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火锅用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63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火锅用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饮行业用的炊具,具体说来涉及一种吃火锅用的分体式火锅用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注重食品本身的营养搭配,口味特色,而且更加讲究吃的方式,这其中就包括盛行于全国各大城市的火锅。火锅的特点在于各种菜品放在餐桌上围绕火锅放置,顾客根据各自所需往煮沸的锅里添加菜品。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餐饮方式,火锅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传统的火锅用锅采用类似于普通家庭炒菜用的锅,规模大一些的餐饮公司有的为自己定做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种形状的火锅用锅。这些火锅用锅虽然形状小有差异,但其特点都是将其直接放置在灶具上,锅的重量完全由灶具来承担,这种结构形式的火锅用锅在使用时锅内的汤料和菜品再加上锅的自重一般在二、三十斤左右,如果完全由灶具来承担,长期下来不但容易损坏灶具,而且对锅本身也有不利影响。同时,传统的火锅用锅只具有炊具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单一,造型陈旧,千篇一律,并且档次不高,不利于火锅类餐饮行业的发展需要。
实用新型的内容针对上述现有火锅用锅存在容易损坏灶具、结构单一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保护灶具、结构灵活的分体式火锅用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火锅用锅,包括锅本体和承重支架,所述锅本体置于承重支架之上。
进一步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承重支架上部为圆环,圆环侧壁设有便于空气流动的缕空孔,圆环下部均匀分布有向外张开的起支撑作用的三个或四个支脚。所述锅本体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用于挪动锅本体的提手;锅本体底面均匀分布有三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对应圆环的内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分体式火锅用锅,使用时,先将承重支架跨放在灶具上,再将锅本体置于承重支架上。当锅本体上的三个限位凸起均落入承重支架的圆环内时,表明锅本体与承重支架的安装到位。锅本体及其内装物品的重量完全由承重支架来承担,因为承重支架是跨放在灶具上的,承重支架、锅本体及其内装物品的重量就由餐桌来承担,这样就不会对灶具造成任何损伤。
本实用新型火锅用锅还具有结构新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锅本体主视图。
图3是锅本体俯视图。
图4是承重支架主视图。
图5是承重支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从图上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火锅用锅由锅本体1和承重支架2组成,锅本体1置于承重支架2上。同时结合图4、图5可以看出,承重支架2上部为圆环,圆环下部均匀分布有向外张开的起支撑作用的四个支脚6。为了利于空气的流动以保证灶具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在圆环侧壁设有便于空气流动的缕空孔5。缕空孔5在保证空气正常流动的同时,兼具装饰功能,因此其既可以是普通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五角形等,也可以是各种动植物及人物图案。该实施例的支脚为四个,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支脚也可以设为三个,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结合图2、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锅本体1为圆形结构,其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用于挪动锅本体的提手3,在其底部均匀分布有三个限位凸起4(即三个限位凸起4沿锅底圆周成120度分布),限位凸起4对应圆环的内壁,即限位凸起4位于圆环内并紧靠圆环内壁以使锅本体1置于承重支架2上后不会发生晃动。为增强美感效果,可在锅本体侧壁上部设置各种起装饰作用的图案,如虎头、青龙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锅本体和承重支架均为圆形结构,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它们也可以为方形,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火锅用锅,包括锅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承重支架(2),所述锅本体(1)置于承重支架(2)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火锅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2)上部为圆环,圆环侧壁设有便于空气流动的缕空孔(5),圆环下部均匀分布有向外张开的起支撑作用的三个或四个支脚(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火锅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1)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用于挪动锅本体(1)的提手(3);底面均匀分布有三个限位凸起(4),限位凸起(4)对应圆环的内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火锅用锅,包括锅本体和承重支架,锅本体置于承重支架之上。所述承重支架上部为圆环,圆环侧壁设有便于空气流动的缕空孔,圆环下部均匀分布有向外张开的起支撑作用的三个或四个支脚。所述锅本体侧壁设有两个对称的用于挪动锅本体的提手;底面均匀分布有三个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对应圆环的内壁。采用本方案的分体式火锅用锅,锅本体及其内装物品的重量完全由承重支架来承担,因为承重支架是跨放在灶具上的,承重支架、锅本体及其内装物品的重量就由餐桌来承担,不会对灶具造成任何损伤;另一方面,本火锅用锅还具有结构新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产品档次。
文档编号A47J36/34GK2783897SQ20052003295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1日
发明者王人庆 申请人:王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