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开口的双层织物型遮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8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建筑开口的双层织物型遮盖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用于,开口的遮盖物,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开 口的包含单层或多层相面向的绝热构造的遮盖物,绝热构造提供用于提高绝热 性能的孔状层。 相关现有技术介绍 用于,开口的孑L^t盖物完全是最近的技术改进,既提供了有吸引 力的美感,又具有绝热性能。用于建筑开口的孔状遮盖物具有很多不同的布置 形式。 一部份包括水平布置堆叠在一起的六边形的小孔,这些小孔同相對以的 小孔沿着其长度方向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可横向折叠的织物。这样的织物可 以在遮盖建筑开口的伸长位置上以及靠近顶部轨道的可收回的折叠位置上移 动。 一些这样的六边形小孔产品包括小孔层,并通常涉及复合小 L遮盖物。
其他的 L状产品包括内部一对相间隔的透明织物端片或类似物与水 平方向延伸横向间隔的柔软叶片相互连在一起的产品。通过将端片彼此相对地 竖向提升,带动叶片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因而,在叶片的打开位置上, 端片和相邻的叶片之间限定出小孔,在叶片的关闭位置上,端片移动到与处于 端片彼此之间平鼓合的方位上延伸的叶片紧靠。 —些其他的 L状产品包括罗马图,产品,其中的织物沿着水平线织
成,以便限定竖向相邻的小 L,比前述孔状产品提供不相同的美感。 1繊孔状织物的鄉,它能随同不同翻的操作系统而在伸长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移动。 一种系统包括一个设置在顶部轨道中的、孔状织物能在其 上缠绕或展开的滚筒。另一个系统允许织物随同系在提升线筒上的底部轨道一 起提升或下降,通过提升提升线筒和底部轨道,?L状织物收缩,灵巧的在顶部 轨道邻侧堆叠。 所熟知的孑L状产品具有不同的外观,如上文所提到的,还具有优良的
绝热性能,能耗成本使其需要进一步提升这种孔状产品的绝热性能,而不会降 低其美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开口的具有增强的绝热性能的改进的可 收回遮盖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遮盖物禾,顶部轨道支撑织物,该织物包括单层或相互贴合 在一起的复合的孔状绝热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孔状绝热的复合层以 提高遮盖物的绝热性能。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织物的一个构造利用一对柔软的 竖向间隔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材料片,水平方向延伸的柔软叶片,当遮盖物伸长 时,当端片统一处于间隔的平行关系时柔软叶片保持打开,然而当端片沿相对 的竖向方向移动时,允许叶片折叠,以使端片互相紧靠。类似于本发明所用的 孔状织物在现有技术中是所熟知的,叶片宽度通常为一英寸或更宽,以便在端 片之间限定一个相应的的最大空间。当材料端片移动到相互之间紧邻的位置上 时,叶片通常重叠在相邻的另一叶片上。在本发明中,叶片自身非常窄,允许 端片之间的最大空间比已经发现的增强绝热性的一英寸更小。
第一实施例中的织物的第二构造包括多个彼此竖向靠近的水平延伸
的织物下垂,固定在织物的第一构造中使用的任一个端片的外表面上。下垂织 物提供了罗马图案形式的外观,另外,在材料的每一个下垂的内侧增加了另外
一小 L层,因此,在组合的织物中限定出两个小 L层或空气囊,提高了遮盖物
的绝热性能。 下垂的罗马形式的织物设置成面对固定遮盖物的房间的内侧面,使
得该遮盖物的第一构造在,结构的内侧并不可见。然而第一构造,面朝建筑 结构的外侧面,以便在^m结构的夕卜侧面确定一个相对平坦的一致的夕卜观。 第一个实施例的双层构造的孔状织物通过绕着设置于顶部轨道上的 并且织物悬挂于其上的滚筒旋转而在展开和收回位置之间移动,或者通过使用多个连接到底部轨道上的提升线筒和牵拉线筒使底部轨道升降带动遮盖物分别 地在收回和伸长位置移动而使织物收回。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构造设置为双层构造,并没有采用第二构造。还可以发现,第一构造可以单独使用,如果柔软叶片具有合 适的尺寸仍可以提高绝热性能。
其他方面,本发明的特点和细节通过以下相关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 述,并结合附图和附加的权利要求能完全理解。


附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遮盖物的第一实施例在完全伸长位置上的透视 图。
