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7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压力锅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锅,特别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技术背景目前,电压力锅由于其节能、快速、方便的优点,替代现有老式压 力锅,成为家庭厨房日用家电品之一。现有市场上出售的电压力锅,在 压力控制以及压力调节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第--种类型,是在电压力锅外锅的底部设置一闪动开关,加热盘设 置可触动闪动开关通断的触杆。利用内锅工作时随内部压力的变化而上 下移动来触发或断开加热装置。当电压力锅工作时,锅内压力升高,加 热盘向下位移,当锅内压力升到一定值后,加热盘向下移动带动触杆触动闪动开关,使闪动开关断开,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当压力下降后,加 热盘向上位移,带动触杆离开闪动开关,闪动开关闭合,导通加热装置 工作。以此来达到控制压力锅内部压力的目的。如国家专利局公布的专利号为91100026.7,授权公告日为1993年6 月23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家用全密封自动电热压力烹饪器具。 由直立柱上的刚性臂和弹性臂,将带有密封圈的锅盖和锅体压紧实现密 封,给出了安全方便的全密封电烹锅弹性合开盖的合理结构。以弹性臂带动可调的闪动开关,来控制锅底与弹性臂之间的电热板的加热状态, 实现电烹锅内压力的调整和自动控制,组成了全密封电烹锅的理想模型。又如国家专利局公布的专利号为200420094674.4,授权公告曰为 2006年1月1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调压的电压力锅,包 括锅盖、外壳、外锅、底座、发热盘、置于发热盘上的内锅、弹性体和 压力开关,所述发热盘与外锅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连接,发热盘上还设 有弹性体变形可触动压力开关的推动杆,所述弹性体设有与发热盘连接 的承面,以及支撑在外锅底部上的弹性支脚,所述发热盘与外锅底部之 间设有至少一对所述的弹性体。利用电压力锅工作时的压力变化,加热 盘上下移动,带动推动杆来触发压力开关,控制压力锅的工作。该类型的电压力锅存在的问题是压力不可调节,为一固定的压力值。 当烹饪不同的食物时,只能通过设定时间的长短来实现。而不同的食物 常需要不同的压力值以实现最佳的烹调效果。如牛肉,排骨或粥的最佳 烹饪压力值就不同。如只通过调节时间长短来烹饪食物,烹饪出的食物 在口感以及保留的营养成分方面较差。第二种类型,是在电压力锅的锅盖内部,对应于内锅的上方设置温 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来感知锅内的温度变化或压力变化,并将信号 输入至电路进行检测控制。当锅内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停止工作,压力 回落时重新启动工作。该方案中,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必须与内锅的空腔直接接触, 以感知内锅中的压力或温度。这样就使安装位置十分有限,由于内锅需 要经常取出清洗,电线的连接,信号的传输也存在问题,故无法直接设置于内锅中。 一般都安装于锅盖上。当内锅煮粥或烹饪其他食物时,大 量的泡沬或细小的硬物会淹没或损坏传感器,影响传感器的感应灵敏度, 使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对于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方案,需要先采集锅内温度,在将相应的温 度转换为与该温度值对应的压力值,这种转换有经过实验得出的一个一 般意义下的转换表,见下表通过大量实验,温度与压力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附表可以看出当水的温度超过IOO'C,温度每 增加1度,压力增加5kPa。温度。c8090100101102103104105106压力kPa00051015202530、〉曰f 。「10710810911011112〗13114115压力kPa354045505560657075注环境温度为25"C, l个标准大气压,表中所指出的温度与压力的转换是在环境温度为25度,且环境压力为l个标准大气压下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或环境 大气压力由于地势的不同而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时,这个对应转换表是 不准确的。此外,对于温度传感器,由于食物的重量、密度、所含有的 成分不同,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也会影响到温度与压力的转换。 所以温度对应的压力值在不同的环境温度、环境大气压力以及食物下是 不完全相同的。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检测出现误差,精度和灵敏性大幅 度下降。进而影响压力的有效控制。 一旦压力的检测和控制失去准确性, 就会增大电压力锅使用的危险系数,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安全的。另外,采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偏高,不利于电压力锅的 推广。第三种类型,是在电压力锅内部设置电感线圈,利用内锅受压力变 化产生的位移来改变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并提取改变的电感值,进行判 断处理,以此来控制压力锅的压力。该方案大多是在外锅下方设置一电感线圈,在内锅底部或加热盘下 部设置一触杆。当电压力锅内锅压力变化时,内锅或加热盘上下移动, 带动触杆伸入或伸出电感线圈,以此来改变电感值,根据改变的电感值 进行判断处理,控制电压力锅工作。由于电感线圈自身的特性不稳定,易受到温度、电磁等外部环境的 干扰,对于锅内压力的检测容易存在误差,进一步影响压力控制的稳定 性。而电压力锅压力的检测一旦出现偏差,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干 扰,很容易出现压力锅实际工作压力已经很大,而检测到的压力由于稳 定性差等原因偏小的情况,会造成暴锅的危险,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危 险的。所以,对于该类方案来说,提高稳定性和抗温度、电磁等外部环 境因素的干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电压力锅的使用安全, 和用户的安全。除此以外,采用电感线圈的成本也较高。