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87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们仰卧或侧卧时垫在头、颈下的枕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枕头只考虑到头部,没有考虑到颈,更没有从医学的角度考虑如何让人们在躺下之后颈部得到放松,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让颈部得到放松,有利于防治颈椎病。近年来有关技术人员对枕头作了一些改进,对颈椎病的防治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有一种方案枕头套在填充了填充物后,其横断面呈前高后低的驼峰状,两个驼峰的中心距为110~250mm,高驼峰的高度为90~200mm,低驼峰的高度为50~140mm,凹谷的高度为30~80mm,为防止填充物在枕头套内移动引起枕脖、枕头过大的变化,在枕头套内设置1~5个软性分隔带。不足之处是只可单面使用且结构复杂,制作麻烦,成本高,使用不便。另外,人在仰卧或侧卧时生理曲线是不一样的,需要的高度和曲线也不一样,因而完全定型的枕头对颈椎病的防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双面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较低和使用效果较好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枕头由枕头套及其套内的填充物组成,该枕头套中部的上下面相连接成横断面为枕前部大枕后部小的“8”字形,两端内相连通,填充物的体积为枕头套容积的80~9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枕头套枕前部横断面周长为34~38cm,枕后部横断面周长为18~22cm,所述的填充物为荞麦皮或绿豆皮或秫米壳。
本实用新型将枕头套中部的上下面相连接成横断面为枕前部大、枕后部小的“8”字形,两端内相连通,填充物的体积为枕头套容积的80~90%。填充度不宜过大或过小,若过小,不能与人生理曲线相配合,不能完成防治颈椎病的任务,若过大,枕头既高又硬,无法调整,不能同时满足平卧、侧卧时人生理曲线对枕头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填充物可在枕头套内环周流动,不论头、颈的位置和姿态怎样变动,填充物都能随着压力变化而自动跟随着变化成和头、颈生理曲线相一致。由于中部的上下面相连接成横断面形状为“8”字形,正、反两面完全相同,因而不论使用那一面,效果完全一样。使用时,枕压部位自动调节高度,枕压变化时,填充物受压移动,受压越大的位置填充物减少越多并移向邻近受压较小的位置至达到头颈自然生理曲线要求;通过两端相通处移动填充物可改变中部横断面为“8”字形部分的枕前部或枕后部的高度;枕头套填充物适当,枕头松软感强,枕压部位对头、颈不产生强制力;中部横断面为“8”字形部分的枕前部和枕后部切线部位悬空,弹性增大,而且仰卧时后脑部位舒适,侧卧时耳朵不受挤压;另外,该枕头重量轻、体积小、可折叠、方便携带;使用时,枕头不移位,枕巾不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枕头套以纯棉软布为优选,如夏季填充物为水时,枕头套可选用橡胶材料制作;如填充物为空气时,枕头套可选用塑料薄膜材料制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柔软纯棉布制作枕头套,棉布一边至对边的长度为56cm,先将布片相对一边对接,两端用类似于梯形的四边为弧形边的纯棉布封头1封闭,然后在相对梯形上底的已对接柔软纯棉布的一边向内10cm处的中部缝制一条分隔线2,该线的两端分别距布片左右两端边8cm,将上下面连接成横断面为枕前部3大、枕后部4小的“8”字形,形成两端内相连通,采用荞麦皮作为填充物5的体积为枕头套容积的约85%。
权利要求1.一种枕头,由枕头套及其套内的填充物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枕头套中部的上下面相连接成横断面为枕前部大枕后部小的“8”字形,两端内相连通,填充物的体积为枕头套容积的8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枕头套枕前部横断面周长为34~38cm,枕后部横断面周长为18~2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为荞麦皮或绿豆皮或秫米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该枕头由枕头套及其套内的填充物组成,该枕头套中部的上下面相连接成横断面为枕前部大枕后部小的“8”字形,两端内相连通,填充物的体积为枕头套容积的80~90%,枕头套枕前部横断面周长为34~38cm,枕后部横断面周长为18~22cm,所述的填充物为荞麦皮或绿豆皮或秫米壳。
文档编号A47G9/10GK2612304SQ03214848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昌金, 张燕, 张晓玲, 韩桂兰 申请人:张昌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