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图像摄像装置以及床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0818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搭载床3侧的连接器24a。作为钩42、其驱动机构43以及连接器24a的搭载机构,能够使用与已知的可拆装型床所使用的机构相同的机构。
[0099]—方装置主体2的主体侧连结部6是与已知的可拆装型床相同的构造,具有一边对板41进行导向一边将其接受的构造。具体来说,如图17所示地在内部具有由可旋转地固定的多个辊构成的辊机构47,通过该辊机构47在插入时高精度地对梯形的板41进行导向。另外,在主体侧连结部6的内侧,配备有用于与钩42卡合的连结杆46。另外在主体侧连结部6上,通过图18所示的搭载机构搭载连接器24中主体侧的连接器24b。连接器24b的搭载机构能够采用与已知的可拆装型床3所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0100]再有,在安装于床3的板41上,搭载用于将板41上的连接器24a以与装置主体2的主体侧连结部6上的连接器24b连结的状态保持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将连接器24a卡合于连接器24b的连接件110和驱动连接件110的臂111、112。该锁定机构也能够使用与已知的可拆装型床3所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0101]接下来,在床5的下部基台60后端的踏板部7的安装机构103安装踏板部7。图20(a)是下部基台60与踏板部7结合前的立体图,图20(b)是在下部基台60安装有踏板部7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安装有踏板部7的下部基台60的主视图。
[0102]踏板部7在作为踏板部安装机构103的刚性板63的螺栓孔由螺栓固定。通过这样地固定,能够使床3在落地式时消除来自下部基台60的突出部,能够压缩床3的前后长度。此外,踏板部7的固定方法并不限于利用螺栓,例如还能够采用插嵌的方式等。踏板部7具备多个踏板,通过床3的操作者操作该踏板,进行固定于下部基台60前侧的连结部5的操作。
[0103]在固定于床3前侧的连结部5的板41上,如上所述地配备有钩42及其驱动机构43。驱动机构43包括金属线45,金属线45的一端与钩42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踏板部7的一个踏板连结。由此,通过操作者对踏板的操作,金属线45被向后方拉拽,钩42的位置下降,与装置主体2侧的主体侧连结部6的连结杆46卡合,将床3连结于装置主体2。相反地通过操作者对踏板的操作,放松金属线45,则钩42的位置上升,从装置主体2解开床3。
[0104]另外,板41上的连接器24a的锁定机构的臂111、112也分别通过金属线而分别连结于踏板部7的两个踏板。由此,通过操作者对两个踏板的操作,使臂111、112动作,使连接器24a与装置主体2侧的连接器24b连结或者解除连结的动作成为可能。
[0105]由此,操作者抓住改造成可拆装型的床3的把手11利用车轮部4使床3移动,通过将板41插入装置主体2侧的主体侧连结部6,能够将床3连结于装置主体。另外,通过操作踏板将钩42连结于装置主体2侧的主体侧连结部6的连结杆46,能够维持连结状态。之后,通过操作踏板将板41上的连接器24a连结于装置主体2侧的主体侧连结部6上的连接器24b,能够进行电连接。
[0106]另外,通过在落地式的床3使用能够分开为床3侧的连接器24a和装置主体2侧的连接器24b的连接器24,只需将连接器24a和连接器24b分别搭载于床3侧的连结部5和装置主体2侧的主体侧连结部6,就完成电分开。因此,为了将床3从装置主体2移开,不需要现场进行复杂的配线作业,减轻对可拆装型床3的改变作业量。
[0107]另外,为了将落地式的床3改造为可拆装型床3,以如下方式改变升降机构8的传感器位置。
[0108]图22表不床的升降机构的部分主视图,另外图23表不床的升降机构的部分立体图。与图7、图8同样,图22、图23均表示上部基台50位于下降极限位置的状态。
[0109]在使床3从落地式变为可拆装型时,利用长孔34如图22、图23所示地,将传感器托架32a以如图22那样地靠近左端的状态固定于传感器托架支撑板36。通过在该位置固定,缩小第一臂51的前侧下端的移动范围。由此相对于下部基台60降低上部基台50的可上升高度,即使成为安装有车轮部4的状态,也能够使顶板9的上升极限位置与机架的高度一致。同样地,也可以将传感器托架32b利用调整用长孔38偏移地固定于传感器托架支撑板36,来降低顶板9的下降极限位置。
[0110]另外通过在传感器托架32a、32b设置水平方向的长孔34、调整用长孔38,相比于在铅垂方向上存在长孔的情况能够改善改变时的作业效率。
[0111]如图18那样,在装置主体2设置有用于保护连接器24的保护罩28。