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 实现了压力的实时检测和控制,压力连续可调,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根 据不同食物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压力或工作时间。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放置于 所述外锅中的内锅、封闭内锅的密封装置、与所述内锅相配合用于加热 所述内锅的电加热装置、在所述电加热装置和外锅之间设置使内锅复位 的弹性元件、安全装置,以及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电路,所 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容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控制输出电路;所述 电容传感器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上分别 设有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与所述电压力锅相配合,感应电压力锅受压力变化产生的位移变化,并将该位移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信号输入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控制输出电 路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将接收到的电容量信号进行处 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所述信号控制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控制输 出电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处理信号来控制电路,以此控制所述电加热装 置的工作;所述电加热装置的功率在100W到3500W。本发明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受温度和电 磁干扰时电容值与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值同时发生、同时变化的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包括二个极板,其中一个极板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第 --极板或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相对应,所述内锅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 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所述第一极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极板相向或 背向移动,减少或增加与第二极板之间的距离,以此产生变化的电容量 信号;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设置一位移传递件,所述内锅 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所述电加热装置移动,所述电加热装置通 过所述位移传递件带动第一极板移动;所述位移传递件为一螺杆,所述电加热装置和/或第一极板上设有与 所述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第--极板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电加热装 置相螺纹连接;所述位移传递件为一顶杆,在所述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之间设有可 驱动第一极板移动的弹性体,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加热装置的 底部或第一极板,另一端贴于第一极板或电加热装置的底部,,所述第二极板安装于所述外锅底部或通过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外锅的 侧壁上;所述位移传递件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所述位移传递件带动所述杠杆装置的短臂端,长臂端带动所述第一极板;在电加热装置与外锅底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位于同一平面上,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相对应,所述电加热装置由内锅位移的变化而产生移动,并由此改变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产生的电场介质;所述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相对应,所述内锅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所述第一极板和/或第二极板运动,改变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之间的有效对应面积,以此产生变化的电容量信号; 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设置一位移导杆,所述位移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和/或第一极板相连接,所述内锅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所述电加热装置移动,所述电加热装置通过所述 位移导杆带动第一极板移动,所述第二极板安装于所述外锅底部或通过 一支架安装于所述外锅的侧壁上;所述位移导杆与所述第一极板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所述位移导杆 带动所述杠杆装置的短臂端,长臂端带动所述的第一极板。采用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1) 本发明采用电容传感器,利用内锅或加热盘受压力的变化产生 位移,采集变化的电容值,并对电容值进行判断处理,控制电压力锅的 工作。本发明采用的电容传感器实现了电容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实时变化, 并根据实时变化的电容值来设定基准比较电容值,以此来判断压力是否 超过用户所设定的压力值。用户在设定基准比较电容值时可根据实际烹 饪的食物情况,实时的调整压力值的范围以及工作时间,利用现有成熟 的CPU控制技术,可以对压力、时间等多参数信息进行检测并实现控制, 甚至做成类似电磁炉"一键通"式的控制机构,将不同食物对应的,实 现了压力值的连续可调。对于不同的食物设定不同的压力,更好的保证 了食物的口味以及营养成分。(2) 电容传感器稳定性好,电容值信号可靠,感应精度高。