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478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栗。
【背景技术】
[0002]输液栗是一种用于输液的医疗器械,其通过控制输液导管的输液流速,以达到精确控制输入受体的输液量或药量的目的。输液栗包括箱体及与箱体枢接的箱门,现有的输液栗中,输液栗的箱体设置有供输液管通过的入口,但是该入口一般是宽度等于或者稍大于输液管外径的条形槽,导致输液管在进入箱体时被折弯成直角,增大了药液的流动阻力,进而降低了输液栗的精准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输液管在进入输液栗时折弯而导致药液流动阻力增大的问题,以提高输液栗的精准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栗,所述输液栗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枢接的箱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工作栗、阻塞传感器和止液夹,所述箱体设置有供输液管穿过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为槽状入口,所述槽状入口的两内侧壁之间有角度,且所述槽状入口朝向所述箱体外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朝向所述箱体内的一端的宽度。
[0005]优选地,所述槽状入口的一内侧壁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槽状入口的另一内侧壁成锐角。
[0006]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出口处的气泡传感器。
[0007]优选地,所述箱体外壁上对应于箱体的出口处设置有理线夹,所述理线夹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输液管经所述出口穿出、固定于所述理线夹的固定槽中。
[0008]优选地,所述箱门的内壁上对应于所述阻塞传感器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箱门关闭时与在经过所述阻塞传感器的输液管相抵。
[0009]优选地,所述阻塞传感器包括第一阻塞传感器和第二阻塞传感器,所述第一阻塞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工作栗与所述入口之间,所述第二阻塞传感器设置所述工作栗与所述止液夹之间,所述输液管从所述入口穿入所述箱体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阻塞传感器、所述工作栗、所述第二阻塞传感器、所述止液夹、所述气泡传感器以及所述出口穿出所述箱体。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阻塞传感器、所述工作栗、所述第二阻塞传感器、所述止液夹和所述气泡传感器的安装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1]优选地,所述箱门上对应于所述出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所述箱门关闭时与所述出口配合形成用于固定所述输液管的容置槽,在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所述出口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输液管的外径。
[0012]优选地,在所述箱门关闭时,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所述出口的距离为2-4.5mm。
[0013]优选地,所述工作栗上覆盖有防水膜。
[001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输液栗,将箱体的入口设置为槽状入口,且槽状入口朝向所述箱体外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朝向箱体内的一端的宽度,这样,输液管在从入口进入箱体时有一定的折弯空间,避免输液管在受到拉伸时被拉成直角,减小了药液的流动阻力,使药液能够顺利流动,保证补液的及时性,从而提高输液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5]图I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栗较佳实施例中去掉箱门后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栗较佳实施例中箱门呈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栗,参照图I及图2所示,该输液栗100包括箱体IOI和与箱体101枢接的箱门102,箱体101内设置有工作栗10、阻塞传感器20和止液夹30,箱体101设置有供输液管(图中未示出)穿过的入口 40和出口 50,入口 40为槽状入口,槽状入口 40的两内侧壁之间有角度,且槽状入口 40朝向箱体101外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朝向箱体101内的一端的宽度。关于槽状入口的两内侧壁之间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槽状入口40的一内侦_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另一内侦_之间成锐角,参照图I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槽状入口40的两侧内壁均设置为与水平面成锐角的平面;而且,本实施例中对于槽状入口 40的内侧壁表面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平面、圆弧形的面等。输液管安装好之后,其位置如图I中的虚线位置所示。
[0021]本实施例提出的输液栗100,将箱体101的入口40设置为槽状入口,且槽状入口40朝向箱体IOI外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朝向箱体IOI内的一端的宽度,这样,输液管在从入口 40进入箱体时有一定的折弯空间,避免输液管在受到拉伸时被折弯成直角,减小了药液的流动阻力,使药液能够顺利流动,保证补液的及时性,从而提高输液栗100的精准度。
[0022]进一步地,箱体101内还设置有位于出口 50处的气泡传感器60,本实施例中气泡传感器60优选为一体式气泡传感器。现有的气泡传感器一般都设置在箱体的中部,但是气泡传感器的安装槽一般都比较窄,导致输液管不易安装,输液管在其他部件的安装槽上安装好以后,需要在气泡传感器的安装槽处再按压一次,才可以使输液管卡进去,而在本实施例中,气泡传感器60布置在箱体101的出口处,在安装输液管时,可以一次性将输液管安装到位,不必多次操作,使得输液管易于安装。
[0023]进一步地,箱体101外壁上对应于箱体101的出口 50处设置有理线夹70,理线夹70设置有固定槽(图中未示出),输液管经出口50穿出、固定于理线夹70的固定槽中。当需要多个输液栗100并排使用时,可以将多个输液栗100的输液管整理在理线夹70的固定槽内,防止因为输液管打结而影响药液的流动,其中,理线夹70可以进一步是设置有开口或者搭扣的管状件,其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