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975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相同的外支撑架(5),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内部中空,分别套有内支撑架(3),所述的两个内支撑架(3)上端分别连接操作台面A(2)和台面B(8),所述的外支撑架(5)底部连接有床沿卡槽(6),用于将本手术器械台固定于手术床床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于手术台上,能方便介入医师拿取器械,节省体力,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可能引起的器械污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的射线量,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
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背景技术】
[0002]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医务人员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支架系统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行介入手术时各种精密器械被导管护士投递于治疗车的无菌台面上以供介入医师进行使用操作,由于介入手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下进行操作,射线量极大,一般减少了巡回护士传递器械的环节以减少人员在介入室内走动,而介入医师在穿着笨重的铅衣在手术台与无菌治疗台之间来回拿取器械, 操作不便,同时在手术量大的时候容易造成介入医师体力不支,影响手术质量;手术台与无菌治疗台分离导致介入医师来回拿取器械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病人和医务人员接受了更多射线,严重影响医生和患者的身体健康;手术台与器械台的分离将增设导管护士协助,从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以及增加了介入室内人员走动的机率;从治疗车拿取器械到手术台的过程容易造成器械污染,延长手术进程。因此,需要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能减少介入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协助人员,使得介入医师能在手术台上自行拿取所需器械, 节省介入医师来回取器械的体力,减少介入室内人员活动,降低人力成本,缩短手术时间, 最大限度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的射线量,降低可能引起的器械污染风险。【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相同的外支撑架5,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内部中空,分别套有内支撑架3,所述的两个内支撑架3上端分别连接操作台面A2和台面B8,所述的外支撑架5底部连接有床沿卡槽6,用于将本手术器械台固定于手术床床沿。
[0005]所述的床沿卡槽6通过床沿螺母7调节与床沿的松紧连接。
[0006]所述的床沿卡槽6为侧倒放置的U型卡槽,可卡合于手术床边沿。
[0007]所述的内支撑架3中部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均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中部各设有一个螺母4,用于穿过外支撑架5表面与内支撑架3中的螺纹孔连接,以调节内支撑架3的高度和角度。
[0008]所述的台面A2和台面B8为相同的方形台面,所述的台面A2的两个相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A1,所述的台面B8的两个相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B9,当两个床沿卡槽6分别安装在病床两侧时,所述的台面A2与台面B8可叠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保护型工作台面,当两个床沿卡槽6安装在病床同侧时,所述的台面A2与台面B8可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较大的半开放型工作台面。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〇〇1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于手术台上,方便介入医师拿取器械,节省体力,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可能引起的器械污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的射线量。【附图说明】[0〇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其中:卜围栏a,2-台面A,3-内支撑架,4-固定螺母,5-外支撑架,6-床沿卡槽,7-床沿固定螺母,8-台面B,9-围栏B。【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相同的外支撑架5,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内部中空,分别套有内支撑架3,所述的两个内支撑架3上端分别连接操作台面A2和台面B8,所述的外支撑架5底部连接有床沿卡槽6,用于将本手术器械台固定于手术床床沿。
[0014]所述的床沿卡槽6通过床沿螺母7调节与床沿的松紧连接。
[0015]所述的床沿卡槽6为侧倒放置的U型卡槽,可卡合于手术床边沿。
[0016]所述的内支撑架3中部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均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中部各设有一个螺母4,用于穿过外支撑架5表面与内支撑架3中的螺纹孔连接,以调节内支撑架3的高度和角度。
[0017]所述的台面A2和台面B8为相同的方形台面,所述的台面A2的两个相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A1,所述的台面B8的两个相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B9,当两个床沿卡槽6分别安装在病床两侧时,所述的台面A2与台面B8可叠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保护型工作台面,当两个床沿卡槽6安装在病床同侧时,所述的台面A2与台面B8可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较大的半开放型工作台面。
[0018]使用时,当病人躺于手术台后,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床沿卡槽6分别卡于距离适中的手术床床沿两侧,并用床沿固定螺母7固定。内支撑架3在外支撑架5内上下移动或者左右旋转已调节到适合的高度和台面方向,并由固定螺母4固定牢固,即可组成台面三面有围栏的保护型的器械存放台。将无菌手术单铺于患者和整个器械存放台之上后,将手术前预处理好的器械用品放于本器械台上,手术医生便可方便快捷的拿取所需器械。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时由于导管较长,可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床沿卡槽6分别固定于手术台床沿同侧,即可组成较大台面,便于陈放较长的导管。
[0019]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主权项】
1.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包括支撑架和操作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两个 相同的外支撑架(5),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内部中空,分别套有内支撑架(3),所述的两 个内支撑架(3)上端分别连接操作台面A(2)和台面B(8),所述的外支撑架(5)底部连接有床 沿卡槽(6),用于将本手术器械台固定于手术床床沿,所述的台面A(2)和台面B(8)为相同的 方形台面,所述的台面A(2)的两个相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A(l),所述的台面B(8)的两个相 邻外沿分别设有围栏B(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沿卡槽(6)通过床 沿螺母(7)调节与床沿的松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沿卡槽(6)为侧倒 放置的U型卡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手术器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支撑架(3)中部不 同高度和不同角度均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的两个外支撑架(5)中部各设有一个螺母(4), 用于穿过外支撑架(5)表面与内支撑架(3)中的螺纹孔连接,以调节内支撑架(3)的高度和角度。
【文档编号】A61G13/10GK205649620SQ201620080015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公开号201620080015.8, CN 201620080015, CN 205649620 U, CN 205649620U, CN-U-205649620, CN201620080015, CN201620080015.8, CN205649620 U, CN205649620U
【发明人】梅斌, 谢斐, 陈美桂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