[0112]最后将作为电气元件的电池13、充电器12等搭载于床主体,并与升降机构8的驱动马达连接。另外,降下收拢于上侧的波纹状的罩,回复原来的状态。由此即使从装置主体2分离,也能够仅由床3将电力供给至升降机构8来来进行升降动作,能够成为可拆装型的床3。
[0113]此外,本实用新型虽然对具有落地式的床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进行说明,但也能够针对具有可拆装型床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改变为具有落地式的床的图像摄像装置。在该情况下,通过反过来进行上述组装方法,就能够进行改变。另外,虽然将升降机构8的上升极限位置作为插入摄像空间的高度,但在其他软件上设定插入摄像空间的高度也没问题。
【主权项】
1.一种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具备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装置主体;以及固定于该装置主体的落地式的床, 该床具备与地面接触的下部基台, 在该下部基台配备有:用于将上述床改变为相对上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型的车轮部的安装机构;和与上述装置主体连结的连结部的安装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部基台的上述连结部的安装机构是在上述下部基台的上述装置主体侧端部配备的刚性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部基台是包括沿地面的底板、沿上述床的长度方向配备于上述底板左右的侧板以及设置在这些侧板间的上述刚性板而构成的长方形的框形状, 上述刚性板具有用于在上述框形状的外周固定上述连结部的安装机构, 上述车轮部的安装机构配备于上述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结部具备用于对上述装置主体与上述床进行连结以及进行解开的卡合装置, 上述床的下部基台具备用于安装对上述卡合装置进行操作的踏板部的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床具有:顶板的升降机构,上述顶板载置上述被检体;以及 在安装有上述车轮部的情况下,向下方改变上述升降机构的上升极限位置的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进行上述上升极限位置的检测的位置检测用的传感器部, 上述位置检测用的传感器部的一部分安装于构成上述升降机构的部件的规定的位置, 上述位置检测用的传感器部具有能够改变检测出的位置的构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升降机构具备上部基台、下部基台以及左右一对的交臂机构,通过改变该交臂机构的交叉角度,来进行上述上部基台的升降动作, 构成上述交臂机构的臂的下端相对于上述下部基台平行地移动, 在上述臂的下端配置有上述传感器部的目标, 通过在上述交臂机构的长度方向上改变上述位置检测用的传感器部的传感器托架的安装位置来改变上述检测出的位置,从而向下方改变上述升降机构的上升极限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床具备进行上述装置主体以及上述床间的信号电线以及动力电线的断接的一体型的连接器, 上述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能够在安装于上述连结部的安装机构的上述连结部上搭载的构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置主体具有用于与上述床的连结部连结的主体侧连结部的安装机构。10.一种床,是落地式的床,固定于具备被检体的摄像功能的装置主体,上述床的特征在于, 具有与地面接触的下部基台, 在上述下部基台配备有:用于将上述床改变为相对上述装置主体能够拆装型的车轮部的安装机构;和与上述装置主体连结的连结部的安装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及床,具备用于将固定于装置主体的落地式的床改变为能够拆装型的床的机构。该医用图像摄像装置具有装置主体和固定于该装置主体的落地式的床。该床的下部基台具备用于将床改变为能够拆装型的车轮部的安装机构和与装置主体连结的连结部的安装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落地式的床在原地改造成能够拆装型的床。
【IPC分类】A61B5/055
【公开号】CN204734482
【申请号】CN201520389773
【发明人】砂塚和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医疗器械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