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吊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6620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医用吊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吊柱。
【背景技术】
[0002]医用吊塔是医院现代化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现有的医用吊塔绝大部分采用铝型材拼接形成,由于铝型材挤压的尺寸公差较大,如果仅是靠型材与型材之间拼接,那么医用吊塔的外表面的拼缝就会很不均匀,影响医用吊塔的外观装饰效果。同时,由于医用吊塔的面板与吊柱之间多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在医用吊塔的外观面上则会有相应的螺钉外露,影响医用吊塔的整体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面板与吊柱之间的安装便捷的医用吊柱。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螺钉外露,保证整体外观装饰效果的医用吊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吊柱,其包括
[0007]所述医用吊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第二面板、至少两根立柱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板及第四面板,所述至少两根立柱均沿所述医用吊柱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柱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或第二面板,所述第三面板以及第四面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之间。
[0008]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均包括位于两侧的弯折部,所述至少两根立柱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弯折部上。
[0009]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的两侧的弯折部均为圆弧板状结构,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另一个所述弯折部的圆弧半径。
[0010]其中,所述立柱为四根,每两根所述立柱分别一体成型于两侧的所述弯折部上。
[0011]其中,所述第三面板、第四面板拼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之间。
[0012]其中,所述第三面板、第四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胶条。
[0013]其中,所述医用吊柱还包括上盖板以及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以及下盖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的上边缘及下边缘。
[0014]其中,所述上盖板上凸设有定位筋,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上相对应所述定位筋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筋卡合。
[0015]其中,所述医用吊柱还包括一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上盖板上,并且所述罩壳的外边缘大于所述上盖板的外边缘。
[0016]其中,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上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立柱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内导轨块,所述内导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内导轨块用以与所述医用吊柱的其他部件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吊柱,所述医用吊柱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上盖板、下盖板及至少两根立柱;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面板与所述第四面板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之间;所述上盖板以及下盖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的上边缘及下边缘。
[0018]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均包括主体以及位于主体的两侧的弯折部,所述主体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弯折部均为圆弧板状结构;所述至少两根立柱均沿所述医用吊柱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柱分别一体成型于两侧的所述弯折部上。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吊柱,通过将至少两根立柱分别一体成型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上,利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使得立柱与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也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来固定立柱以及第一面板、第二面板,减少部件间的组装,也减少部件加工设置,节省了物料,降低成本;此外,由于立柱与第一面板以及第二面板一体成型,能够增加医用吊柱的整体刚度,使得承重后对立柱的整体造成的倾斜较小,确保医用吊柱的承重刚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吊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II向剖面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吊柱增加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吊柱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板10、第二面板20、至少两根立柱3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面板40及第四面板50,所述至少两根立柱30均沿所述医用吊柱100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至少两根立柱30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面板10和/或第二面板20,所述第三面板40以及第四面板50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0以及第二面板20之间。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吊柱100,通过将所述至少两根立柱30—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面板10和/或第二面板2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使得所述立柱30与所述第一面板10以及第二面板20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也无需在第一面板10、第二面板20以及立柱30上设置固定连接,减少部件间的组装,也减少部件加工设置,节省了物料,降低了成本。
[0027]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面板10包括主体11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弯折部,所述主体11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弯折部均为圆弧板状结构,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折部的圆弧半径小于另一个所述弯折部的圆弧半径。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可包括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并且为了保证所述医用吊柱100具有良好的刚度,所述第二弯折部13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的圆弧半径,当将所述立柱30—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上时,所述立柱30在有偏载的方向上的抗弯截模量能够增大,故而能够防止所述医用吊柱100在承重后出现倾斜现象,保证其承载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13的圆弧半径还可大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的圆弧半径。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10上开设有滑槽(图中未标识),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内导轨块141,所述内导轨块14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内导轨块141用以连接安装到医用吊柱100的附件部件。具体地,所述内导轨块141可用以与托盘、延伸臂等部件连接,以使所述医用吊柱100实现不同的功能。优选地,所述内导轨块14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托盘、延伸臂等部件可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以便于安装和/或拆卸。
[0029]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面板2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面板10的结构相同,故而关于所述第二面板20的结构描述可参见前述对于所述第一面板10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0030]所述至少两根立柱30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弯折部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30为四根,每两根所述立柱30分别一体成型于两侧的所述弯折部上。即,两根所述立柱30包括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所述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上。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保证所述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的连接强度,同时,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使得所述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的加工以及成型更为简便,无需严格控制所述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的加工精度,进而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0031]并且优选地,由于所述第二弯折部13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的圆弧半径,故而所述第一立柱31以及第二立柱32的体积分别适应所述第一弯折部12以及第二弯折部13设置。即,所述第一立柱31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立柱32的体积。
[0032]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面板10并贯穿至所述立柱30上,从而当所述内导轨块141与所述托盘、延伸臂等部件连接时,所述立柱30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保证所述医用吊柱100的承重性能。
[0033]所述第三面板40、第四面板50拼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0以及第二面板2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面板40以及第四面板50均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面板10以及第二面板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面板40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