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用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46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炉用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用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电压力锅,都由一个用电阻丝等制作的发热盘提供热量,
其电热转换效率在50%左右,故热效率较低。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 发热盘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给内胆,给内胆中的食物加 热,在发热盘的热量向内胆传递的过程中,会损失不少热量,这就进 一步降低了电压力锅的热效率。特别是在使用了一定时间后,其内胆 的下底面会产生变形,造成内胆的下底面与发热盘的接触变差,这样 就使得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在向内胆的传递过程中损失更大,使其热效 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的电磁炉用电压力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包括电压力锅
体,与电压力锅体配套的电压力锅盖,和放置在电压力锅体内腔中的内
胆,该内胆的底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电压力锅体的下端为敞开的结构形式.
上述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在电压力锅体的下端设计有用于固定内胆的内环.
上述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在电压力锅体的外侧设计有保温层. 上述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在保温层的下端设计有用耐温材料制的 隔热层.
由于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热源为电磁炉使内胆产生 涡流发热,其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因此,与现有的电压力
锅相比,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的热效率高;由于本实用新型 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内胆就是发热体,与现有的电压力锅相比,省 略掉热量从发热盘向内胆的传递过程,因而避免了热量传递过程中的 损失,因此更节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作进一 步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的主视图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主视图 剖视示意图 '
1、电压力锅盖,2、密封圈,3、内胆,4、电压力锅体,5、保 温填充层,6、保温层体,7、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电压力锅体(4) 的下端为敞开的结构形式.在其内腔中放置有内胆(3),该内胆(3) 上端的外环压在电压力锅体(4)的上端,这样,内胆(3)的下端面直接裸露在外面,在电压力锅体(4)的上端配套有电压力锅盖(1), 在电压力锅盖(1)上设计有减压阀和排气阀等,在内胆(3)与电压
力锅盖(1)之间设有密封圈(2),在电压力锅体(4)外侧设计有由 保温层体(6)和保温填充层(5)组成的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下端设 计有用耐温材料制作的隔热层(7)。
如图2所示,在电压力锅体(4)的下端设计有用于固定内胆(3) 的内环.在电压力锅体(4)的内腔中放置有内胆(3),这样,内胆 (3)下端面的一部份压在内环上,其余大部份直接裸露在外面,在电 压力锅体(4)的上端配套有电压力锅盖(1),在电压力锅盖(1)上 设计有减压阀和排气阀等,在内胆(3)与电压力锅盖(1)之间设有 密封圈(2),在电压力锅体(4)外侧设计有由保温层体(6)和保温 填充层(5)组成的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下端设计有用耐温材料制作 的隔热层(7)。
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在使用时,将其放置在电磁炉上, 最好是放置在能直接准确测量内胆温度的电磁炉上,例如专利号为 ZL 200620050663.5的专利技术描述的电磁炉,在该电磁炉中设置相 应的程序,其内胆(3)的下端面压在温度探头上,开启电磁炉,在 该内胆(3)上产生涡流发热,温度探头准确探测内胆的温度并控制 电磁炉按设定的程序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包括电压力锅体(4),与电压力锅体(4)配套的电压力锅盖(1),和放置在电压力锅体(4)内腔中的内胆(3),其特征是内胆(3)的底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电压力锅体(4)的下端为敞开的结构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特征是在电压力锅体(4)的下端设计有用于固定内胆(3)的内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特征是 在电压力锅体(4)的外侧设计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其特征是在保 温层的下端设计有用耐温材料制的隔热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用电压力锅,包括有电压力锅体(4),与电压力锅体(4)配套的电压力锅盖(1),和放置在电压力锅体(4)内腔中的内胆(3),内胆(3)的用铁磁性材料制成,在电压力锅体(4)的外侧设计有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下端设计有用耐温材料制的隔热层,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用电压力锅的热源为电磁炉使内胆产生涡流发热,其电热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其内胆就是发热体,与现有的电压力锅相比,省略掉热量从发热盘向内胆的传递过程,因而避免了热量传递过程的损失,因而更节能。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239012SQ200820052310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6日
发明者明 袁 申请人:明 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