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过床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224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抽拉式过床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搬移病人的抽拉式过床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医用过床板(过床易)为一块平整的板体或为方便收藏由两块中间可折叠的板块连接构成,板体的两侧设有方便其在负重状态下抽拉移动的拉绳。医用过床临床上使用避免了患者更换床位被搬运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减轻了病人在被搬运时所产生的痛苦,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对于腰痛活动受限的患者,尤其是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的患者,将过床板横向插入患者身体下方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时,病床侧边的护理人员需托住病人肩部和臀部向上45°左右用力慢慢向下推动,在此过程中,会加重患者疼痛感,严重时甚至引起并发症;其次现有的过床板为中间对折型,在平车和床之间落差为大于15cm时,由于对折处过软,支撑力较弱,使得患者在过床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抽拉式过床板。
[0004]本实用新型抽拉式过床板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5]这种抽拉式过床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两侧的拉手。
[0006]这种抽拉式过床板的特点是:所述板体由躺板和平行设置在其下方的滑板组成;滑板与躺板之间通过至少二条的安全连接带连接;所述安全连接带的长度是当滑板与躺板拼合成平整板体时,安全连接带为绷紧状态;所述安全连接带设置在滑板和躺板的底面。
[0007]本实用新型抽拉式过床板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予以解决。
[0008]所述滑板和躺板相接处正面设置有防止两板拼合成平整板体后相对纵向错位移动的卡扣。
[0009]所述滑板和躺板的尺寸分别占板体宽度的1/3和2/3。
[0010]所述板体两侧的拉手为间隔设置在板体两侧的镂空式把手。
[0011]所述安全连接带的两端通过铆钉与滑板和躺板固定连接。
[0012]所述板体为PVC材料,外层包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最外层套有尼龙织布。
[0013]所述板体为长150cm或170cm,宽50cm的长板。
[0014]所述板体上的把手为长轴为10cm,短轴为3cm的椭圆孔。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过床板板体由平行的躺板和滑板组成,且躺板和滑板的尺寸分别为板体大小的1/3和2/3,并由安全连接带连接。躺板和滑板拼合后在用于两板连接的安全连接带绷紧状态作用下构成平整板体,设置在躺板和滑板相接处的卡扣则可使拼合后的板体更加稳固。临床使用时,先将滑板收于躺板下并露出把手,将连接处朝向患者,协助患者向床侧稍作侧身约30°,即可轻松将躺板置于其身下三分之二处,操作者将滑板从躺板下方拉出,并使得躺板和滑板在同一个平面然后下压板体则将卡扣扣住,从而使得躺板和滑板拼合成板体,此时患者已完全平卧在结构稳固的过床板上,操作者通过过床板可方便地将患者移动到另处,操作者将滑板收入躺板下方,此时患者身体的三之一已可着落于新床位,然后协助平卧的患者向床侧稍作侧身约30°,操作者即可将过床板从患者身体下完全抽出,完成患者平卧状态下的移动。搬运全程患者只需侧身30°后平卧,无需对患者身体的进行外力的推拉,从而避免了外力推拉引起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过床的舒适度,改善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尤其适用于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的床位移动搬运。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抽拉式过床板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抽拉式过床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抽拉式过床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从图1可清楚地看到抽拉式过床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两侧的拉手3,板体由平行的躺板I和滑板2组成,板体为长150cm或170cm,宽50cm,板体为PVC材料,外层包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最外层套有尼龙织布。所述滑板和躺板的尺寸分别占板体宽度的1/3和2/3。
[0021]图中所示为抽拉式过床板使用前的准备状态,及滑板2收于躺板I下并露出把手3。
[0022]如图2所示,抽拉式过床板的正面设置有三个卡扣5和四条安全连接带4,躺板I和滑板2通过安全连接带4连接,安全连接带4通过螺丝6固定在躺板I和滑板2上,所述安全连接带的长度是当滑板与躺板拼合成平整板体时,安全连接带为绷紧状态。卡扣5设置在正面躺板I和滑板2的相接处一侧。所述拉手3为间隔设置在板体两侧的镂空式把手,把手3为长轴为10cm,短轴为3cm的椭圆孔。
[00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临床使用时,先将滑板收于躺板下并露出把手,将连接处朝向患者,帮助平卧的患者向床侧稍作侧身约30°,即可轻松将躺板置于其身下三分之二处,操作者将滑板从躺板下方拉出,并使得躺板和滑板在同一个平面然后则将板体正面的卡扣扣住,从而使得躺板和滑板拼合成板体,此时患者已完全平卧在结构稳固的过床板上,操作者通过过床板可方便地将患者移动到另处,操作者将滑板收入躺板下方,此时患者身体的三之一已可着落于新床位,然后帮助平卧的患者向床侧稍作侧身约30°,操作者即可将过床板从患者身体下完全抽出,完成患者平卧状态下的移动。
[0024]这种抽拉式过床板,制作方便,并且操作简捷,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避免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因外力推拉引起的疼痛,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过床的舒适度,改善了护理质量,使得患者更加满意。
[002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抽拉式过床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两侧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躺板和平行设置在其下方的滑板组成;滑板与躺板之间通过至少二条的安全连接带连接;所述安全连接带的长度是当滑板与躺板拼合成平整板体时,安全连接带为绷紧状态;所述安全连接带设置在滑板和躺板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和躺板相接处底部设置有防止两板拼合成平整板体后相对纵向错位移动的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和躺板的尺寸分别占板体宽度的1/3和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为间隔设置在板体两侧的镂空式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连接带的两端通过铆钉与滑板和躺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和躺板相接处底部设置有防止两板抽向移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PVC材料,外层包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最外层套有尼龙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为长150cm或170cm,宽50cm的长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拉式过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的把手为长轴为10cm,短轴为3cm的椭圆孔。
【专利摘要】一种抽拉式过床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两侧的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由躺板和平行设置在其下方的滑板组成;滑板与躺板之间通过至少二条的安全连接带连接;所述安全连接带的长度是当滑板与躺板拼合成平整板体时,安全连接带为绷紧状态;所述安全连接带设置在滑板和躺板的底面。这种抽拉式过床板制作方便,并且操作简捷,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应用于临床患者搬运时,平卧的患者只需侧身30°,无需对患者身体的进行外力的推拉,从而避免了外力推拉引起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过床的舒适度,改善了护理质量,使得患者更加满意。尤其适用于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患者的床位移动搬运。
【IPC分类】A61G7-14
【公开号】CN204581804
【申请号】CN201520240938
【发明人】梁彦, 王思茹
【申请人】深圳市中医院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