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放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5230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位放血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位放血器由外套筒和推拉杆组成,所述的外套筒两端开口,其中的一端处设有缘翼,所述的缘翼上设有活动卡扣,所述的外套筒上设有刻度,所述的推拉杆由杆身和杆身端部的橡胶活塞组成,所述的杆身上均匀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活动卡扣相匹配。其优点表现在:当拉动穴位放血器的推拉杆后,外套管内产生负压,使穴位放血器牢牢吸附在局部穴位,负压使血液不停流出,免去了医生不停挤压局部周围组织的辛劳;外套管上标有刻度,放血时拉动推拉杆,将橡胶活塞底部停在指定刻度处,然后用卡扣固定住,可以得到想要的放血量,也便于控制出血量,使穴位放血疗效趋于规范化,更易于操作和推广。
【专利说明】
一种穴位放血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穴位放血器。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0003]在穴位放血操作时,医生用三菱针或者放血针点刺局部穴位后,为了放血液能够顺利放出,要不停挤压局部周围组织,很是费力,同时由于血液流出时没有专门的收集装置,血液容易滴到四处,很不卫生。医生在执行放血治疗时,放血量是由医生根据经验来判断,缺乏有效的计量方式,放血量难以掌握,而且相同的病症在不同的医生治疗时,放血量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利于穴位放血治疗的推广。
[0004]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在放血治疗时集血液收集、方便血液流出的装置,而关于此类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穴位放血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位放血器由外套筒和推拉杆组成,所述的外套筒两端开口,其中的一端处设有缘翼,所述的缘翼上设有活动卡扣,所述的外套筒上设有刻度,所述的推拉杆由杆身和杆身端部的橡胶活塞组成,所述的杆身上均匀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活动卡扣相匹配。
[0008]所述的外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的缘翼为椭圆形。
[0009]所述的活动卡扣通过螺钉或固定轴固定在缘翼上。
[0010]所述的杆身的横切面为十字形。
[0011]所述的橡胶活塞的尺寸与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
[0012]所述的外套筒由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14]1.当拉动穴位放血器的推拉杆后,外套管内产生负压,使穴位放血器牢牢吸附在局部穴位,负压使血液不停流出,免去了医生不停挤压局部周围组织的辛劳,血液流出后停留在外套管内,血液不会滴到四处。
[0015]2.外套管上标有刻度,放血时拉动推拉杆,将橡胶活塞底部停在指定刻度处,然后用活动卡扣进行固定,可以得到想要的放血量,也便于控制出血量,使穴位放血疗效趋于规范化,更易于操作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穴位放血器的示意图。
[0017]附图2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是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是卡扣与卡槽固定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2]1.外套管11.缘翼
[0023]12.活动卡扣13.固定轴
[0024]14.刻度2.推拉杆
[0025]21.杆身22.橡胶活塞
[0026]23.卡槽。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看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穴位放血器的示意图,附图2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卡扣与卡槽固定时的状态图。所述的穴位放血器由外套筒I和推拉杆2组成,所述的外套筒I两端开口,其中的一端处设有缘翼11,所述的缘翼11上设有活动卡扣12,所述的外套筒I上设有刻度14,所述的推拉杆2由杆身21和杆身21端部的橡胶活塞22组成,所述的杆身2上均匀设有卡槽23,所述的卡槽23与活动卡扣12相匹配。
[0029]所述的外套筒I为圆柱形,外套管的内部体积为9ml,所述的缘翼11为椭圆形,所述的外套筒I由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活动卡扣12通过固定轴13固定在缘翼11上,所述的活动卡扣12可绕固定轴13转动;所述推拉杆2的杆身21的横切面为十字形,每个侧棱上均设有卡槽23,所述的卡槽23均匀分布,使用时,卡槽23每移动一格,放血量便可增加0.5ml;杆身21的底部与橡胶活塞22连接,所述的橡胶活塞22的尺寸与外套管I的内径相匹配,抽拉时可使外套管I内产生负压。
[0030]需要说明的是,放血治疗时,不同部位在治疗时的放血量也不同,从几毫升到几十毫升不等,所述的外套筒2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放血要求可设计成大小不同的规格;卡槽23移动一格所增加的放血量以相邻刻度14读数差值的一半为标准。
[003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用三菱针或者放血针对局部穴位点刺后,将穴位放血器的开口处吸附于局部放血部位,根据需放血的量,抽拉推拉杆2,使橡胶活22塞位于外套管I相应的刻度14处,然后将活动卡扣12扣进推拉杆2上的卡槽23中,将推拉杆2固定住;抽拉推拉杆2后,外套筒I的内部产生负压,穴位放血器牢牢吸附在局部穴位,并使血液不停流出,直到达到想要的放血量,负压消失。
[0032]当拉动穴位放血器的推拉杆2后,外套管I内产生负压,使穴位放血器牢牢吸附在局部穴位,负压使血液不停流出,免去了医生不停挤压局部周围组织的辛劳,血液流出后储存在外套管I内,血液不会滴到四处;外套管I上标有刻度14,放血时拉动推拉杆2,将橡胶活塞22底部停在指定刻度14处,然后用活动卡扣12固定住,可以得到想要的放血量,也便于控制出血量,使穴位放血疗效趋于规范化,更易于操作和推广。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穴位放血器由外套筒和推拉杆组成,所述的外套筒两端开口,其中的一端处设有缘翼,所述的缘翼上设有活动卡扣,所述的外套筒上设有刻度,所述的推拉杆由杆身和杆身端部的橡胶活塞组成,所述的杆身上均匀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活动卡扣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筒为圆柱形,所述的缘翼为椭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卡扣通过螺钉或固定轴固定在缘翼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身的横切面为十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活塞的尺寸与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放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筒由透明的塑料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5433763SQ20152083516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发明人】徐世芬, 朱博畅, 曹燕, 吴君怡, 尹平
【申请人】上海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