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上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4520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通便上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指一种通便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挤入的开塞露无法保留规定时间而很快流出开塞露插头短,插入的深度有限(3-4cm),量少(10-20ml),并经常不能全部将液体挤出;只能润滑肛周粪块,对深度硬结粪块很难起到润滑作用,因而对缓解便秘效果不佳,而传统开塞露外用后药液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产生便意,老年人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能闭合肛门阻止药液外溢,因此达不到润滑和软化大便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便上药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通便上药装置,包括:
[0005]导液装置,其包括导液头、腔体和设置于腔体内的活塞;
[0006]导管,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导液装置的导液头上,且与导液装置连通;
[0007]所述导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头、送液管和引导头,所述连接头套接在导液头上。
[0008]优选的,所述送液管上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沿所述导管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支撑筋沿所述送液管的周向均布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筋设置为至少两条。
[0010]优选的,所述送液管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作,且每两根支撑筋之间形成独立的支撑管壁,所述支撑管管壁之间两两贴合。
[〇〇11]优选的,所述引导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引流管和外支撑管,以及将所述外支撑管连接在内引流管上的连接筋,所述内引流管与所述送液管相连,所述内引流管管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流孔,所述外支撑管壁上沿其轴向设有引流槽,且所述引流槽沿外支撑管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流孔相对于所述引流槽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外支撑管上设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位于每一连接筋处,且贯穿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内引流管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每一连接筋上的所述第二引流孔设置为至少一个。
[0015]优选的,所述导管的长度为25cm_30cm。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设置导液装置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其上的导管,将导管插入直肠20cm,其超过直肠加肛管的长度15-19cm,避开了排便反射敏感区域,另夕卜,乙状结肠呈“乙”字弯曲,左侧卧位时位置较低,药液不易外渗,从而与粪便更好的混合,软化及润滑肠壁,使大便更多量的更通畅的排出,使通便效果更好。
[0017]在导管上设置引导头,将引导头设置为同轴设置的内引流管和外支撑管,以及将其连为一体的连接筋,在外支撑管壁上设引流槽,可以有效避免体直肠内物质贴附住外套管的第一引流孔,从而保证药液能正常被挤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B-B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展开后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中实施例二的B-B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展开后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导液装置;11、导液头;12、腔体;13、活塞;2、导管;21、连接头;22、送液管;221、支撑筋;222、支撑管壁;23、引导头;231、内引流管;232、外支撑管;233、连接筋;234、第一引流孔;235、引流槽;236、第二引流孔。
[00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便上药装置,包括:导液装置1,其包括导液头11、腔体12和设置于腔体12内的活塞1312 ;导管2,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导液装置1的导液头11上,且与导液装置1连通;所述导管2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头21、送液管22和引导头23,所述连接头21套接在导液头11上。
[0029]进一步地,所述导管2的长度为25cm_30cm。将导管2的长度设置为25cm_30cm,从而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直肠加肛管的长度。
[0030]进一步地,所述送液管22上设有支撑筋221,所述支撑筋221沿所述导管2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支撑筋221沿所述送液管22的周向均布设置。在送液管22上设支撑筋221,使每两根支撑筋221之间形成独立的支撑管壁222,且使支撑管管壁之间两两贴合,当导液装置1内吸入药液时,将送液管22安装在导液装置1,利用液体的压力使原本贴合的支撑管管壁膨胀,形成药液流通的通路,从而避免使用一般的管体,药液推进肛门后由于管道太长而导致管体内的空气进入直肠,而引起患者不适。
[003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筋221设置为至少两条。
[0032]进一步地,所述送液管22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作,且每两根支撑筋221之间形成独立的支撑管壁222,所述支撑管管壁之间两两贴合。当设置为两条支撑筋221时,支撑管壁222为两个,当送液管22被液体充满时,支撑管壁222形成圆形的液体通路。
