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67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炊具,尤其是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感温磁钢组的复位操作键的相关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基于磁性体在其温度达到或超过其居里点温度时失去磁性这一原理进行工作的电炊具,这样的电炊具如采用磁钢限温器的电饭锅、电压力锅是常见的。相关技术文献如在2001年7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初级家用电热器具与电动器具维修工》(ISBN 7-111-08914-6)一书中介绍的磁钢限温电饭锅及其磁钢限温器,所介绍的磁钢限温器有磁性体(软磁钢,硬磁钢),弹性元件,杠杆组等,具体说是软磁钢,硬磁钢,弹性元件为主组成感温磁钢组,以杠杆组的杠杆一侧作为感温磁钢组的磁吸复位的复位操作键;又如图12所示的一现有的采用磁钢限温器的电饭锅,此电饭锅有本体7,以伸出本体7的壳的立面一开孔的杠杆的一端71为复位操作键。当所述感温磁钢组的磁性体的温度低于其居里点,在炊事时,操作复位操作键即是按压杠杆的一端,杠杆围绕支点转动,克服阻力如感温磁钢组内部的弹性元件的弹力,从而使感温磁钢组至磁吸复位的状态。
上述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可以实现炊事所需温度控制、且成本低。但目前技术存在磁钢限温电炊具本体摆放不方便,控制操作部的复位操作键位于本体侧面,摆放时常被本体遮挡,不直观,监控不方便。此外,本体放在炊事台面,占用炊事操作空间,经常接插电源线不方便、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摆放方便,易于清洁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
本实用新型(参见附图),有一个本体(1),有位于本体中的内锅(12),有在本体中的位于内锅外侧的电热装置(21),有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包含有磁钢限温器,此磁钢限温器包含有位于所述内锅外侧的感温磁钢组(22)及其相连接的杠杆组(23),上述感温磁钢组有一个复位操作键(32)在本体(1)的上端面。
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有一块面板(11)。
所述面板(11)上有一通孔(10),有与所述复位操作键(32)连接的一传动杆(33),此传动杆从面板(11)的上方贯穿通孔(10)伸向面板的下方并与杠杆组(23)传动连接。
有位于面板(11)下方的有开孔(27)的底壳(14),所述传动杆(33)贯穿开孔(27);有位于底壳中的弹性件(36),弹性件(36)的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33)相连。
所述传动杆(33)在面板(11)下方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24)呈离合式接触;所述复位操作键(32)为一与传动杆(33)的上端相连的手柄。
有位于本体中的电磁铁(50),所述杠杆组(23)的杠杆与电磁铁(50)的动铁芯(54)相连或为一整体,所述复位操作键(32)有一电通断节点(51),此电通断节点与电磁铁(50)的励磁线圈(52)串联后与电磁铁(50)的驱动电源相接。
在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下方有与杠杆组(23)连接的另一复位操作键(24)。
所述本体(1)有呈本体上端面展开的围绕本体周的周边沿(18),在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下有与杠杆组(23)连接的另一复位操作键(2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感温磁钢组和杠杆组,在本体的上端面的感温磁钢组的复位操作键结构,具有复位操作、本体摆放方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上端面的面板的结构,作为本体上端的复位操作键的操作界面,使本体的上端面整洁、易于清洁。
(3)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底壳、弹性件结构,传动复位操作键的操作动作、并使复位操作键复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及其复位操作键连接的电通断节点结构,构成本体上端面的电动式的复位操作键,采用电动方式使感温磁钢组复位,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下部设的另一复位操作键的结构,增加操作的方便、使用的安全性。
