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三折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533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三折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床,特别是一种旋转式三折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病床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型病床、二折病床、三折病床,该产品作检查、诊断、护理、疗养之用。在传统病床的使用过程中虽然能一定程度满足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病床设计本身的不足之处,常常会让病人忍受不必要的痛苦,例如骨外轻重伤病员在康复过程中上下病床困难的问题以及病患者在无人照看情况下的自我看护能力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三折病床,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三折病床,包括机械传动系统,该机械传动系统设有床身旋转电动机、背框起落电动机、蜗杆、蜗轮,其中:床身旋转电动机装在床面中间折下方靠近脚框处,该电动机输出轴与蜗杆相连,蜗轮通过销钉与床面下表面相连,蜗轮旋转就能带动床身随之一起绕轴承旋转;背框起落电动机装在背框下方,该电动机工作时通过棘条与连杆滑块装置将动力传至背框,将背框折起。
[0006]所述的蜗杆设有蜗杆副,蜗轮设有蜗轮副,该蜗轮副与蜗杆副啮合相连。
[000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动控制系统,其主要由正反转控制电路、床身旋转电动机、背框起落电动机组成。
[0008]所述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由电连接的刀开关、熔断器、启动开关、正转按钮、正转接触器、热继电器、反转按钮、反转接触器组成。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0]通过增加床身绕轴旋转的机械系统,利用电动机实现床身绕轴旋转动作,实现了床身绕轴旋转的功能,方便了病人上下床,减轻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通过增加电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功能,无需他人摇动手柄来完成目标动作,使病人无需他人看护就能照顾自己,提高了有简单自我行动能力的病人的自我看护能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正反转电路图。
[0014]图4是蜗轮侧视图。
[0015]图5是蜗轮正视图。
[0016]图6是蜗杆图。
[0017]图中:1.床面;2.床梁;3.轮子;4_6.手柄;7.床身旋转电动机;8.蜗杆;9.蜗轮;10.背框起落电动机;11.连杆滑块装置;12.棘条;13.刀开关;14.熔断器;15.启动开关;16.正转按钮;17.正转接触器;18.热继电器;19.反转按钮;20.反转接触器;21.蜗轮副;22.固定孔;23.轴承孔;24.倒角;25.键槽;26.轴肩;27.蜗杆副;28.键槽;2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三折病床,是在原有三折病床的基础上,床身与床架的中心轴线处采用轴承连接,使床身能绕中心线旋转,并且增加了电动控制系统,与原有的机械部分和增加的机械传动系统结合起来,具备床身旋转以及电路控制的功能,使病床可以实现电力/人力驱动。当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停电等特殊状况时,可以切换到人力旋转手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三折病床,其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病床主体、机械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该病床可以实现包括背框的折起、落下,床身绕轴的旋转,以及脚框的折叠等的目标动作。
[0021]所述病床主体为现有部件,其包括床身、床面1、床梁2、轮子3和传动构件。传动构件包括传统病床中就有的连杆滑块装置11、棘条12和支架。所述连杆滑块装置11由滑块和连杆组成,其中连杆一端与背框铰接,另一端连接棘条12上的滑块,该装置布置在背框下方。
[0022]所述机械传动系统包括传动构件和所增加的由床身旋转电动机7、蜗杆8、蜗轮9、背框起落电动机10组成的机械传动构件,其中:床身旋转电动机7装在床面I中间折下方靠近脚框处,该电动机通过蜗杆8上的键槽25与键将动力传至蜗杆8,带动蜗杆8旋转,然后蜗杆8通过蜗轮蜗杆副将动力传给蜗轮9,蜗轮9通过固定孔29用销钉与床面I下表面相连,蜗轮9旋转就能带动床身随之一起绕轴承旋转。蜗轮蜗杆分布位置如图2所示,在床面I中间折下方;背框起落电动机10、连杆滑块装置11、棘条12安装在背框下方,床身旋转电动机7工作时通过棘条与连杆滑块装置将动力传至背框,将背框折起。
[0023]所述的蜗杆8为增加旋转功能添加的蜗轮蜗杆传动系统中的部件,如图6所示,该蜗杆设有倒角24,键槽25,轴肩26,蜗杆副27,其中:倒角24用来防止蜗杆端头割伤人,以及方便加工。键槽25实现电动机到蜗杆的动力传动。轴肩26可以防止应力集中以及方便装卸。蜗杆副27与蜗轮副21啮合,实现蜗轮蜗杆传动。
[0024]所述蜗轮9为增加旋转功能添加的蜗轮蜗杆传动系统的部件,如图4和图5所示,该部件设有蜗轮副21,固定孔22、固定孔29,轴承孔23,键槽28,其中:蜗轮副21与蜗杆副27啮合,实现蜗轮蜗杆传动。固定孔22、固定孔29分别用来固定蜗轮与床身,实现蜗轮带动床身旋转的功能。轴承孔23与键槽28用来安装轴承,使蜗轮绕轴旋转。
[0025]所述的蜗杆8、蜗轮9等在原病床基础上新增的构件能实现增加了床身绕轴旋转的功能,方便病人上下病床,使病人无需忍受额外疼痛。
[0026]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控制系统。
[0027]所述电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插头、床头控制按钮、正反转控制电路、床身旋转电动机7、背框起落电动机10组成,其中:插头可以自由移动以方便接电;床头控制按钮位于病床床头以方便病人操作;正反转控制电路位于床头控制按钮区域之中,以实现正反向运动;床身旋转电动机7装在床面I中间折下方靠近脚框处,背框起落电动机10安装在背框下方。插头的一端接通电源,插头的另一端与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相连,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床身旋转电动机7和背框起落电动机10连接,以实现电动机的供电与控制。
[0028]所述正反转控制电路,其结构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