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针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662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钢针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保护套,特别是公开一种钢针护套。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目前还没专门的钢针保护套在临床使用,骨牵引术后钢针一般都采用非青霉素类药物的玻璃空瓶套在钢针的尖端,夜间做牵引术时可能没有空药瓶而导致钢针尖端直接裸露,容易划伤患者,此种保护方法容易脱落,空瓶内有残余药液,易致特异性体质患者诱发过敏反应,梅雨季节瓶内还会有霉菌生长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不美观也不符合临床操作规范,取材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保护钢针针尖,防止钢针针尖对人体造成误伤的钢针护套。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针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钢针针尖的弹性固定通道,所述开口与所述弹性固定通道连通,所述弹性固定通道的内部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管状,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中间最小处的内径为1.5mm~l.9mm,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两端最大处的内径为4.5mm~6mm0
[0005]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包括由3~5片弧形弹性垫片围成的钢针插槽,所述弹性垫片的两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钢针插槽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
[0006]所述弹性垫片的内侧设有防滑纹或防滑胶层。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弹性固定通道有效保护钢针针尖,避免钢针针尖对人体造成误伤,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外径的钢针,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固定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与钢针连接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壳体;2、手柄;3、开口 ;4、钢针;5、弹性固定通道;51、弹性垫片;52、钢针插槽;53、固定座;54、插孔;55、防滑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根据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的一端设有手柄2,所述壳体I的另一端设有开口 3,所述壳体I内设有用于固定钢针4的针尖的弹性固定通道5,所述开口3与所述弹性固定通道5连通,所述弹性固定通道5的内部呈中间小两端大管状,所述弹性固定通道5内的最小处的内径为1.5mm~l.9_,所述弹性固定通道5内的最大处的内径为
4.5mm~6mm0
[0013]所述弹性固定通5道包括由3~5片弧形弹性垫片51围成的钢针插槽52,优选3片或4片弹性垫片51,所述弹性垫片51的两端设有固定座53,所述固定座53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内部,所述固定座53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钢针插槽52相连通的插孔54,所述插孔54位于所述壳体I的开口 3处。所述弹性垫片51的内侧设有防滑纹或防滑胶层55。当钢针4由外壳I的开口 3插入所述钢针插槽52时,所述弹性垫片51被钢针4向四周挤压,同时弹性垫片51向钢针4施加反作用力,使得钢针51固定在所述弹性固定通道5内。在弹性垫片51的弹性作用下,钢针插槽52可以容纳不同外径尺寸的钢针4,例如,临床常用的钢针直径为2.0 mm、2.5 mm、3.0 mm、3.5 mm、4.0mm、4.5mm,其中的任意一种钢针都可以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固定;使得本实用新型单个护套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钢针4,使用方便,降低加工成本。
【主权项】
1.一种钢针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钢针针尖的弹性固定通道,所述开口与所述弹性固定通道连通,所述弹性固定通道的内部呈中间小两端大的管状,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中间最小处的内径为1.5mm~l.9mm,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两端最大处的内径为4.5mm~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针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包括由3~5片弧形弹性垫片围成的钢针插槽,所述弹性垫片的两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与所述钢针插槽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针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的内侧设有防滑纹或防滑胶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钢针护套。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钢针针尖的弹性固定通道,所述开口与所述弹性固定通道连通,所述弹性固定通道的内部呈中间小两端大或者一端小一端大的管状,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的最小处的内径为1.5mm~1.9mm,所述弹性固定通道内的最大处的内径为4.5mm~6mm。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弹性固定通道有效保护钢针针尖,避免钢针针尖对人体造成误伤,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外径的钢针,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IPC分类】A61B50/30
【公开号】CN205107902
【申请号】CN201520787248
【发明人】邱文政
【申请人】邱文政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