(6)本实用新型的本体上端面展开的围绕本体周的周边沿的结构,可借助于炊事场所的预开口台板嵌入安放本体,这样,本体摆放方便,摆放时的复位操作、监视方便,并且使用安全,遮护本体的大部分外表面,保持外观整洁且易于清洁,减少日常清洁工作量。
下面,再用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炊具的本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炊具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炊具在炊事场所放置的情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炊具的本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电炊具的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电炊具的电磁铁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电炊具的电动复位操作的电原理图。
图10图5所示的电炊具在炊事场所放置的情景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电炊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2是已有的一种电炊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如附图1~3所示,由本体、内锅、电热装置、电驱动显示部、盖体,控制装置等构成。控制装置包含通常的磁钢限温器,此磁钢限温器有通常的感温磁钢组和杠杆组;控制装置还包含控制操作部,所述控制操作部有用于感温磁钢组的磁吸复位的复位操作键。
如附图1~3所示,位于上述本体1的上端面有一块呈矩形的玻璃材料的面板11。面板的下侧面可工艺加工如涂、印附着图案层与或着色层、可以贴附膜层、衬板等,附着层为衬板则可加强面板强度,而且附着层可为非透视层,可不限于一层。这样,不易在日常操作中磨损图案层、着色层,并且遮蔽面板下的结构部分。面板11可选用耐高温、耐温度冲击的玻璃材料制成。面板不限于玻璃材料。
面板11是本体1的构成件,在面板11上有一个大通孔。位于大通孔的部位有环形的金属制成的护环19,护环不易碰损、耐用,本体1中有上开口的金属制成的筒状的壳15,壳15的上开口部位有向外的上折沿边。在护环19的L形下沿边与壳15的上开口的上折沿边相接部位26有相应的工艺孔、并用螺丝紧固连接(图中未详示),即是护环19的内周口与壳15的上开口口部相接。
在本体的上端面有环状凹槽20,本例环状凹槽由护环19的上面成形,环状凹槽的内、外周分别有内环凸状沿和外环凸状沿,从而在内、外环凸状沿之间形成环状凹槽20,外环凸状沿外与面板11的上侧面相接。
本体1有呈上端面的面板11展开并围绕本体周的周沿边18。
本体1有大体相间隔套置在壳15外的上开口筒形状的外壳13,外壳由合成树脂制成,外壳的外周小于面板11,外壳的外周位于面板11下侧从而被面板11遮护。
上述内锅,封底,可盛待烹调物,容积可选在1~6升之间,参见图3,内锅12置于本体1中并可自由装卸,有放置环周间隙,如此方便拿取和调对位,内锅大体沉位于面板11板面下。而如所述的环状凹槽20的结构,使用中内锅发生溢出时不至漫流,较安全且易清洁,并防止上端面的水、液流入本体1中以保证安全和易清洁。位于本体中并在内锅12的下部外侧有电热装置21,电热装置可采用通常的电热盘,用于对内锅烹调加热。(图1、2中未示内锅)上述磁钢限温器的感温磁钢组22,采用通常结构,感温磁钢组22位于本体中,贯穿电热盘的中心孔触及内锅12的底表面;通常结构的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24贯穿外壳13下侧部的通孔。杠杆的一端24也即是位于面板11下的一个复位操作键24。
参见图1~3,面板11上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10,在通孔10周边有一衬圈37,衬圈37有防水和按下复位操作键32时的限位作用。在面板11下有底壳14,安装时借助于粘合在面板11下的安装配件35,用螺钉将底壳固定在安装配件35上。在外壳13下部的外表面安装一个有限位孔的限位板17。
有一金属制成,呈弯状的传动杆33,此传动杆从面板11的上方贯穿通孔10伸向面板11的下方。在传动杆33的上端有与传动杆连为一体的一半球形的手柄,即为位于本体上端面的复位操作键32。底壳中有套装固定在传动杆33上的环状的定位板34,并将定位板置于面板11与底壳内之间,定位板34可由金属制成;弹性件36为弹簧圈(也可为弹簧片),套装在传动杆33,置于底壳中一端与定位板34相接,另一端与底壳14相接;传动杆33向下穿过底壳14的开孔27,再穿过限位板17上的起限位作用的孔,传动杆在通孔10、开孔27、限位板17上的孔中可上、下活动;传动杆33下端与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24呈离合式接触。即当向下按压复位操作键32的手柄时,弹性件36被压缩,传动杆33向下运动,传动杆的下端接触并向下推动杠杆的一端24,使杠杆围绕支点转动,进而,推动杠杆另一端向上运动,相连的感温磁钢组至磁吸复位;松开所按压的复位操作键32,在弹性件36的弹力作用下,传动杆33向上回复静态位,传动杆33的下端与杠杆的一端24脱离接触。
