能够保证床腿升降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当第一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床腿支架6相连时,第二连接杆24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床腿升降架中的床腿架7相连。
[0046]在本申请中,两组升降机构中的第一组升降机构和第二组升降机构对称设置于床身本体I的下表面。同时,床腿架7的另一端通过滑轮加装于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内,床腿支架6的另一端与床身本体I铰接,从而,床腿架7在滑槽内滑动时,升降机构能够相对于床身本体I进行升降运动。
[0047]在本申请中,两个升降电机中的第一升降电机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升降机构中的任一床腿升降架和床身本体I的中部相连,两个升降电机中的第二升降电机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组升降机构中的任一床腿升降架和床身本体I的中部相连。优选的,床身本体I中部具有一横杆23,第一升降电机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升降机构中的任一床腿升降架和横杆23相连,第二升降电机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组升降机构中的任一床腿升降架和横杆23相连。
[0048]在升降电机的作用下,床腿架7与床腿支架6相对转动,床腿架7在滑槽内滑动,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实现升降功能。通过本申请的结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能够实现246mm-776mm的床面高度调节。同时,当第一升降电机8和第二升降电机9不同步时,床身本体I两端的高度不一致,从而能够实现床身本体I在前后方面上的倾斜。
[0049]在本申请中,左侧翻架10与床身本体I通过两个转轴中的第一转轴13相连,右侧翻架11与床身本体I通过两个转轴中的第二转轴相连。通过转轴,侧翻架和床身本体I能够相对转动。
[0050]在本申请中,两个侧翻电机14中的第一侧翻电机的一端与左侧翻架10上的侧翻拉杆12相连,第一侧翻电机的另一端固定于床身本体I上,两个侧翻电机14中的第二侧翻电机14的一端与右侧翻架11上的侧翻拉杆相连,第二侧翻电机14的另一端固定于床身上。第一侧翻电机14即左侧翻架10驱动机构,第二侧翻电机14即右侧翻架11驱动机构。转轴与侧翻拉杆设置于侧翻架上的同一侧。
[0051]在侧翻电机14拉动侧翻拉杆12的作用下,侧翻架和床身本体I之间依靠转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左右侧翻的功能,使得患者能够侧翻,挪床或者下床变得更加方便。通过本申请的结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能够实现0° -70°的倾斜度。
[0052]交叉式床面机构至少包括背部床面支架15、第一中部床面支架16、第二中部床面支架17和腿部床面支架18,背部床面支架15和腿部床面支架18分别设置于床身本体I的两端,第一中部床面支架16与背部床面支架15相连,第二中部床面支架17与腿部床面支架18相连。背部电机19的两端分别与背部床面支架15和床身本体I铰接,腿部电机20的两端分别与腿部床面支架18和床身本体I铰接。具体的,背部创面支架和腿部床面支架18上分别具有驱动支架26,背部电机19与背部床面支架15的驱动支架相连,腿部电机20与腿部床面支架18的驱动支架、相连。
[0053]在背部电机19推动背部床面支架15的作用下,背部床面支架15能够相对于第一中部床面支架16转动,实现背部床面支架15的抬高。在腿部电机20拉动腿部床面支架18的作用下,腿部床面支架18能够相对于第二中部床面支架17转动,实现腿部床面支架18与第二中部床面支架17形成弯曲折叠状态,实现腿部弯曲的功能。通过本申请的结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能够实现背部抬高0° -70°,实现腿部抬高0° -30°。并且,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还可以包括铰链25,铰链25的一端与腿部床面相连,铰链25的另一端与床身相连,当铰链25锁紧时,腿部床面放平,当铰链25放松时,腿部床面自然落到床身上。
[0054]优选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还包括两个床头板21,两个床头板21分别设置于床身本体I的两端,且,两个床头板21位于床身本体I的上表面。
[0055]优选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还包括两组护栏22,所述两组护栏22分别设置于床身本体I的两个侧边上。
[0056]本申请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是一款集自动翻身、背部抬高、腿部弯曲、床身倾斜、床面高度调节、一键复位等多项护理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电动病床。它的特色功能有:
[0057]自动翻身功能,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设定翻身间隔时间实现自动翻身,如30°,也可通过手动操做手控器实现翻身,翻身范围为0° -45°。
[0058]一键复位功能,可以使病床(在任何工作状态下)一键复位至530_高度的水平状态,使操作更加简单。
[0059]背部抬高功能,可以使背部自动抬高至(0° — 70° ),使病人不费力气就可以坐起来看电视或者用餐。
[0060]腿部弯曲功能,可以使病人活动腿部(抬高至0° — 30° ),在床的尾端装有铰链,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小腿部位的角度(平放或者曲腿)。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疲劳的效果O
[0061]床面高度调节功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需求调节床面高度(246-776mm)。
[0062]床身倾斜功能,可以调节床身倾斜(0° —17.5° ),使病人挪床或者下床活动变得更加的轻松。
[0063]小轮带刹车功能:可跟据使用需要使用刹车,避免了因床重造成的移位不便,使病床更加的安全稳定。此外它选用七键式手控器,人性化的设计,使病床的使用变得更加的便捷。从而给病人一种舒适的享受,有益身心健康。也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的轻松。
[0064]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65]本申请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不仅能够实现侧翻的功能,还能够实现腿背支撑功能,并且,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床面过高的问题。
[0066]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6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身; 腿背支撑机构,腿背支撑机构设置于床身的上方,腿背支撑机构包括沿床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床面支架,以及用于驱动各个床面支架进行翻转的多个床面驱动机构,多个床面支架中相邻的两个床面支架之间相互铰接,且,各个床面支架以床身的宽度方向为轴进行翻转,其中,多个床面支架中的每个床面支架均由左、右两片架体铰接形成,当多个床面支架中的所有床面支架位于同一高度时,所有床面支架中的左片架体形成侧翻架中的左侧翻架,所有床面支架中的右片架体形成侧翻架中的右侧翻架; 侧翻架驱动机构,侧翻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右侧翻架翻转,且,左、右侧翻架以床身的长度方向为轴进行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左侧翻架和右侧翻架的宽度分别占床身宽度的三分之二,左侧翻架和右侧翻架均为一侧开口的排骨架,且,左侧翻架和右侧翻架交叉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侧翻架驱动机构包括左侧翻架驱动机构和右侧翻架驱动机构; 其中,左侧翻架驱动机构与左侧翻架上的侧翻拉杆相连,右侧翻架驱动机构与右侧翻架上的侧翻拉杆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床身的下方,升降机构用于对床身进行整体升降,升降机构包括脚轮机构和床腿升降架,床腿升降架包括床腿支架和床腿架,床腿支架的一端铰接于床腿架的中部,床腿升降架通过床腿架与脚轮机构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床身包括床身本体和滑槽组: 其中,滑槽组设置于床身本体的中部,滑槽组中包含的两个滑槽分别设置于床身本体的两侧,床腿架通过滑轮加装于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内,床腿支架与床身本体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头板,床头板设置于床身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护栏设置于床身的侧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翻身床,包括:床身;腿背支撑机构,腿背支撑机构设置于床身的上方,腿背支撑机构包括沿床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床面支架,以及用于驱动各个床面支架进行翻转的多个床面驱动机构,多个床面支架中相邻的两个床面支架之间相互铰接,各个床面支架以床身的宽度方向为轴进行翻转,多个床面支架中的每个床面支架均由左、右两片架体铰接形成,当多个床面支架中的所有床面支架位于同一高度时,所有床面支架中的左片架体形成侧翻架中的左侧翻架,所有床面支架中的右片架体形成侧翻架中的右侧翻架;侧翻架驱动机构,侧翻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左、右侧翻架翻转,左、右侧翻架以床身的长度方向为轴进行翻转。
【IPC分类】A61G7-05, A61G7-008
【公开号】CN204446380
【申请号】CN201520040066
【发明人】谢晓省
【申请人】太仓朗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