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7828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包括具有弹性的宫型环及形状、大小与宫型环相配合的薄膜,宫型环的形状和大小与宫腔内壁边缘相适应,薄膜覆盖在宫型环上,薄膜的边缘与宫型环的边缘固定连接,宫型环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薄膜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由宫型环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每个凹槽结构都对应一个通孔并与所对应的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有效防治宫腔粘连,而且还有益于宫腔内分泌物的排出,还能够防治宫颈管内口和宫颈管内口附近的宫腔下段的粘连现象,而且方便于医务人员从宫腔内取出。
【专利说明】
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非意愿妊娠而选择人工流产及各种宫腔操作逐年增多,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宫腔粘连是由于刮宫、感染所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和瘢痕形成,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容易发生于妊娠相关疾病的宫腔手术操作,如人工流产、宫腔内手术等,在这类患者中发病率为30?40%。近年来随着宫腔镜的发展,宫腔镜下分离宫腔粘连已经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规术式。但是宫腔镜术后易发生宫腔再次粘连的现象。宫腔粘连可造成患者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生殖健康,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预防宫腔粘连是十分必要的。
[0003]通常的预防宫腔粘连方法有在进行宫腔镜分离手术后,在宫腔内放置球囊导尿管或节育器,术后口服激素类药物,放置凝胶颗粒等。其中放置球囊导尿存在屏障不充分,球囊的形状与宫腔的形状不完全吻合,容易在宫腔边缘发生再次粘连,而且由于球囊中的气体或液体在球囊长时间放置在宫腔内后容易泄露,所以球囊导尿管容易从宫腔内脱落。在宫腔内放置节育器,对防治宫腔再次粘连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是因为节育器并不能布满整个宫腔,宫腔的前、后壁在放置节育器后依然会相互接触,所以宫腔再次粘连的发生率较高。环凝胶颗粒放置多采用宫腔注入,由于宫腔的特殊形状、位置及重力作用,大部分的凝胶都会随阴道排出,从而降低了药物的效果。雌激素类药物尽管可促使子宫内膜再生与修复,但对于重度粘连患者宫腔创面大面积瘢痕化,极少的残留子宫内膜很难再生修复,另夕卜,大量的雌激素类药物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如对肝脏的损害、引起乳腺癌变、增加体液储留、改变凝血功能等。同时大量外源激素进入机体会由于负反馈抑制人体内源激素产生,使人由生理性状态变成病理状态。
[0004]针对上述防治宫腔粘连的传统方法的不足,医疗人员现将用生物膜包裹节育器放置在宫腔内,其生物膜往往采用羊膜制成,由于羊膜的特殊性,所以包裹操作总是很难完成,容易造成污染。在经历过宫腔镜手术后,宫腔内往往存在分泌物,即使将羊膜包裹节育器完成后放置入宫腔内,上述结构也无法帮助分泌物排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分泌物排出宫腔。另外,在临床上会发现宫颈管内口和宫颈管内口附近的宫腔下段的粘连现象。上述部位如果粘连会引起宫颈完全封闭,将导致经血排出受阻,从而使患者闭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不但能够有效的防治宫腔粘连,还有利于宫腔内分泌物排出宫腔。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包括具有弹性的宫型环及形状、大小与宫型环相配合的薄膜,所述宫型环的形状和大小与宫腔内壁边缘相适应,所述薄膜覆盖在宫型环上,所述薄膜的边缘与宫型环的边缘固定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宫型环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薄膜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由宫型环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所述每个凹槽结构都对应一个通孔并与所对应的通孔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结构沿宫型环的宽度等距间隔布满至整个薄膜,所述相邻两个凹槽结构之间为与凹槽结构相对的凸槽结构。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凸槽结构由宫型环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所述每个凸槽结构都对应一个通孔并与对应的通孔连通。
[0009]再进一步地,所述宫型环的下部中央具有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宫颈管相对并连通。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宫型环的下部中央连接有导流条。