附图2为附图1所彌盖物的左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沿线3_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3所示遮盖物的左视图。
附图5为附图3中沿线5_5的进一步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附图1所^I盖物顶端的局部放大图,遮盖物处于完全伸长位置,第一 L状构造伸长。
附图7为类似于附图6的剖视图,遮盖物部分的收回到顶部轨道中的 滚筒中,示出了第一构造的折叠状态。
附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遮盖物的第二实施例的顶端的竖向剖视图,遮 盖物处于完全伸长位置。
附图9为附图8中沿线9—9的水平局部放大图。
附图10为织物部分收回时的附图8所示实施例遮盖物的侧视图。
附图11为第三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附图12为附图1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13为第四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附图14为附图13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15为附图11所示实施例的处于伸长位置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附图16为类似于附图15的处于部分收回位置的侧视图。
附图17为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侦舰图,例如和类似的,在附图4中,除了增加有提高绝热性能的金属涂层。
附图18为附图17中沿虚线圆形区域的竖向放大剖视图。
附图19为描述本发明各实施例的不同绝热性能的表格,其中,遮盖物是由同一鄉的材料制成。
附图20为本发明所示遮盖物的进一步实施例的透视图。
附图21为附图20所/,盖物的侧视图。
附图22为附图21所^it盖物处于部分折叠位置的侧视图。
附图23为如附图20所示的发明实施例所用的结构构造的透视图。
附图24为附图23所示构造的侧视图。
附图25为展现附图23所示结构构造与其他的构造和附图20所g 盖物使用的一材料端片组装的示意图。
附图26为类似于附图25的放大视图,示出了其他的结构构造。
附图27示出了两个连接到附图26中的材料端片的结构构造。
附图28为附图20中处于伸长位置上的遮盖物的一个绝热构造的竖向
附图29为附图28所^t盖物的透视图。
附图30为附图28所示织物处于折叠位置的的侧视图,其中有用于将遮盖物的第二绝热构造连接到第一绝热构造上的所加入的粘合剂线。
附图31为类似于附图30的将第二绝热构造固定到第一绝热构造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遮盖物的第一实施例12如附图l一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 遮盖物包括顶部轨道14,具有一个水平固定和可旋转的滚筒16,遮盖物的织物 18能缠绕其上和从其上散开。滚筒的旋转由一传统的拉绳控制系统20完成,因 此,当向下拉动拉绳22时,滚筒在第一方向旋转缠绕织物到滚筒上或达到收回 位置。控制系统包括制动器(未示出),通M"拉绳的操作而发挥作用,使织物 能停留在完全收回位置和完全伸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通过释放制动器,织 物在固定于其底部边缘上的较重的底部轨道24所产生的重力作用下从滚筒上展 开。在美国专利No.6,129,131中育镜到一个合适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与本申 请具有共同的所有人,因此将其引入作为参考。
织物18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 26和第二 28孑L状绝热构造,第一孔状构造有为柔软材料的一后端片30和一前端片32,该材料可以由例如透明材料制 作。材料的两端片通过多个水平延伸并竖向间隔开的叶片34连接在一起。叶片 由非常柔软的材料制作,有一以面对面的方式与前端片32的内侧面38的顶端 36固定和一以面对面的方式固定在后端片30的内侧面42上的其位置要低于连 接到前端片上的叶片的高度的底端40。叶片和端片之间的连接以任意适合的方 式实现,例如所描述的双面胶带44、热敏粘合剂线、超声波焊接,或类似物。 因此,可以看出每一个叶片包括水平顶端36、水平的中段46和底端40,叶片 的每一部分之间由活页48固定。如附图6和7所示实施例可以看出,当材料的 端片30和32在相反方向上竖直移动时,叶片表现为如附图6所示的中段基本 处于水平位置的完全打开状态,以及如附图7所示的,当材料的端片相面对的 相互誕处于折叠位置时,贝IJ中段处于竖直位置的闭合状态。
