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3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清洁器属于家庭清洁领域,特别是一种清洁地面用的清扫装置。
现有技术传统的清洁地面主要是使用拖把,需要用水,对于家庭简单的清洁有不方便之处,使用扫把清扫地面,清洁效果不好,对于灰尘不能清洁干净,容易扬起灰尘,达不到清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无须使用水,清扫地面清洁效果好的清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是由外壳,收集腔,垃圾盖,承座轮,清扫装置组成,在外壳上有垃圾盖,收集腔在外壳内,在外壳的底部有个承座轮,承座轮安装在外壳的底部上,清扫装置是由清扫大轮和齿轮组成,在外壳的底部的通过轴安装有清扫大轮,清扫大轮可以绕轴转动,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齿轮,在清扫大轮的轮辐与齿轮上的齿啮合,齿轮转动推动清扫大轮的轮辐,使清扫大轮转动,在外壳的底部的两边通过轴安装有两个清扫大轮,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两个齿轮,两个齿轮分别推动清扫大轮转动,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在外壳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个传送带,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毛刷,在清扫大轮的轮边上设置有毛刷,在外壳上有安装把手,在地面上推动清洁器的时候,在外壳底部安装的齿轮与地面摩擦转动,推动两个清扫大轮转动,使清扫大轮轮边的毛刷产生旋转,将地面的灰尘和垃圾通过毛刷吸入到收集腔中,传动轴上的毛刷在转动中吸附地面的灰尘和垃圾,通过传送带收集到收集腔中,是地面清洁。在外壳底部的承座轮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滚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电源,清洁卫生方便,适合于家庭及公共场合使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底面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它是由外壳1,收集腔2,垃圾盖3,承座轮4,清扫装置组成,在外壳上有垃圾盖,收集腔在外壳内,在外壳的底部有个承座轮,承座轮通过轴安装在外壳的底部,可以转动,起到支撑的作用,清扫装置是由清扫大轮5和齿轮6组成,在外壳的底部的两边通过轴安装有两个清扫大轮,清扫大轮可以绕轴转动,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两个齿轮,清扫大轮的轮辐与齿轮上的齿啮合,齿轮转动推动清扫大轮的轮辐,使清扫大轮转动,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7连接,在外壳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个传送带8,在清扫大轮的轮边上设置有毛刷,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毛刷,在外壳上有安装把手,在地面上推动清洁器的时候,在外壳底部安装的齿轮与地面摩擦转动,推动两个清扫大轮转动,将地面的灰尘和垃圾通过毛刷吸入到收集腔中,传动轴上的毛刷在转动中吸附地面的灰尘和垃圾,通过传送带收集到收集腔中。
权利要求1.一种清洁器,其特征是由外壳,收集腔,垃圾盖,承座轮,清扫装置组成,在外壳上有垃圾盖,收集腔在外壳内,承座轮安装在外壳的底部上,清扫装置是由清扫大轮和齿轮组成,在外壳的底部的通过轴安装有清扫大轮,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齿轮,在清扫大轮的轮辐与齿轮上的齿啮合,在清扫大轮的轮边上设置有毛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在外壳的底部的两边通过轴安装有两个清扫大轮,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两个齿轮,两个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在外壳的底部上设置有一个传送带,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器,其特征是在外壳上有安装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清洁器属于家庭清洁领域,特别是一种清洁地面用的清扫装置,它是由外壳,收集腔,垃圾盖,承座轮,清扫装置组成,在外壳上有垃圾盖,收集腔在外壳内,在外壳的底部有个承座轮,清扫装置是由清扫大轮和齿轮组成,在外壳的底部的通过轴安装有清扫大轮,在外壳的底部安装有齿轮,在清扫大轮的轮辐与齿轮上的齿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电源,清洁卫生方便,适合于家庭及公共场合使用。
文档编号A47L11/22GK2855296SQ20052011987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日
发明者林东明 申请人:林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