由此带 来电压力锅的控制更准确,精度更高。(3) 本发明的电容传感器的极板与内锅或加热盘连接,利用内锅或 加热盘受压力的变化产生的位移来形成电容变化值。将位移转换为电容 值来检测锅内的压力,无需象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内锅中。 检测可靠,利于提取信号。并且不会受到内锅中烹饪食物的干扰。(4) 本发明在电容传感器的基础上设置了补偿电容,补偿电容可以 实时感应由于温度、电磁干扰等因素产生的电容变化,通过电路处理计 算,可以补偿修正电容传感器的测量值,使通过处理计算的测量值更准 确的反映位移的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少,提高了压力控制的准确 性和稳定性。(5) 本发明在电容传感器的极板与内锅或加热盘之间设置杠杆装 置,利用杠杆的放大原理来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距离;或者将电容 传感器的极板设置多层增加极板的面积,来成倍放大电容值,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6) 电容传感器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7) 本发明的电容传感器的极板与加热盘采用螺杆连接,可以通过 调节螺杆来控制极板间的距离实现电容传感器极板间距离的微调。提高 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


图l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整体剖示图;示出弹性板驱动电容传感器 极板改变极板间距离,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为复合形式的技术方案;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个整体剖示图,分别示出两 种实现结构;示出加热装置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改变极板间距离,电容 传感器和补偿电容设于支架上,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为复合形式的技 术方案;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整体剖示图;示出加热装置驱动电容传感 器极板改变极板间距离,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单独设置的技术方案;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整体剖示图;示出加热装置通过杠杆机构 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改变极板间距离,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为复合形 式的技术方案;图6、图7分别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两个整体剖示图,分别示出两 种实现结构;示出加热装置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改变极板间面积,电容 传感器与补偿电容为复合形式的技术方案;图8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整体剖示图;示出加热装置通过杠杆机构来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改变极板间面积,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为复合形式的技术方案;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整体剖示图;示出加热装置通过上下位移来改变电容传感器两个极板间形成的电场介质的技术方案;图10为本发明电容传感器采用多组形式的结构剖示图;图ll为本发明锅盖的仰视图; 图12为图11的A-A剖示图,示出限压阀的结构; 图13为本发明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图14为图13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外锅l、内锅2、密封装置3、电加热装置4、弹性元件5、安全装置6、 控制电路板7、电容传感器8、第一极板81、第二极板82、补偿电容9、第 一极板91、第二极板92、位移传递件IO、弹性体ll、支架12、杠杆装置 13、位移导杆14、锅盖15、把手16、外壳17、压縮弹簧18如图1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l、放 置于外锅1中的内锅2、封闭内锅2的密封装置3、与内锅2相配合用于加热 内锅2的电加热装置4、在电加热装置4和外锅1之间设置使内锅2复位的弹 性元件5、安全装置6,以及控制电加热装置4工作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 包括电容传感器8 ,信号处理电路7 l和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 。电容传感器8包括第一极板81、第二极板82。第一极板81和第二极板 82上分别设有信号采集端。信号采集端与信号处理电路71的信号接收端 连接。电容传感器8与电压力锅相配合,感应电压力锅受压力变化产生的 位移变化,并将该位移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信号输入至信号处理电 路71。信号处理电路71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71将接收到的电容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 的信号输出至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根据接收到的 处理信号来控制电路,以此控制电加热装置4的工作。电加热装置4的功 率在100W到3500W。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4的功率分别为 100W, 850W或3500W。在本发明中,控制电路还包括受温度和电磁干扰时电容值与电容传 感器8的电容值同时发生、同时变化的补偿电容9。补偿电容9包括二个极 板,其中一个极板为电容传感器的第一极板81或第二极板82。本发明在电容传感器8的基础上设置了补偿电容9,补偿电容9可以实时感应由于温 度、电磁干扰等因素产生的电容变化,通过电路处理计算,可以补偿修 正电容传感器8的测量值,使通过处理计算的测量值更准确的反映位移的 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少,提高了压力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电容传感器8的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相对应。