例如在附图5中最容易看出,织物18的第二绝热构造28包括细长的 柔软材料50,其固定在第一构造26的材料的前端片32的外侧面54的靠近顶部 边缘52处。柔软材料50以任意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前端片上,如所描述的双面 粘合剂条带56。材料沿着第一连接水平线58 (对准连接到前端片32的水平顶 端36的连接处)固定,以便在再一次沿着与前端片32的顶端36的下一个较低 的位置的第二水平连接线62连接到前端片上而向上和向内延伸之前向下延伸形 成下垂60。水平连接线从功能上不需要对准前端片32的顶端36的连接处,除 了出于美观的需要。位于连接线之间的材料50的长度比两连接线之间的长度要 大,以便材料下垂形成一个向下的悬挂的过长折叠64,如附图6最容易看出端 部隐藏在连接线62的低端。通过沿着一系列所述的连接线,固定第二绝热构造 28的材料50到第一构造26的前端片32上,多个水平设置的织物的下垂60, 在竖向上相互靠近,构成了例如附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因此,可以看出在 织物的第二绝热构造的环圈内部构成多个小孔66,另外的多个小孔68形fi^E织 物的第一绝热构造中相邻的叶片34和材料的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之间。
织物18从顶部轨道14的滚筒16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悬挂出来,除 了附图6所示的方式,滚筒有一对朝外的开口凹槽70和72,它们相间隔90度, 当织物完全伸长或用尽时,凹槽70在滚筒的底部,另一个凹槽72沿着滚筒的 后侧边。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后端片30的顶边74有一个褶边,插入到滚 筒的后侦(助凹槽72中,并由锚固条76固定在后侧边凹槽中,锚固条有比颈部或窄槽78更大的尺寸,形鹏滚筒的夕卜表面的凹槽的开口獻口处。类似的, 构成第二绝热构造28的材料50的端片的顶边52,固定在滚筒的最低的或底部 的凹槽70中,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的前端片32的顶边80最容易从例如附图6 中看出,固定在材料50的底部凹槽70中。
当向下拉动拉绳22带动遮盖物从如附图1和2所示的完全伸长位置 向完全收回位置(未示出)缩回时,滚筒16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旋转的第 一个180度会带动滚筒底部上的凹槽70向滚節员部(附图7所示位置)移动, 滚筒后侧iiJ:的凹槽72移动到滚筒的前侧边,因此,织物18的第一绝热构造 26从滚筒的前侧边向下悬垂,在织物的折叠位置,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的材料 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相互更加,,叶片34在它们之间处于平直位置。通过 向下拉动拉绳,滚筒的更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带动滚筒继续逆时针方向旋转,因 而如附图7所示织物缠绕其上。当织物的底部轨道24移动到顶部轨道14的底 部时,遮盖物完全收回,控制系统中的制动器被激发以保持织物处于该收回位 置上。如前文所提到的,为再次伸长遮盖物,通过拉动拉绳释放制动器,从而 底部轨道的重力带动织物从滚筒上散开,带动滚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达到 所需要的延伸长度。如果所需要的伸长量小于完全伸长量,拉动拉绳激发制动 器以保留遮盖物处于部分延伸的位置。
当织物18缠绕在滚筒16上时,第二绝热构造28的材料50的端片折 叠,有一定弹性,以便当织物从滚筒上散开时下垂的小孔66会再次伸长。 〖0052] 附图8—10示出了遮盖物的第二实施例82。在该实施例中,织物18 与第一次所描述的实施例一样形成,除了织物并没有连接到滚筒上从而缠绕其 上或是从其上散开,而是采用提升拉绳84,当完全收回时将织物聚集靠近到顶 部轨道14的底部。
参照附图8,可以看出,在由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控制系统20操作的 顶部轨道14中设置滚筒86,除了织物并不需要连接至膝筒上,而是连接至lj多个 水平间隔的提升拉绳84,其劍氐一端固定至臓部轨道24上。顶端固定到滚筒 86上,M3W拉绳22向下的拉动动作,滚筒再次旋转。如所描述的,对拉绳的 拉动动作带动滚筒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缠绕提升拉绳缠绕其上以縮短其有效长 度,提升拉绳底端所连接的底部轨道。当然,由于拉绳的底端随同底部轨道一 起提升,织物18例如附图10所示得以聚集。如前文所描述的控制系统,使用控制系统中的制动器使织物保持在完全收回位置和完全伸长位置之间的任意位 置上。