[00?1 ]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条为一根,长度为0.5?4cm。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包括具有弹性的宫型环和薄膜。薄膜覆盖在宫型环上,薄膜的边缘与宫型环固定连接,薄膜的形状和大小与宫型环相配合,而宫型环的形状和大小与宫腔内壁边缘相适应。由此本实用新型在放置于宫腔后是布满整个宫腔,不但使宫腔中部的前后内壁分离,也能在宫腔边缘处有效防治粘连。薄膜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不但在宫腔内形成了供分泌物流动的通道,而且增加了宫腔前后内壁的间距,使防治粘连效果更好;凹槽结构由宫型环的上部延伸至下部,这样的结构方便宫腔内分泌物更好的排出;在宫型环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凹槽结构都对应一个通孔并与所对应的通孔连通,由此,宫腔内分泌物在顺着凹槽结构向下流动时,通过宫型环下部的通孔流到宫腔下部,再由宫颈管内口排出宫腔。
[0013]凹槽结构沿宫型环的宽度等距间隔布满至整个薄膜,所述相邻两个凹槽结构之间为与凹槽结构相对的凸槽结构,每个凸槽结构也对应一个通孔,并且与对应的通孔连通。这样的结构不但进一步促进了宫腔内分泌物的流动,还进一步的增加了宫腔前后内壁的间隔,增强了防治宫腔粘连的效果。
[0014]在宫型环的下部中央开设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与宫颈相对并连通。开口结构的作用是使宫腔内分泌物流至宫颈的通道更加顺畅,使分泌物更快的流出宫腔。
[0015]在宫型环的下部中央连接有导流条,导流条的材质实用柔软的生物膜制成,设置在宫颈内口内。导流条的作用不但起到了防治宫颈管内口和宫颈管内口附近的宫腔下段的粘连现象,还起到了对宫腔内分泌物的导流作用,使分泌物更顺利的流出宫颈管内口,而且导流条起到了引导作用,方便医务人员将本实用新型取出。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有效防治宫腔粘连,而且还有益于宫腔内分泌物的排出,还能够防治宫颈管内口和宫颈管内口附近的宫腔下段的粘连现象,而且方便于医务人员从宫腔内取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中:宫型环I(其中:通孔1.1、开口结构1.2)、薄膜2(凹槽结构2.1、凸槽结构2.2)、导流条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做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由宫型环I和薄膜2组成。宫型环I的形状和大小与宫腔内壁边缘相适应,薄膜2的形状和大小与宫型环I相配合。薄膜2由具有弹性的硬质生物膜制成,其边缘与宫型环I的边缘固定连接。由此,可使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在宫腔内后可以布满整个宫腔,使宫腔前后内部间隔开,有效防治宫腔粘连。
[0021]在薄膜2上等距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2.1,每个凹槽结构2.1为竖直的,沿宫型环I的宽度布满在整个薄膜2上。在相邻的两个凹槽结构2.1之间为凸槽结构2.2,凸槽结构2.2与凹槽结构2.1相对,由此,使薄膜2呈波浪型。每个凹槽结构2.1和每个凸槽结构2.2都是由宫型环I的上部延伸至下部。在宫型环I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1.1,在宫型环I的下部中央设置有开口结构1.2。每个凹槽结构2.1和每个凸槽结构2.2都对应一个通孔1.1,并且与对应的通孔1.1相连通。开口结构1.2是宫型环I在下部为非封闭的,再其它实施方案中,开口结构1.2也可以是通孔结构,开口结构1.2与宫颈管相对并连通。
[0022]在宫型环I的下部中央连接有一根长度为4cm的导流条3,导流条3为质地柔软的生物膜制成,设置在宫颈管内,不仅起到导流宫腔内分泌物的作用,还起到了防治宫颈管内口和宫颈管内口附近宫腔底部粘连的作用,而且还起到引导医务人员取出本实用新型的作用。
[0023]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包括具有弹性的宫型环(I)及形状、大小与宫型环(I)相配合的薄膜(2),所述宫型环(I)的形状和大小与宫腔内壁边缘相适应,所述薄膜(2)覆盖在宫型环(I)上,所述薄膜(2)的边缘与宫型环(I)的边缘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宫型环(I)的下部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1.1);所述薄膜(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的凹槽结构(2.1),所述凹槽结构(2.1)由宫型环(I)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所述每个凹槽结构(2.1)都对应一个通孔(1.1)并与所对应的通孔(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沿宫型环(I)的宽度等距间隔布满至整个薄膜(2),所述相邻两个凹槽结构(2.1)之间为与凹槽结构(2.1)相对的凸槽结构(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槽结构(2.2)由宫型环(I)的上部延伸至下部,所述每个凸槽结构(2.2)都对应一个通孔(1.1)并与对应的通孔(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宫型环(I)的下部中央具有开口结构(1.2),所述开口结构(1.2)与宫颈管相对并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宫型环(I)的下部中央连接有导流条(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治宫腔粘连的节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3)为一根,长度为0.5?4cm。
【文档编号】A61F6/14GK205626243SQ20162013540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发明人】刘义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