如已有的通常技术,杠杆的转动触发相应电开关的通断,从而控制供给加热装置的电力,以此进行炊事温度控制(未图示)。此外,还有通常结构的保温器(未图示)。
上述底壳14呈容器状,在其中还容纳控制操作部如通常的功能转换开关、电驱动显示部的部件(图中省略,未图示)。如图1、2所示,在本体1的上端面的控制操作部除复位操作键32外,尚有功能转换开关31、电源开关30。
上述盖体40,参见图1,与内锅口部相配,可活动启闭,用金属材料制成盖面,盖面上有下凹形部,在下凹形部有通孔。这样,下凹形部上的通孔,可作为蒸汽出孔或安设蒸汽排出装置,在使用中内锅发生溢出时不易漫流、较安全和易清洁。
如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电炊具,具有复位操作键结构简单,方便复位操作的优点。电炊具的本体的上端面有一块面板的结构,可作为控制操作部的界面,其中包括复位操作键的界面。电炊具的本体的上端面不易粘上油污且易洁,外观面易保持长久如新、耐磨损、外观好。本体有环绕本体周的周沿边,可借助于炊事场所的预先开设有适当口的台板嵌入安放,有本体摆放方便的优点,且由于其周沿边是在本体上端面展开因而凸出台板高度较低,少占炊事场所的炊事操作空间,进一步,电炊具外表常显现出的部分减少,减低碰损的可能、本体大体嵌入安放在台板开口中,日常操作集中在本体上端面上,使用安全、方便,维修方便。
如图4所示在一炊事场所安放本实施例的电炊具的情景,在炊事场所的厨柜的台面板45开制通口,将电炊具的本体1的面板11以下的部份嵌装进该通口,面板11搁放在厨柜的台板上。在此安放状态电炊具的本体大体嵌入安放在通口中,电源线在台板下敷设,而电驱动显示部的显示界面在电炊具的本体的上端面,有电炊具的一个复位操作键32在本体1的上端面,本体的上端面有环状凹槽20,盖体40可活动启闭(图4中未示盖体)。
实施例2本例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如图5、6、7、8、9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大致参考图1~3。本实施例的特点是位于本体1上端面的复位操作键32为具有由其驱动的电通断节点51,以及相应的电磁铁。
如图5、6、7所示,在本体1的上端面有金属的面板11,在面板上的一个大通孔部位有一个环形的金属材料的护环19,护环的上面呈环状凹槽20,在面板11的通孔部位还有上倾沿57,在本体1中的壳15的上开口沿边与护环19的内周口下沿部相接,如图部位55,在壳15外套装上开口筒状的外壳13。
如图5、6、7、8、9所示,在外壳13内的下部固定有一个电磁铁50;在本体1中的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与电磁铁的动铁芯54相连(也可为一整体结构)。
位于本体1的上端面的复位操作键32,其电通断节点51(常开式)与电磁铁的励磁线圈52串联后接在驱动电源的两端。操作而转动复位操作键32,电通断节点51闭合,进而控制供给电磁铁的励磁线圈52的电流的通断及电磁铁50的动铁芯的动作,动铁芯带动杠杆转动,使感温磁钢组磁吸复位。(图中简示)在本体1的上端面下方的外壳13的下部,还增设有一个复位操作键24,该复位操作键为与杠杆组23的杠杆的外延伸杆,以增加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本实施例可获得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功效。电炊具的控制操作部在电炊具的本体的上端面。通过采用具有电通断节点的复位操作键(或称电开关,型式是很多的,如按动式,拨动式,本例是选用转动式电开关),以及相应的电磁铁,感温磁钢组的磁吸复位以电磁力驱动杠杆组的杠杆的形式进行复位;本体上端面为金属材料的面板,上端面不易粘上油污且易洁,外观面易保持长久如新、耐磨损、外观好。如图10所示,在一炊事场所的厨柜安放本实施例的电炊具的情景。
实施例3本例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如图11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大致参考图1~3,本实施例的特点是位于本体1上端面有另一个电加热器60(图中简示)。电加热器60的炊事加热界面位于本体1的上端面。
在本体1的上端面有面板11,面板可为金属材料或玻璃材料,在电炊具的本体的上端面有电炊具的控制操作部,其中有位于本体1上端面的复位操作键32。
