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6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艺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涉及一种镜子,尤其涉及一种工艺镜子。
背景技术
镜子,是人们用来映照自己芳容和仪容的日常生活用品,摆放在桌面上的普通镜子,其结构组件主要有与粘贴在镜体背面的纸张或塑料托板,镜体,拼装镜体的镜框和固定在镜框两侧中心处的框架式支座,由于每一组件均需逐一加工制作,而后组装装配一起,因此,完成此种镜子的制作过程,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要耗用粘合剂,生产效率较低,此外,装配制成的镜子,其背面外观造型为一平面造型,显为单调、缺乏美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可简化制作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美观外观造型的一种工艺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艺镜,其结构组件包括有与粘贴在镜体背面的纸张或塑料托板,镜体,拼装镜体的镜框和固定在镜框两侧中心处的框架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和镜框为由注塑机一次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塑材镜框组件,镜框背面的外观造型为“弧形”状的造型,镜框的端缘设有嵌合槽,所述的镜体支座,该支座是由底座、位于底座上的支架和旋转枢轴组成,其中支架顶部设有卡口,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旋转枢轴通过两个球形状塑料螺钉紧固在支架上的卡口上,支座通过旋转枢轴连接固定在镜框背面底部。
本实用新型在优异结构的配置下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的镜框,由于将现使用的镜体背面托板和镜框注塑成型为一体化结构的镜框,省去了现有使用的粘合剂,镜体直接装配于镜框中,简化了镜子成品的制作序工序,镜子背面的外观造型呈“弧形”状的外观造型,具有独特的美观造型,这种结构的镜子摆放在桌面上,可起到装饰室内的效果。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镜体,2镜框,3嵌合槽,4旋转枢轴,5球形螺钉,6支架,7底座,8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一种工艺镜子,镜体托板和镜框通过注塑机一次成型为一体化结构塑材镜框2组件,该镜框2背面的外观造型为“弧形”状的造型,镜框2的端缘设有嵌合槽3,镜体1装配于镜框2端缘的嵌合槽3里而组装成镜子。本实用新型的镜子支座8,该支座8是由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支架6和旋转枢轴4组成,其中支架6顶部设有卡口,底部固定在底座7上,旋转枢轴4通过两个球形状塑料螺钉5紧固在支架6上的卡口上,支座8通过旋转枢轴4连接固定在镜框2背面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镜框为注塑机一次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塑材镜框,并将镜体直接嵌入固定于镜框的嵌合槽中,从而使由现有逐一加工若干个组件的制作过程简化为一个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可省去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粘合剂,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镜框材质可选用各种不同颜色的树脂原料注塑成型,因此,成型具有呈“弧形”状的外观造型镜框成品外观,呈现出各种五彩缤纷的色彩,将它装配制成的镜子可成为具有装饰性的工艺镜子,摆放在家庭和办公室的桌面上或其它任何平台上,宛如在室内摆设一个袖珍式远红外线信号接收器,起到了装饰室内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形状、材料和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艺镜子,其结构组件包括有与粘贴在镜体背面的纸张或塑料托板,镜体,拼装镜体的镜框和固定在镜框两侧中心处的框架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和镜框为由注塑机一次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塑材镜框(2)组件,镜框(2)背面的外观造型为“弧形”状的造型,镜框(2)的端缘设有嵌合槽(3),所述的镜子支座(8),该支座(8)是由底座(7),位于底座(7)上的支架(6)和旋转枢轴(4)组成,其中支架(6)顶部设有卡口,底部固定在底座(7)上,旋转枢轴(4)通过两个球形状塑料螺钉(5)紧固在支架(6)上的卡口上,支座(8)通过旋转枢轴(4)连接固定在镜框(2)背面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涉及一种镜子,尤其涉及一种工艺镜子。其结构组件包括有与粘贴在镜体背面的纸张或塑料托板,镜体,拼装镜体的镜框和固定在镜框两侧中心处的框架式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和镜框为由注塑机一次成型的一体化结构塑材镜框组件,镜框背面的外观造型为“弧形”状的造型,镜框的端缘设有嵌合槽,所述的镜子支座,该支座是由底座、位于底座上的支架和旋转枢轴组成,其中支架顶部设有卡口,底部固定在底座上,旋转枢轴通过两个球形状塑料螺钉紧固在支架上的卡口上,支座通过旋转枢轴连接固定在镜框背面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制作和组装简单,生产成本低,镜子外观造型美观,使用方便,摆放在书桌、办公桌等桌面上,可作为室内的装饰品用。
文档编号A47G1/00GK2722756SQ200420029608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承钟 申请人:李承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