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炉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26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炉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性部分的炉顶容 器或炊具,该弹性部分使炉顶容器或炊具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折叠, 使之方便储存。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申请号11/590,574,申请曰2006年10月31 曰)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炉顶容器。该专利申请描述的可折叠烤箱器皿 在使用时可以保持刚性,而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方便储存。该可折 叠烤箱器皿具有刚性顶部和刚性底部,两者由柔性中间部分隔开。所 述柔性中间部分包括厚壁区和薄壁区。向顶部施压,可以使柔性中间 部分依次向底部折叠,中间部分在每个薄壁区折叠形成多个褶皱的折 叠结构。
虽然上述申请提供了一种降低所需存储空间的烤箱器皿,但是也 需要降低用于住宅的炉顶炊具的所需空间。典型的住宅炊具包括大量 炉顶烹饪容器,例如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壶和平底锅。由于它们的刚性 结构,传统炉顶炊具在厨房中占据很多空间。所有的住宅空间都很有 限,如果炊具在不使用时占据较少空间,那将是很有益的。
因此,需要一种炉顶容器,该容器在使用时保持刚性,而在不使 用时可以折叠,以节约存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顶容器,该容器在使用时保持刚性,而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以节约存储空间。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顶容器, 包括刚性顶部部分和刚性底部部分,所述刚性顶部部分和刚性底部部 分由柔性中间部分隔开。所述柔性中间部分包括厚壁区和薄壁区。向 顶部施压,可以使柔性中间部分依次向底部折叠,中间部分在每个薄 壁区折叠形成多个褶铍的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炉顶容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通过折叠至很小尺寸,从而降低
所需的存储空间;
2)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伸展为未折叠状态时能保持其形
状;
3) 在伸展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可以支撑不稳定 食物例如液体或面糊,而不会因为爆沸而折叠,也不会因为用户的推 撞而折叠;
4) 与软的炉顶容器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移动时无 需另 一个平底锅或其他刚性物体支撑;
5)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可以用于所有高温炉上,包括电 的、燃气的、电,兹的、和明火的高温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
图;图2为图1中的可折叠炉顶容器折叠后的侧视图3为图1中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顶;現图4为图3中沿线4-4线的剖i见图5为图4中的可折叠炉顶容器折叠后的剖视图6为形成有齿形部分的壁部分的剖视图,该齿形部分形成可折 叠炉顶容器的弯曲线,以及弯曲后的弯曲壁部分;
图7为带有薄壁区的壁部分的剖视图,该薄壁区形成可折叠炉顶 容器的弯曲线,以及弯曲后的弯曲壁部分;
图8为带有弧形凹陷的壁部分的剖视图,该弧形凹陷形成可折叠 炉顶容器的弯曲线,以及弯曲后的弯曲壁部分;
图9为顶部、中部和底部的分解示意图,模拟在模具中结合的各 个部分;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
图11为图10的可折叠炉顶容器折叠后的剖视图12为#4居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
图;图13为图12中沿13-13线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中间部分的
部分剖视图14为图12的可折叠炉顶容器的左侧部分处于折叠状态的剖视 示意图。
附图标记
70可折叠炉顶容器,优选实施例72底面
74侧部
76顶部边缘
78手柄
80底部部分
82中间部分
84顶部部分
86中部外表面
88可弯曲区域
88A顶部可弯曲区域
88B底部可弯曲区域
90手柄颈部
92手柄隔热部分
94中部的内表面
96边缘突出部分
98锯齿形切口
100薄壁区域
102壁
104顶部可弯曲区域折叠处 105底部可弯曲区域折叠处 106弧形切口 108顶部结合区域110底部结合区域 112顶部下边缘 114底部上边缘
120可折叠炉顶容器,第二实施例