本实施例可获得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的功效。电加热器60可为电磁炉或电热盘炉。大致参考图4或图10所示,在一炊事场所的厨柜安放本实施例的电炊具的情景。
本实用新型电炊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如可以将内锅与盖体的闭合做成旋合齿卡扣结构而成为适合于电压力锅的结构形式;内锅放置部设位于面板的通孔中的形式是多样的;外壳13不限于合成树脂制成,外壳还可以是组合结构,在壳15外周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可加保温材料;电驱动显示部的显示元的安装形式是多样的;环凹槽形的凹形形式也是多样的,可盛少量溢液、槽底也可低于板面;在面板上还可开设散热孔口。本实用新型电炊具适合于在炊事场所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磁钢限温的电炊具,有一个本体(1),有位于本体中的内锅(12),有在本体中的位于内锅外侧的电热装置(21),有控制装置,此控制装置包含有磁钢限温器,此磁钢限温器包含有位于所述内锅外侧的感温磁钢组(22)及其相连接的杠杆组(23),其特征在于上述感温磁钢组有一个复位操作键(32)在本体(1)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有一块面板(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上有一通孔(10),有写所述复位操作键(32)连接的一传动杆(33),此传动杆从面板(11)的上方贯穿通孔(10)伸向面板的下方并与杠杆组(23)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有位于面板(11)下侧的有开孔(27)的底壳(14),所述传动杆(33)贯穿开孔(27);有位于底壳中的弹性件(36),弹性件(36)的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33)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33)在面板(11)下方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24)呈离合式接触;所述复位操作键(32)为一与传动杆(33)的上端相连的手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有位于面板(11)下方的有开孔(27)的底壳(14),所述传动杆(33)贯穿开孔(27);有位于底壳中的弹性件(36),弹性件(36)的活动端与所述传动杆(33)相连;所述传动杆(33)在面板(11)下方的一端与所述杠杆组(23)的杠杆的一端(24)呈离合式接触;所述复位操作键(32)为一与传动杆(33)的上端相连的手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有位于本体中的电磁铁(50),所述杠杆组(23)的杠杆与电磁铁(50)的动铁芯(54)相连,所述复位操作键(32)有一电通断节点(51),此电通断节点与电磁铁(50)的励磁线圈(52)串联后与电磁铁(50)的驱动电源相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下方有与杠杆组(23)连接的另一复位操作键(24)。
9.如权利要求1至6项任一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有呈本体上端面展开的围绕本体周的周边沿(18),在所述本体(1)的上端面下有与杠杆组(23)连接的另一复位操作键(24)。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钢限温的电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有呈本体上端面展开的围绕本体周的周边沿(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炊具,尤其是采用磁钢限温的电炊具的感温磁钢组的复位操作键的结构。旨在解决已有技术的电炊具本体摆放不方便,控制操作部的复位操作键位于本体侧面,摆放时常被本体遮挡,不直观,监控不方便的问题。本磁钢限温的电炊具有一个本体(1),有位于本体中的内锅(12),有在本体中的位于内锅外侧的电热装置(21),本电炊具的控制装置的磁钢限温器包含有位于内锅外侧的感温磁钢组(22)及其相连接的杠杆组(23),感温磁钢组的复位操作键(32)在本体(1)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磁钢限温结构的电炊具。
文档编号A47J27/00GK2674991SQ20032011506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4日
发明者徐庆 申请人:徐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