内锅2受压力变化 产生位移变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第一极板81相对于第二极板82 相向或背向移动,减少或增加与第二极板82之间的距离,以此产生变化 的电容量信号。电加热装置4与第一极板81之间设置一位移传递件10,内 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电加热装置4移动,电加热装置4通过 位移传递件10带动第一极板81移动。对于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来直接带动第一极板81相对于 第二极板82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方案来说,要在第一极板81上设置一顶杆, 顶杆穿透加热装置4直接与内锅2锅底接触,在内锅2受压力上下移动的时 候通过顶杆来带动第一极板81上下移动。这种结构在实际的生产、制造 中,实现比较困难。在实际的产品中也很少有采用这种结构的电压力锅。 故本发明仅在这里用文字描述该方案在理论上的可实施性,但由于在实 际生产中并不具有实际意义,故不另外提供附图进行说明。在本发明提供的各个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4为铸铝加热盘,也可为 电磁线圈组件,密封装置3为"人"字型密封圈,安全装置6包括如图5、 图6中所示的限压阀或等同作用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安全装置6起到的 作用是当电压力锅工作,锅内压力达到危险压力值时,通过断电、泄气等方式来卸掉锅内压力防止爆锅危险。锅盖15的外圈通过锅牙卡扣结构 与外锅1扣合,内圈通过人字型密封圈与内锅2相压合,密封内锅2。本发明专利涉及到的锅盖15与内锅2和外锅1之间的配合除了上述所 说的"旋合式"以外,也可是"翻盖式"结构。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锅2与加热盘4紧密贴 合,在加热盘4的下方安装一弹性板,该弹性板即为弹性元件5。弹性板5 的两端固定于外锅l的侧壁上。在外锅1与外壳17之间、外壳17的底部设 有电容传感器8和补偿电容9,在本方案中,电容传感器8与补偿电容9为 复合形式,电容传感器8的第二极板82与补偿电容9的第二极板92同为一 个极板。电容传感器8的第一极板81通过位移传递件10与弹性板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位移传递件10为连接杆。内锅2受压力上下移动,由与其 紧密贴合的加热盘4驱动弹性板5向下移动,弹性板5将上下的位移通过位 移传递件10传递给第一极板81,带动第一极板81相对第二极板82移动, 从而产生电容变化值,输入至控制电路板7。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位移传递件10为一螺杆,电加热装 置4和/或第一极板81上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第一极板81通过螺 杆与电加热装置4相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为实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结构图。弹性元件5为 固定于外锅1与内锅2之间的U形弹片。电容传感器8与补偿电容9为复合形 式,制成一整体件,安装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螺纹杆,与设置于外锅l 的侧壁上的支架12螺纹连接。所谓复合形式,是指电容传感器8的第二极 板82与补偿电容9的第二极板92同为一个极板,补偿电容9的第二极板92与第一极板91是固定的,相互之间不发生间距上的变化。第一极板81与 位移传递件IO (即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盘4相螺纹连接。加热盘4受内锅2的上下移动通过位移传递件10带动第一极板81相对于第 二极板82移动,以此产生电容变化值,输入至控制电路。补偿电路9用于 补偿电容传感器受温度、电磁干扰产生的电容值信号的偏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板81与位移传递件10连接,位移传递件10的 一端由于是与加热盘4螺纹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旋转位移传递 件IO (即螺杆)控制伸入螺纹孔的深度来微量的调整第一极板81与第二 极板82间的初始距离,提高检测的精度。灵活性,应变性更好。如图3所示,为实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图。将图2中相 复合的电容传感器8与补偿电容9颠倒180度。此时位移传递件10可以视为 安装相复合的电容传感器与补偿电容的壳体。而连接支架12则通过图2中 的设于极板上的螺杆来实现。此时,位于壳体内上部的两个与壳体固定 的极板分别为补偿电容9的第一极板91和电容传感器8的第一极板81,而 且,第一极板81还与补偿电容9的第二极板92为同一极板。位于壳体下部 的可活动的极板为电容传感器8的第二极板82。在加热盘4带动相复合的电容传感器8和补偿电容9的壳体上下移动 时,补偿电容9的第一极板91和第二极板92同时上下移动,则相互之间是 不移动的,而与补偿电容9的第二极板92共用一个极板的电容传感器8的 第一极板81相对与第二极板82确是移动的,改变了它们之间的间距,产 生电容变化值。在该方案中,优点主要在于螺纹微调的位置改在了外锅 支架上,可操作空间增大,对于人员的调节更方便。位移传递件10为一顶杆,在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之间设有可驱 动第一极板81移动的弹性体11,顶杆的一端连接于电加热装置4的底部或 第一极板81,另一端贴于第一极板81或电加热装置4的底部。在本发明中,电容传感器8和补偿电容9即可通过L形支架12固定于外 锅1的侧壁上,也可通过U形支架固定于外锅1的底部。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补偿电容9为单独设置 的。安装于外锅1的支架12上。弹性体11为S形弹片,弹性体ll位于第一 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之间。顶杆10的一端与电容传感器8中的第一极板81 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盘4的底部贴合。在工作时,加热盘4向下移动,带 动与其贴合的顶杆10向下移动,顶杆10进而带动第一极板81向下移动, 向下移动的第一极板81挤压S形弹片11,当加热盘4向上移动时,受挤压 的S形弹片11弹力复位,并向上顶靠第一极板81,第一极板81带动顶杆10 继续保持与加热盘4底部的贴合,从而完成上下移动。并产生电容变化值 信号,输入至控制电路板7,单独设置的补偿电容9补偿电容传感器8受温 度、电磁干扰时出现的电容值的偏差。在该方案中,补偿电容9是单独设置在电压力锅内的。当然,在本发 明给出的其他方案中,补偿电容9也可单独设置,与电容传感器8相独立。