122底部垂直侧边
124顶部垂直侧边
130可折叠炉顶容器,第三实施例
132中部侧壁
134槽
136肋骨
D1底部部分从底面延伸起的距离 D2顶部部分的内径 D3底部部分的外径 T3中间部分的壁厚 91侧面相对底面的斜角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第一 (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可折叠炉顶容器70 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炉顶炊具或容器70包括底面72、侧部74、顶部 边缘76、和手柄78。所述侧部74包括底部部分80、中间部分82、 和顶部部分84。所述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所述中间部分82包括外表 面86,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弯曲区域88,该可弯曲区域88沿中间部 分82直线延伸,并平行于顶部边缘76和底面72。图1所示的可折叠炉顶容器70可以折叠,并占据较小空间,如图2所示。
参见图3,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底面72和侧部74优选为圆形, 炉顶容器70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和六角形,这均在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之中。优选圆形容器70是因为通常用来烹饪或加热食物传 统的炉(图上未显示)为圆形。通常,手柄78包括连接至顶部部分 84的颈部90和绝缘部分92。可折叠炉顶容器72的中间部分82的侧 部74包括内表面94,且该内表面94也包括可弯曲区域88。
参见图4的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优选实施例,底部部分80和顶 部部分84优选为刚性,而中间部分82为柔性。手柄78从刚性顶部 部分84伸出,并通过传统方法例如扣件、柳钉或焊接固定(图中未显 示)。虽然,优选实施例中,手柄78从顶部部分84延伸出,但是如果 需要,也可以连接至底部部分80。为了稳定性和操作不费力,如图4 所示,手柄78固定至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顶部部分84。此外,如果 需要,可折叠炉顶容器70可以包括多个手柄或者包括从顶部边缘76 延伸出的一体化的边缘突出部分96,以方便处理炉顶容器70。手柄 78的隔热部分92方便于当容器70很热时移动和安全操作。
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底部部分80和顶部部分84具有刚性结构。 优选地,底部部分80和顶部部分84由金属、陶瓷、或玻璃制成。此 外,与炉直接接触的底部部分80还必须由不可燃性材料构成。适合于 制造底部部分和顶部部分的金属包括铝、不锈钢、铜、和铁磁金属如 铁和铁合金,选择这些金属制造炉顶容器70的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 分80是由于其良好的热传导性能。虽然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均为铝制,但是该底 部部分80和顶部部分84也可以由不同种材料制成。例如,底部部分 80可以由铜制成,因为良好的热传导性;而顶部部分84可以由钢制 成,因为热传导性对于顶部部分84没有底部部分80那么重要,并且 铜比钢贵许多,所以优选顶部部分84由钢制成。
中间部分82优选由柔性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并具有耐热性。中 间部分82的优选材料是硅橡胶。因为炉顶容器70的中间部分82将 与食物接触,用于制造中间部分82的硅橡胶优选为食品级硅橡胶。如 图4所示,中间部分82包括顶部可弯曲区域88A和底部可弯曲区域 88B。顶部可弯曲区域88A包括在中间部分82的内表面94上的一个 或多个锯齿形切口 98,从而在容器70的侧壁74上形成一个或多个薄 壁。类似地,底部可弯曲区域88B包括在侧部74的一个或多个切口 或锯齿状切口 98,但切口 98形成在中间部分82的外表面86上。这 些切口 98和薄壁区100具体如图6所示。
参见图4和图5,由于中间部分82的材料为柔性材料,且包含 预定的可弯曲区域88A和88B,可折叠炉顶容器70可以从图4所示 的伸展状态折叠至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典型的厨房包括各种炉顶炊 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炊具容器70,该容器可以折叠,以降低所 需存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炊具容器70只需通过/人容器顶部边缘76 向下压而折叠。在柔性中间部分82的内部表面94上形成切口 98,使 得炉顶容器70可以在顶部可弯曲区域88A处向内折叠,从而使顶部 可弯曲区域88A的切口 98处于弯曲处或折叠处104内部,如图5。