[0033]参照图5至图6的实施例二,也可以将支撑筋221设置为四条,则支撑管壁222也为四个,此时支撑筋221之间的连线更加近似于圆形,从而便于支撑管壁222的鼓起,以使之更加容易的形成为圆形的液体通路,并且医护人员操作的时候,也更加得力,使送液管22的受力均匀,便于操控。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撑筋221还可以设置为环绕送液管22轴线设置的多条。
[0034]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23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引流管231和外支撑管232,以及将所述外支撑管232连接在内引流管231上的连接筋233,所述内引流管231与所述送液管22相连,所述内引流管231管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流孔234,所述外支撑管232壁222上沿其轴向设有引流槽235,且所述引流槽235沿外支撑管232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在导管2上设置引导头23,通过引导头23使导管2能顺利的进入肛门直到直肠,由于送液管22上设有支撑筋221,当导管2进入直肠的过程中,由支撑筋221对引导头23和送液管22本身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了导管2过于柔软容易弯折打滑而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0035]在导管2上设置引导头23,通过引导头23使导管2能顺利的进入肛门直到直肠,由于送液管22上设有支撑筋221,当导管2进入直肠的过程中,由支撑筋221对引导头23和送液管22本身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了导管2过于柔软容易弯折打滑而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00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孔234相对于所述引流槽235设置。这样当药液从第一引流孔234中喷出时,由于外支撑管232的阻挡作用,第一引流孔234既能容易的从引流槽235中流出,也能避免被直肠内物质堵塞。
[0037]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撑管232上设有第二引流孔236,所述第二引流孔236位于每一连接筋233处,且贯穿所述连接筋233与所述内引流管231设置。所述每一连接筋233上的所述第二引流孔236设置为至少一个。在引导头23的外支撑管232上设第二引流孔236,使药液还可以通过第二引流孔236从引导头23的四周喷出,使药液能够更好的对直肠内的硬结粪块起到润滑作用,从而起到更好的缓解便秘的作用。
[0038]使用时,先通过导液装置1的导液头11将药液吸入腔体12内,然后安装好导管2,将导管2塞入直肠直到导管2进入乙状结肠处,挤压活塞1312,将药液从导液装置1中顺着导管2挤入直肠和乙状结肠即可。
[00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主权项】
1.一种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液装置,其包括导液头、腔体和设置于腔体内的活塞; 导管,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导液装置的导液头上,且与导液装置连通; 所述导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头、送液管和引导头,所述连接头套接在导液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管上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沿所述导管的轴向设置,且所述支撑筋沿所述送液管的周向均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设置为至少两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管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作,且每两根支撑筋之间形成独立的支撑管壁,所述支撑管管壁之间两两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引流管和外支撑管,以及将所述外支撑管连接在内引流管上的连接筋,所述内引流管与所述送液管相连,所述内引流管管壁上沿其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引流孔,所述外支撑管壁上沿其轴向设有引流槽,且所述引流槽沿外支撑管的周向均布设置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孔相对于所述引流槽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管上设有第二引流孔,所述第二引流孔位于每一连接筋处,且贯穿所述连接筋与所述内引流管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连接筋上的所述第二引流孔设置为至少一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便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长度为25cm-3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便上药装置,包括:导液装置,其包括导液头、腔体和设置于腔体内的活塞;导管,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导液装置的导液头上,且与导液装置连通;所述导管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头、送液管和引导头,所述连接头套接在导液头上,所述导管的长度为25cm-30cm。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导液装置以及可拆卸的连接在其上的导管,将导管插入直肠20cm,其超过直肠加肛管的长度15-19cm,避开了排便反射敏感区域,另外,乙状结肠呈“乙”字弯曲,左侧卧位时位置较低,药液不易外渗,从而与粪便更好的混合,软化及润滑肠壁,使大便更多量的更通畅的排出,使通便效果更好。
【IPC分类】A61M31/00
【公开号】CN205055164
【申请号】CN201520742107
【发明人】王英蓉
【申请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