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孔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52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孔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床上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含ATO (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纤维的、有良好保暖性的九孔纤维被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居床上用品使用中,人们追求的是轻、软和暖的三大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上述的功能的追求将会更高。传统的床上 用品盖被,其填充材料是棉花,其缺陷是睡久了易板结,如果不经常晒 太阳,棉被的手感就会僵硬;目前市售的一般化纤盖被,大都采用喷胶 棉或低熔点纤维粘结棉充当中间的填充材料,而纤维棉网层中总是含有 一定量的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或低熔点PE (聚乙烯)之类的粘结材 料,因此难免盖被中存在难闻的异味,甚至有皮肤过敏的现象。
故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畅销的是九孔被。它包括 面料层、九孔纤维层和内层组成。它的原理是在每根化学纤维上均匀地 打九个孔,使之富含空气,达到保温效果,打孔后的化学纤维也显得十 分松软,形状易于回复,只要经常拍打一下,就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被 子可以一直保持蓬松状。
但现有的九孔被等轻型保暖被子,仅采用了空气保暖作用,比较适 于春秋季使用,尚不能完全满足寒冷地区的保暖要求,而且如果单纯的 增加九孔纤维的数量,也将增加被子的重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透气性好又质地轻盈,同时能利用 人体自身的发射的红外线进行保暖的九孔棉被。在本实用新型的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孔被中,面 料层和内层是全棉纱线织造的布料或棉纤维与涤纶,丙纶、粘胶或睛纶、 尼龙短纤维混纺纱线织造的布料;九孔纤维层由九孔纤维组成,所述的 九孔纤维是纤维横截面有九个小孔的中空纤维,特别的是,所述的九孔
纤维内含有ATO (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功能性材料,ATO (纳米锑 掺杂的二氧化锡)材料由于其具有极好的导电特性,能够实现屏蔽95% 以上的外界的紫外线,同时能够反射40%-60%人体发出的8-15微米的红 外线。人体发出的8-15微米的红外线为一种热能不可见光,再经过含有 ATO (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功能性材料的九孔纤维反射后,再被人 体皮肤所接受,产生热能,实现保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在不增加纤维重量的同时, 利用人体所发射的8-15微米的红外线,经过九孔纤维的反射来产生热量, 进行保温;本实用新型质地轻盈,保暖性能好,能够满足大部分寒冷地 区的需求。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九孔纤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层l、九孔纤维层2和内层3组成,面料层l 和内层3是全棉纱线织造的布料或棉纤维与涤纶,丙纶、粘胶或睛纶、 尼龙短纤维混纺纱线织造的布料;九孔纤维层2由九孔纤维21组成,所 述的九孔纤维21是纤维横截面有九个小孔23的中空纤维,所述的九孔 纤维21内含有ATO (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22功能性材料。
权利要求1、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孔被,包括面料层(1)、九孔纤维层(2)和内层(3)组成,面料层(1)和内层(3)是全棉纱线织造的布料或棉纤维与涤纶,丙纶、粘胶或睛纶、尼龙短纤维混纺纱线织造的布料;九孔纤维层(2)由九孔纤维(2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九孔纤维(21)是纤维横截面有九个小孔(23)的中空纤维,所述的九孔纤维(21)内含有ATO(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功能性材料(2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 孔被,其特征在于九孔纤维(21)选择反射人体发出的8-15微米的 红外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床上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含ATO(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纤维的具有良好保暖性的九孔纤维被子。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畅销的是九孔被,但仅采用了空气保暖作用,比较适于春秋季使用,尚不能完全满足寒冷地区的保暖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反射人体自身发射红外线高效保温的九孔被中,所述的九孔纤维是纤维横截面有九个小孔的中空纤维,特别的是,所述的九孔纤维内含有ATO(纳米锑掺杂的二氧化锡)功能性材料,ATO能够实现屏蔽95%以上的外界的紫外线,反射40%-60%人体发出的8-15微米的红外线。
文档编号A47G9/00GK201160712SQ200720077198
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
发明者夏海天, 张建君 申请人:上海甲秀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