10相反地,通过在中间部分82的外表面86上形成底部可弯曲区域88B 的切口 98,使炉顶容器70在底部可弯曲区域88B向外折叠。如图5 所示,底部可弯曲区域88B的切口 98处于折叠处105内部。因此, 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折叠方向可以通过选择切口 98在内表面94或 外表面86来控制。从而,通过在内表面94或外表面86上设置切口 98或类似物,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70可以依次或重复地折 叠。此外,由于侧面由柔性耐热硅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炉顶容器 70可以多次折叠和伸展,而不会影响容器的烹饪性能。
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在柔性中间部分82的壁102上形成薄 壁区域100,例如在壁102的两面上形成相对的V形切口 98(见图7: , 或者在壁102的两面上形成相对的弧形切口 106。折叠方向可以由切 口的尺寸以及侧面74与底面72所成的斜角ei来控制(如图4所示)。 优选地,斜角91为89。或更小。
参见图4, 可折叠炉顶容器70包括顶部部分84和中间部分82 的顶部结合处108,以及底部部分80和中间部分82的底部结合处 110。出于安全原因,优选底部部分80从底面72延伸出至少1英寸。 传统的炉一般加热溫度高于250°C。如果温度达到或高于250°C,硅 橡胶将老化并变脆。因此,为了防止可折叠炉顶容器70的底部结合处 110的加热老化失效,优选底部部分80从底面72延伸出至少1英寸, 以保证烹饪过程中可折叠容器70的完整性。通过如图4所示设置最《氐 距离D1,即使传统炉设置在最高温度的烹饪过程中,可折叠烹饪容器 70也可以保持完整性。参见图9,通过传统方式形成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来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容器70。图9中的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 由铝制成,也可以由其他金属、陶瓷、或玻璃制成。对于与电磁炉阜己 合使用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底部部分80由磁性金属制成。为了保证成 型过程中硅橡胶中间部分82与金属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之间 的良好结合,顶部部分84的下边缘112和底部部分80的上边缘114 涂覆有硅胶表面处理剂(图中未显示),例如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 Shin國Etsu Silicones公司的Primer-No.24T。该Primer-No.24T是有机 聚硅氧烷混合物乳液。如果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釆用金属以外 的材料,例如陶瓷或玻璃,需要根据具体材料使用其他硅胶表面处理 剂,尽管对于将硅橡爿交与很多陶瓷或玻璃材料结合时无需表面处理剂。 任何表面处理剂都必须为无毒并为食品级材料。模具内表面可以包括 齿形或半圆形突起。这些突起的目的在于在可折叠容器形成薄壁区域。 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随后放置在精密模具腔内(图中未显示), 之后闭合模具。闭合使得各零件包括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牢固 地保持在模具内,金属部分80和84侧边74没有硅橡胶渗漏的空间。 如图9所示,模具形成截锥形中间部分82。液体或胶状的硅橡胶被注 入精密模具,并填充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之间的模腔。在充满 硅橡胶后,对精确模具施加压力并加热,以固化硅橡胶,从而将顶部 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与硅橡胶中间部分82结合。精密模具(图中 未显示)的内表面使在所需位置形成可弯曲区域88、切口 98、和薄壁 区域100。固化过程优选包括在压力120~180千克力/平方厘米下固化时间4至13分钟,并且固化温度为140~200°C。固化过程的参数根 据以下因素而变化容器的尺寸、进入模具的未固化硅橡胶的等级、 容器厚度、未固化硅橡胶内的添加剂类型和量、以及各种其他因素。 在固化结束后,已结合的底部部分80、中间部分82、顶部部分84从 模具中移出,手柄(图中未显示)通过传统固定方式固定至顶部部分
84,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70。如果顶部部分84和底 部部分80由玻璃制成,玻璃优选为耐高温的淬火玻璃或硼硅酸盐玻 璃。
硅橡胶可以制成各种硬度等级,这通过控制在硅橡胶?l入模具前 加入的装填料的量来实现。作为选择,各种硅橡胶可以由制造商制备 并加入装填料来达到预定硬度,且这些可以从商业途径获得。优选地, 中间部分82具有邵氏A硬度(ShoreA) 30~75,以保证中间部分82 的柔性,并在展开时保持形状和完整性,在预定可弯曲区域88处折叠。 相对于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中间部分82的厚度没有限制,因 为具有较高邵氏A硬度和较小壁厚的中间部分82与具有较低邵氏A 硬度和较大壁厚的中间部分82可以等同地维持其整体性。本实用新型 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可以用于传统的炉,包括直接火力的、电的、燃气、 或电磁炉。若用于电磁炉,底部部分80须由铁磁材料制成,使容器吸 收电磁加热元件释放的》兹能。
