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牵引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59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杆22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颈部大小的病人。
[0027]为了病人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颈托4的角度,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座套,所述连接套25上设置用于固定横杆3的第二螺栓26,调节颈托4的角度,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的颈椎,而且病人可以选择多个角度对颈椎进行牵引,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28]为了防止在牵引颈椎时肩垫2在肩膀上发生位移,影响治疗效果所述肩垫2上设置紧固装置27。
[0029]为了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所述颈托4上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气囊或热敷袋,通过对气囊充气来配合颔托10和颁托对人体颈椎进行牵引,由于气囊充气膨胀而向前顶起,配合颔托10和颁托能够进一步帮助颈椎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曲度,热敷袋能够促进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更加有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0030]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套杆22,所述套杆22 一端设置内杆23,所述内杆23可以自由进出套杆22,所述套杆22上设置用于固定内杆23的第一螺栓24。所述转轴左右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支杆1,所述转轴可以绕支杆I自由转动,所述支杆I内部为空腔且底端开孔9,所述支杆I底端设置肩垫2和连接装置,所述肩垫2上设置紧固装置27,所述肩垫2可放置在人的双肩上。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横杆3,所述横杆3上设置颈托4,所述颈托4上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气囊或热敷袋。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25,所述连接套25上设置用于固定横杆3的第二螺栓26。所述支杆I内设置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顶端设置连接杆6,所述第一弹簧5底端设置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 —端与第一弹簧5连接,另一端设置软垫8,所述软垫8可以伸出支杆I的底端外侦牝所述支杆I上设置开孔9,所述连接杆6通过开孔9伸出支杆I外侧,所述连接杆6可以沿开孔9处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颔托10,所述连接杆6通过软绳与转轴连接,所述支杆I的两端设置用于调节连接杆6位置的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2为设置在支杆I两端的软绳,所述转轴上设置与软绳相适应的凹槽,所述软绳一端与支杆I底端的横杆3连接,另一端为绕过支杆I上的凹槽自然下垂的自由端。通过反复拉动软绳的自由端,也可以一首抓住软绳的自由端,给头部一定的力,然后用头部活动带动转轴转动,不仅可以锻炼颈椎肌肉,通过连接杆6的带动,软垫8还能够对靠近脖颈部位的肌肉进行按摩,减轻颈椎部位的疲劳度,预防颈椎病。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转轴包括套杆22和内杆23,调节内杆23和套杆22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不同颈部大小的病人,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颈托4上设置气囊或热敷袋,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是实用性;连接套25上设置用于固定横杆3的第二螺栓26,调节颈托4的角度,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的颈椎,而且病人可以选择多个角度对颈椎进行牵引,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33]实施例2:
[0034]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左右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支杆1,所述转轴可以绕支杆I自由转动,所述支杆I内部为空腔且底端开孔9,所述转轴与支杆I连接处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伸出支杆I的顶端,所述转轴上设置与限位杆13相配合的限位卡轮14,所述限位杆13上设置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内部为空腔,所述限位块15内设置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上设置T型卡块17,所述限位块15上设置第一开口 18,所述支杆I上设置与第一开口 18相对应的第二开口 19,所述T型卡块17通过第一开口 18、第二开口 19伸出支杆I外侧,所述第一开口 18处设置挡块20,所述限位块15顶端设置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 —端与支杆I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5连接。所述支杆I底端设置肩垫2和连接装置,所述肩垫2可放置在人的双肩上,所述连接装置为弹性绳,弹性绳上设置横杆3并且将弹性绳固定在支杆I上,所述横杆3上设置颈托4。所述支杆I内设置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顶端设置连接杆6,所述第一弹簧5底端设置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 —端与第一弹簧5连接,另一端设置软垫8,所述软垫8可以伸出支杆I的底端外侧,所述支杆I上设置开孔9,所述连接杆6通过开孔9伸出支杆I外侧,所述连接杆6可以沿开孔9处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颔托10,所述连接杆6通过链条与转轴连接,所述支杆I的两端设置用于调节连接杆6位置的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2为设置在转轴两端的摇杆。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选择合适的牵引力度,然后按下限位杆13,限位杆13底端卡在限位卡轮14上,此时T型卡块17伸出支杆I外侧,转轴无法转动,牵引治疗结束后,按下T型卡块17,限位杆13离开限位卡轮14,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方便快捷的选择对颈椎牵引的力度和时间。
【主权项】
1.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左右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支杆(I),所述转轴可以绕支杆(I)自由转动,所述支杆(I)内部为空腔且底端开口,所述支杆(I)底端设置肩垫(2)和连接装置,所述肩垫(2)可放置在人的双肩上,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横杆(3),所述横杆(3)上设置颈托(4),所述支杆(I)内设置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顶端设置连接杆¢),所述第一弹簧(5)底端设置传动杆(7),所述传动杆(7) —端与第一弹簧(5)连接,另一端设置软垫(8),所述软垫(8)可以伸出支杆(I)的底端外侧,所述支杆(I)上设置开孔(9),所述连接杆(6)通过开孔(9)伸出支杆(I)外侧,所述连接杆(6)可以沿开孔(9)处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颔托(10),所述连接杆(6)通过连接件(11)与转轴连接,所述支杆(I)的两端设置用于调节连接杆(6)的位置的控制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支杆(I)连接处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伸出支杆(I)的顶端,所述转轴上设置与限位杆(13)相配合的限位卡轮(14),所述限位杆(13)上设置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内部为空腔,所述限位块(15)内设置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上设置T型卡块(17),所述限位块(15)上设置第一开口(18),所述支杆(I)上设置与第一开口(18)相对应的第二开口(19),所述T型卡块(17)通过第一开口(18)、第二开口(19)伸出支杆(I)外侧,所述第一开口(18)处设置挡块(20),所述限位块(15)顶端设置第三弹簧(21),所述第三弹簧(21) —端与支杆(I)顶端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套杆(22),所述套杆(22) —端设置内杆(23),所述内杆(23)可以自由进出套杆(22),所述套杆(22)上设置用于固定内杆(23)的第一螺栓(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25),所述连接套(25)上设置用于固定横杆(3)的第二螺栓(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垫(2)上设置紧固装置(27)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4)上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气囊或热敷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左右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支杆,所述支杆底端设置肩垫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颈托,所述支杆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设置连接杆,所述第一弹簧底端设置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另一端设置软垫,所述支杆上设置开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颔托,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件与转轴连接,所述支杆的两端设置用于调节连接杆位置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旋转轴可以伸缩,能够根据病人需要进行调节大小,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颈托、颔托和肩垫相互配合以恢复人体颈椎正常的生理前曲,具有更好的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的效果。
【IPC分类】A61H1-02, A61F7-08, A61F5-042
【公开号】CN204468371
【申请号】CN201520127724
【发明人】王楚霄, 张俊平
【申请人】王楚霄, 张俊平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