在本发明提供的第四实施中,如图5所示,电容传感器8与补偿电容9 为复合形式,并安装于外锅1侧壁的支架12上,位移传递件10与第一极板 81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13,位移传递件10的一端与加热盘4的底部连接, 另一端与杠杆装置13的短臂端铰接,杠杆装置13的长臂端与第一极板81 铰接。当加热盘4上下移动时,位移传递件10带动杠杆装置13的短壁端转动,短壁端通过杠杆带动长臂端转动,长臂端进而带动第一极板81上下 移动。利用杠杆的放大原理来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距离;成倍放大 电容值,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该方案利用了杠杆原理来成倍放大位移量。当然,如图io中所示的 结构,也可将电容传感器的极板设置为多层,多组结构,以增加极板间 的面积,同样能实现成倍放大电容值,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五实施例中,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相对应,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第一极板81和 /或第二极板82运动,改变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之间的有效对应面 积,以此产生变化的电容量信号。如图6所示,为实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个结构图。电容传感器8 与补偿电容9为复合形式,并安装于外锅1侧壁的支架12上。电容传感器8 与补偿电容9的各个极板与加热盘之间相互垂直。加热盘4与第一极板81 之间设置一位移导杆14,位移导杆14的两端分别与加热盘4和第一极板81 相连接,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加热盘4移动,加热盘4通 过位移导杆14带动第一极板81上下移动,改变第一极板81相对于第二极 板82的有限对应面接,以此产生电容变化值信号,并输入至控制电路板7。如图7所示,为另一实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图。在结构图中, 位移导杆14的一端与加热盘4底部螺纹连接,另一端贴合于电容传感器8 的第一极板81的侧壁上,第一极板81的另一侧壁上抵靠一压縮弹簧18, 压縮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于相复合的电容传感器8与补偿电容9的壳体 内。当加热盘4向下移动时,带动位移导杆14下压与其相贴合的第一极板81,带动第一极板81向下移动,压缩压縮弹簧18,当加热盘4复位向上移动时,压縮弹簧18复位,向上顶靠第一极板81,使第一极板81继续与移 位导杆14相贴合,从而完成上下移动。以此产生电容变化值信号,并输 入至控制电路板7中。在本发明给出的第六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位移导杆14与第一极板 81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13,位移导杆14的一端与加热盘4的底部连接,另 一端与杠杆装置13的短臂端铰接,杠杆装置13的长臂端与第一极板81铰 接。当加热盘4上下移动时,位移导杆14带动杠杆装置13的短壁端转动, 短壁端通过杠杆带动长臂端转动,长臂端进而带动第一极板81上下移动。 利用杠杆的放大原理来驱动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有效相对面积;成倍放 大电容值,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本发明提供的第七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加热盘4与外锅1底部 之间设置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位于同一 平面上,分别与加热盘4相对应,加热盘4由内锅2位移的变化而产生移动, 并由此改变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产生的电场介质,以此产生电容变 化值,并输入至控制电路板7。在本发明给出的各个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7,如图13、图14所示, 控制电路板7的控制电路包括信号处理电路71,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信 号处理电路71包括振荡电路711和微处理器712。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为继电器控制电路或可控硅电路。电容传感器8和补偿电容9将采集的电容值信号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 71的振荡电路711中,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至微处理器712中,该振荡信号在微处理器712中经过自适应算法调整后形成传感器的输出控制信号输出至继电器控制电路板72,继电器控制电路板72根据接收到的信 号控制加热盘工作。在电压力锅工作时,控制电路板7持续进行检测,进一步控制电压力锅的工作,构成闭环控制系统。当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12采用可控硅电路时,则根据输入的信号来调 整可控硅的导通角,由可控硅来实现调压和输出功率的调节,以控制加 热盘4的加热功率逐渐减少直至断开电路或闭合电路逐渐增加加热盘4的 加热功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1)、放置于所述外锅(1)中的内锅(2)、封闭内锅(2)的密封装置(3)、与所述内锅(2)相配合用于加热所述内锅(2)的电加热装置(4)、在所述电加热装置(4)和外锅(1)之间设置使内锅(2)复位的弹性元件(5)、安全装置(6),以及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4)工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容传感器(8),信号处理电路(71)和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所述电容传感器(8)包括第一极板(81)、第二极板(82),所述第一极板(81)和第二极板(82)上分别设有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71)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电容传感器(8)与所述电压力锅相配合,感应电压力锅受压力变化产生的位移变化,并将该位移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信号输入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71);所述信号处理电路(7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71)将接收到的电容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所述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所述信号控制输出电路(72)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处理信号来控制电路,以此控制所述电加热装置(4)的工作;所述电加热装置(4)的功率在100W到3500W。