如图2所示,可折叠炉顶容器或炊具70通常处于折叠状态。在折 叠状态下,炊具70占据很小的空间,因此允许用户存放更多的炊具, 使用时,厨师只需拉起手柄78或顶部边缘76,炉顶容器70伸展为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硅橡胶中间部分82具有柔韧性,并且十分 有弹性,所以炉顶容器70可以重复多次折叠和展开,而不会在可弯曲 区域88处失效。
参见图10,为4艮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炉顶容器120的第二实施 例处于展开状态。该炉顶容器120包括刚性顶部部分84、刚性底部部 分80、和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柔性中间部分82。第一实施例中侧面从 底面至顶面向外倾斜,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炉 顶容器120包括底部部分80上的垂直侧面122、和顶部部分84上的 垂直侧面124。底部部分80的侧面122与容器底面72的角度91为 9CTC。柔性中间部分82向外倾斜,并包括可弯曲区域88A和88B, 该可弯曲区域设有切口 98和薄壁区100,从而容器120可以沿可弯曲 区域88A和88B折叠。优选地,在第二实施例中,顶部部分84的内 径D2等于或大于底部部分80的外径D3与中间部分82壁厚T1之和, 使得顶部部分84可以向底部部分80折叠并有足够间隙供中间部分82 安装在顶部部分84和底部部分80之间,形成折叠状态。可折叠炉顶 容器120第二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如图11所示。
如图12所示,为可折叠炉顶容器120第三实施例的展开状态。 如图12和图13所示,柔性中间部分82的侧壁132包括薄壁区或槽 134和厚壁区或肋骨136。肋骨136和槽134的设置,如图12所卞, 增加了柔性中间部分82的垂直强度,并允许中间部分82由更软的硅 橡胶制得。图14为图12所示的可折叠炉顶容器130的左侧部分的折 叠状态图。
权利要求1. 一种可折叠炉顶容器,包括刚性底部部分;其特征是从所述刚性底部部分延伸出的柔性中间部分;从所述中间部分延伸出的刚性顶部部分;所述中间部分设有至少一个薄壁区;所述可折叠炉顶容器可在所述可弯曲区域折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 分包括带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侧壁;所述薄壁区包括在所述内表面上 和所述外表面上的切口;所述内表面上和所述外表面上的所述切口彼 此对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 分包括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侧壁;所述薄壁区包括在至少所述内表 面和所述外表面之一上的锯齿状缺口;所述锯齿状缺口为V形或弧形; 炉顶容器的所述中间部分具有邵氏A硬度30~7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部 分、所述中间部分、和所述底部部分在高温和压力下,在i^莫具中结合 在一起;所述压力为120~180千克力/平方厘米;所述高温为 140~200°C。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部 分由不燃材料构成,且所述顶部部分和所述底部部分为金属、陶瓷、 或玻璃;顶部部分和所述底部部分由金属构成,所述金属为铝、钢、 铜、或铁磁金属。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部 分固定有手柄,底部部分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底部部分从所述底面 向上延伸至少1英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炉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 分由耐热弹性体构成,耐热弹性体为硅橡胶,硅橡胶为无毒的食品级 硅橡胶。
专利摘要一种可折叠炉顶容器,在使用时保持刚性,而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该可折叠炉顶容器包括刚性顶部部分和刚性底部部分,所述刚性顶部部分和刚性底部部分由柔性中间部分隔开。所述柔性中间部分包括厚壁区和薄壁区。向顶部施压,可以使柔性中间部分依次向底部折叠,中间部分在每个薄壁区折叠形成多个褶皱的折叠结构。该可折叠炉顶容器可以用于住宅的炉上,用来加热或烹饪食物。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1312720SQ20082020023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冯就中, 冯就全 申请人:冯就中;冯就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