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6375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背垫、颈托和头部支撑装置,其中,颈托的高度高于肩背垫和头部支撑装置;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头部固定件和高度可调节的底座,头部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头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头圈的两侧,第一侧板、头圈与第二侧板的连线垂直于颈托的长边,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到头圈的距离均可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充分对患者颈椎前路进行展开,并根据患者的体型及术前影像情况灵活调整颈椎后伸角度,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垫高患者的肩背部,能够很好地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因应力集中造成的不适。
【专利说明】
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
【背景技术】
[0002]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而且对人体危害较大。目前,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多种常见颈椎病,常利用颈椎前路手术进行治疗。在该类手术中,医生首先需要将患者的颈椎前路进行展开,而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正是常用到的医疗器械。
[0003]现有技术中,医生多用棉垫垫在患者的颈后部,作为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使用。然而使用棉垫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1、无法固定头部和颈椎,保持患者的头部和颈椎手术中不旋转、不侧屈;2、棉垫自身伸缩性较大,使用久了,棉垫会缩小,容易影响医生手术的视野,防碍手术的正常进行;3、根据患者颈椎间盘突出程度的不同,术中需要患者颈椎后仰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手术中要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具有可调节性,然而棉垫不能满足;4、棉垫未考虑到患者肩背部的垫高,仅仅对颈部进行垫高可能会加重患者术后颈背部的不适。
[0004]鉴于上述问题,应该进一步对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进行研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缺陷和不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降低患者的术后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不能充分考虑颈椎前路的展开,同时兼顾肩背部的垫高,以及不能根据患者体型及术前影像情况调整颈椎后伸角度,造成的手术不能顺利进行且患者容易出现术后不适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背垫、颈托和头部支撑装置,其中,该颈托的高度高于该肩背垫和该头部支撑装置;
[0008]该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头部固定件和高度可调节的底座,该头部固定件包括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头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该头圈的两侧,该第一侧板、头圈与该第二侧板的连线垂直于该颈托的长边,且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到该头圈的距离均可调节。
[0009]优选的,与该颈托相邻的该底座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按钮和高度调节按钮凹槽,该高度调节按钮和该高度调节按钮凹槽相匹配。
[0010]优选的,该头部固定件还包括设置在该底座上的固定面,该头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置在该固定面上,且该固定面与该颈托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0011]优选的,该头部固定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该固定面上的头部挡板,该头部挡板平行于该颈托的长边,该头部挡板分别与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活动连接呈“Π”型结构,该头圈设置于该“Π”型结构内。
[0012]优选的,该头部挡板顶部的中间设置有位置调节按钮,该头部挡板的中间设置有贯通该头部挡板和固定面、且与该位置调节按钮相匹配的插孔,该底座上也设置有与该位置调节按钮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组。
[0013]优选的,该头部挡板顶部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侧板调节按钮以及与该侧板调节按钮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组,该侧板调节按钮用于调节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到该头圈之间的距离。
[00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背垫、颈托和头部支撑装置,其中,颈托的高度高于肩背垫和头部支撑装置;头部支撑装置包括头部固定件和高度可调节的底座,头部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头圈、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头圈的两侧,第一侧板、头圈与第二侧板的连线垂直于颈托的长边,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到头圈的距离均可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肩背垫、颈托和头部支撑装置,可以充分考虑对患者颈椎前路的展开,并根据患者的体型及术前影像情况灵活调整颈椎后伸角度,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垫高患者的肩背部,能够很好地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因应力集中造成的不适。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另一种头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符号表不为:
[0019]1-肩背垫,2-颈托,3-头部支撑装置,4-第一侧板,5-头圈,6_第二侧板,7_底座,8_高度调节按钮,9-高度调节按钮凹槽,10-固定面,11-头部挡板,12-侧板调节按钮,13-位置调节按钮,14-插孔,15-第二凹槽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背垫1、颈托2和头部支撑装置3,其中,颈托2的高度高于肩背垫I和头部支撑装置3,便于患者颈椎前路的展开,且该颈托2的长边分别与该头部支撑装置3的宽度及该肩背垫I的宽度相匹配。同时,肩背垫I的一端与该颈托2平滑连接,另一端与该头部支撑装置的底面位于一个水平面上、且该肩背垫I与该水平面的夹角与人体结构相适应。采用肩背垫I对患者的肩背部进行垫高,可以很好地防止因颈后部应力集中给患者造成的术后不适。
[0022]头部支撑装置3包括头部固定件和高度可调节的底座7,该头部固定件设置于该底座7上,且该头部固定件与颈托2相对应,以对患者的头部和颈椎进行固定。该头部固定件包括设置于该底座7上的头圈5、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分别设置在该头圈5的两侧,且该第一侧板4、头圈5和第二侧板6的连线垂直于该颈托2的长边,以固定患者的头部。同时,在调节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与该头圈5之间的距离时,可以采用如将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分别设置在滑轨上,并在滑轨与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接触的位置设置锁扣的方法,用以将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固定在滑轨上,具体可参见图1。通过调节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与该头圈5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头部形状和特点,与现有技术中的颈椎前路展开器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0023]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的另一种头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头部固定件还包括设置在该底座7上的固定面10,该头圈5、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均设置在固定面10上,且该固定面10到该颈托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通过固定面10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可以进一步依据患者体型灵活调整颈托2与设置在固定面10上的头圈5之间的距离,增大适用范围。