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 路还包括与电容传感器电容值受温度和电磁干扰同时变化电容值的补偿 电容(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 容(9)包括二个极板,其中一个极板为所述电容传感器的第一极板(81) 或第二极板(82)。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相对应,所述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 生位移变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所述第一极板(81)相对于所述第二极板(82)相向或背向移动,减少或增加与第二极板(82)之间的 距离,以此产生变化的电容量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4)与所述第一极板(81)之间设置一位移传递件(10),所述内 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所述电加热装置(4)移动,所述 电加热装置(4)通过所述位移传递件(10)带动第一极板(81)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 递件(10)为一螺杆,所述电加热装置(4)和/或第一极板(81)上设 有与所述螺杆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极板(81)通过所述螺杆与所 述电加热装置(4)相螺纹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 递件(10)为一顶杆,在所述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之间设 有可驱动第一极板(81)移动的弹性体(11),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4)的底部或第一极板(81),另一端贴于第一极板(81) 或电加热装置(4)的底部。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 板(82)安装于所述外锅(1)底部或通过一支架(12)安装于所述外锅(1)的侧壁上。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 递件(10)与所述第一极板(81)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13),所述位 移传递件(10)带动所述杠杆装置(13)的短臂端,长臂端带动所述第 一极板(81)。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在电 加热装置(4)与外锅(1)底部之间设置所述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 板(82),所述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位于同一平面上,分 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4)相对应,所述电加热装置(4)由内锅位移的 变化而产生移动,并由此改变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产生的 电场介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板(8i)与第二极板(82)相对应,所述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 生位移变化,并由此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所述第一极板(81)和/或第二极 板(82)运动,改变第一极板(81)与第二极板(82)之间的有效对应 面积,以此产生变化的电容量信号。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 热装置(4)与所述第一极板(81)之间设置一位移导杆(14),所述位 移导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加热装置(4)禾B/或第一极板(81) 相连接,所述内锅(2)受压力变化产生位移变化,带动所述电加热装置(4)移动,所述电加热装置(4)通过所述位移导杆(14)带动第一极 板(81)移动,所述第二极板(82)安装于所述外锅(1)底部或通过一 支架(12)安装于所述外锅(1)的侧壁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 导杆(14)与所述第一极板(81)之间设置一杠杆装置(13),所述位 移导杆(14)带动所述杠杆装置(13)的短臂端,长臂端带动所述的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锅,内锅,加热装置,弹性元件,密封装置和安全装置,以及控制压力锅工作的控制电路,此外还包括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加热盘受压力位移带动第一极板相对于第二极板移动,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以此产生电容变化值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至控制电路进行检测处理,来控制电压力锅的工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压力的实时检测和控制,压力连续可调,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食物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压力或工作时间。补偿电容很好的抵消了电容传感器受温度、电磁干扰额外产生的电容值。杠杆装置有效的将信号量进行放大,提高了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文档编号A47J27/086GK201085464SQ20072017595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
发明者朱泽春, 蒋吉猛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