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478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类,特别是一种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奶瓶不能控温,使用时易喝到水垢。

【发明内容】

[0003]本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的一种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
[0004]技术方案:
[0005]本设计由奶嘴、漏斗、瓶体、注水漏斗、出水□、内层、导管、外层、乳胶管、隔板、插头、电阻、小孔、进水口、活塞、钢珠构成,奶嘴为圆锥形、瓶体为纺锤形,奶嘴设置在瓶体顶端,瓶体侧壁由内层和外层构成,隔板为圆形,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瓶体内设置有漏斗、导管、隔板、钢珠,漏斗下端连接导管,导管中部与隔板相连,导管的底端与钢珠相连,出水口和进水口为圆柱形,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在瓶身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电阻设置于瓶体的内层和外层间,插头与电阻相连,漏斗下端与乳胶管相连,乳胶管与进水口相连,活塞为圆柱形,活塞与进水口相连。
[0006]有益效果:
[0007]本设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奶瓶不能控温,使用时易喝到水垢的缺陷,带来了方便使用的好处。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设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奶嘴,2.漏斗,3.瓶体,4.注水漏斗,5.出水口,6.内层,7.导管,
[0011]8.外层,9.乳胶管,10.隔板,11.插头,12.电阻,13.小孔,
[0012]14.进水口,15.活塞,16.钢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设计由奶嘴1、漏斗2、瓶体3、注水漏斗4、出水口5、内层6、导管7、外层8、乳胶管9、隔板10、插头11、电阻12、小孔13、进水口 14、活塞15、钢珠16构成。将奶嘴1从瓶体3上拧下,向瓶体3内注入开水,开水到达隔板10上方时,由于隔壁20上有若干小孔13,因此开水内的水垢被阻隔在隔板10上,将奶嘴1拧到瓶体3上,如果要让瓶体3内的水快速冷却,将注水漏斗4挂到水弄龙头上,打开水龙头,从注水漏斗4往瓶体3的内层6和外层8间注入冷水,冷水从出水口 5流出就可快速冷却瓶体3内液体,如果要加热瓶体3内的液体,将乳胶管9连接在出水口 5上,将活塞15塞入进水口 14,从注水漏斗4往瓶体3的内层6和外层8间加水,将插头11与电源相连,电阻12便可为瓶体3外层8和内层6间的水加热,从而将瓶体3内的液体加热,使用完毕将进水口 14上的乳胶管9拔下,再将插头11从瓶体3上取下,将进水口14或出水口 5向下,内层6和外层8内的水将被倒出。
【主权项】
1.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由奶嘴、漏斗、瓶体、注水漏斗、出水口、内层、导管、外层、乳胶管、隔板、插头、电阻、小孔、进水口、活塞、钢珠构成,其特征是:奶嘴为圆锥形、瓶体为纺锤形,奶嘴设置在瓶体顶端,瓶体侧壁由内层和外层构成,隔板为圆形,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瓶体内设置有漏斗、导管、隔板、钢珠,漏斗下端连接导管,导管中部与隔板相连,导管的底端与钢珠相连,出水口和进水口为圆柱形,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在瓶身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电阻设置于瓶体的内层和外层间,插头与电阻相连,漏斗下端与乳胶管相连,乳胶管与进水口相连,活塞为圆柱形,活塞与进水口相连。
【专利摘要】控温式奶类饮品除垢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奶瓶不能控温,使用时易喝到水垢的缺陷,由奶嘴、漏斗、瓶体、注水漏斗、出水口、内层、导管、外层、乳胶管、隔板、插头、电阻、小孔、进水口、活塞、钢珠构成。奶嘴为圆锥形、瓶体为纺锤形,奶嘴设置在瓶体顶端,瓶体侧壁由内层和外层构成,隔板为圆形,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瓶体内设置有漏斗、导管、隔板、钢珠,漏斗下端连接导管,导管中部与隔板相连,导管的底端与钢珠相连,出水口和进水口为圆柱形,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在瓶身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电阻设置于瓶体的内层和外层间,插头与电阻相连,漏斗下端与乳胶管相连,乳胶管与进水口相连,活塞为圆柱形,活塞与进水口相连。
【IPC分类】A61J9/00
【公开号】CN205095025
【申请号】CN201520873033
【发明人】艾国粮, 隆海涛
【申请人】绵阳安智圣达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