[0024]进一步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头部固定件还包括设置在该固定面10上的头部挡板U。该头部挡板11平行于该颈托2的长边,且该头部挡板11分别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活动连接呈“Π”型结构,该头圈5设置在该“Π”型结构内,用于对患者头部位置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当然,设置该“Π”型结构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旨在实现对患者的头部位置进行更加精准的控制,还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其它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0025]进一步的,该头部挡板11上还设置有位置调节按钮13,用于调整该头部挡板11在底座7上的位置,即调整该头圈5与颈托2之间的距离。该位置调节按钮13可以设置在该头部挡板11顶部的中间位置,另外,该头部挡板1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通该头部挡板11以及固定面10的插孔14,该插孔14与该位置调节按钮13相匹配,而且,底座7上也对应设置有与该位置调节按钮13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组。其中,该第一凹槽组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如3个或5个等,具体凹槽尺寸及凹槽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精度自行调节。
[0026]下面对设置有该头部挡板11的头部固定件的使用进行举例说明。当患者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上时,医务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头部形状和特点,沿垂直于该颈托2的长边方向调整该头部挡板11的位置;该位置确定后,将该位置调节按钮13插入该插孔14内并与该底座7进行固定;调整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距患者面部的距离,固定该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至此实现了对患者头部和颈椎的固定。
[0027]进一步的,该头部挡板11顶部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侧板调节按钮12和与该侧板调节按钮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组15,该侧板调节按钮12用于调节第一侧板4与第二侧板6分别到该头圈5之间的距离。其中,该第二凹槽组15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如2个或4个等,具体凹槽尺寸及凹槽间隙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精度自行调节。
[0028]该底座7用于放置该头部固定件,底座7内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可以如现有技术中较常见的压力机高度调节机构或高度调节板等,在此不再赘述。
[0029]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可以在与颈托2相邻的该底座7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按钮8和与该高度调节按钮8相匹配使用的高度调节按钮凹槽9,该高度调节按钮8与底座7内部的高度调节机构相连接,配合该高度调节按钮凹槽9实现对该底座7高度的控制。
[0030]下面以高度调节板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时,需要医务人员同时对位于该底座7两个侧面上的高度调节按钮8进行统一操作,改变该高度调节按钮8在各自对应的高度调节按钮凹槽9中的位置,进而改变该底座7的高度。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肩背垫、颈托和头部支撑装置,可以充分考虑对患者颈椎前路的展开,并根据患者的体型及术前影像情况灵活调整颈椎后伸角度,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垫高患者的肩背部,能够很好地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因应力集中造成的不适。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肩背垫(I)、颈托(2)和头部支撑装置(3),其中, 所述颈托(2)的高度高于所述肩背垫(I)和所述头部支撑装置(3); 所述头部支撑装置(3)包括头部固定件和高度可调节的底座(7),所述头部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7)上的头圈(5)、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分别设置在所述头圈(5)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4)、头圈(5)与所述第二侧板(6)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颈托(2)的长边,且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到所述头圈(5)的距离均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颈托(2)相邻的所述底座(7)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高度调节按钮(8)和高度调节按钮凹槽(9),所述高度调节按钮(8)和所述高度调节按钮凹槽(9)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7)上的固定面(10),所述头圈(5)、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均设置在所述固定面(10)上,且所述固定面(10)与所述颈托(2)之间的距离可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面(10)上的头部挡板(11),所述头部挡板(11)平行于所述颈托(2)的长边,所述头部挡板(11)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活动连接呈“Π”型结构,所述头圈(5)设置于所述“Π”型结构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挡板(II)顶部的中间设置有位置调节按钮(13 ),所述头部挡板(I I)的中间设置有贯通所述头部挡板(11)和固定面(10)、且与所述位置调节按钮(13)相匹配的插孔(14),所述底座(7)上也设置有与所述位置调节按钮(13)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颈椎前路手术展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挡板(II)顶部的两端还对称设置有侧板调节按钮(12)以及与所述侧板调节按钮(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组(15),所述侧板调节按钮(1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分别到所述头圈(5)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5548918SQ201620213863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王洪伟, 杨笑, 刘璐, 于海龙, 刘军, 项良碧
【申请人】王洪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