参照附图8,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材料的后端片30的顶端74锚 固在顶部轨道内的后侧边凹槽88内,仍用供后端织物材料穿过的凹槽的比细长 的颈部和入口 92的尺寸要大的锚固条带90将织物材糾爵入到凹槽中。相类似 的,织物的第二绝热构造28的材料50的端片使其顶端52采用同样的方式用第 二锚固条96锚固在形成在顶部轨道内的前端凹槽94内。还有,织物的第一绝 热构造的前端片32的顶端80被切断,无需同前端片50 —起锚固在前侧凹槽94 内。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提升底部轨道24时,织物18的第一绝热构 造26不会像第一实施例一样折叠,不过仍会向上聚 ^伸长位置的顶部,最明 显如附图10所示。从附图IO还可以看出,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的材料的后端 片30和第二绝热构造的材料50的端片都ffl31像顶部轨道中的锚固条100固定 到底部轨道的凹槽98中。
参照附图9,可以看出织物的第二绝热构造28的材料50的端片沿着 水平连接线58和62固定到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材料的前端片32上,除 了在那些连接线处有一些间隙102,在第二绝热构造的材料50的端片和第一绝 热构造的材料的前端片32之间限定不固定的竖向延伸通道,使提升拉绳84当 从滚筒延伸至底部轨道24时滑动地穿过该通道。
参照附图9, 17和18,柔软的金属膜104粘贴或是以其他的方式设置 在织物18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相面向的内侧面的一面 或两面(如图所示的)上,在织物的第一构造内顶U提供了一种密封的或是轻质 的屏障以增强织物的绝热性能。金属涂层可为能够以薄片形式连接到或设置到 材料的前端片或后端片上的铝化聚酯或其他的合适金属。如果其连接能够同前 端片和后端片上的叶片的连接相对准是优选的,采用粘合剂105,如果前端片和 后端片沿着间隔的连接线是自由的时,只有这些位置上织物更容易缠绕和聚集。
用于织物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以及织物的第 二绝热构造28的材料50的端片的材料可以是任意适合的具有所需要的美观的 材料。还应当注意它的气密性,这影响至U它的绝热性能,除了附图9所示的如 果金属膜用于第一绝热构造的前端片和后端片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上,材料的气密性是不重要的。用于第一绝热构造的材料的实施例可以为透明膜、机织织物、 无纺织品、薄片金属膜或织物。用于第二绝热构造的材料的实施例也是这样的。
还可以看出,织物的第二绝热构造的材料50的端片不必是一连续的 薄片,除了多个上下边固定到材料的前端片32的外侧面54上的水平条带。
限定在相邻的叶片34和材料的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之间的织物18 的第一绝热构造26的小孔68的尺寸对于优化遮盖物的绝掛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当小孔的高度或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变动很宽时,小 L高度在3.5至4.5英寸之 间优先为约4英寸是有效的。然而小孔的宽度,也就是说,限定材料的前端片 和后端片之间的最大间隔的每一个叶片中段46的宽度,在需要的宽度范围3/8" 至3/4"是很重要的,tt^为约一英寸的3/8是最有效的。
当织物材料18与第一绝热构造26 —体形成,通常绝热值R在1至3 之间,织物与第二绝热构造28—体形成,通常绝热值在1至2之间,己经发现 根据本发明的双重舰层绝热织物18其R值为2至5之间,m于鄉开口的 大多数遮盖物有了重要的改进。还有,已发现在前端片32和后端片30之间的 金属涂层相对于没有金属涂层的提高织物的R值在1至2以上。
应当指出,为提高织物的绝热性能,另外的一些层可以复合在一起, 例如,同样的或基本类似的两层或多层复合到第一绝热构造26上,相互之间设置成邻近或是相邻的位置。可选的,第二绝热构造可以省略,尽管这会消弱织 物的绝热性能。
附图11—16示出了一些可选择的实施例,附图11—12示出了仅仅包 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构造26的遮盖物110。也就是说,附图ll一12所 示的遮盖物包括柔软材料的后端片30和前端片32,它们由例如同前两个实施例 一样的材料、两端片由多个水平延伸和竖向间隔的叶片34连接在一起而制成。 如所述第一实施例,叶片由柔软材料制作,具有与前端片的内侧面38以面对面 的方式固定的顶端36和与后端片的内侧面42以面对面的方式固定并在与前端 片连接的叶片的固定位置要低的底端40。因此,叶片具有一个中段46,限定前 后端片之间的最;^巨离,如前所述的对驢物的绝热性能很重要。
附图11—12的遮盖物类似于附图l一7所示的实施例可巻起,或者类 似于附图8—10所示的实施例能拉长或是向上聚集。
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112如附图13—16所示,有一紧靠的如附图11和12所示的背对的 L,盖物。在该实施例中,有一前端片114、一中央或中间端片116、 一后端片118,如附图11 — 12所示实施例,前端片和 中间端片由水平延伸和竖向间隔的叶片120分隔,中间端片和后端片同样由水 平延伸和竖向间隔的叶片120连接。如附图15最容易看出,在前端片和中间端 片之间的叶片有一固定到前端片114的内侧面上的顶端122,底端124固定到中 间端片116,叶片的中间段126在两者之间延伸。连接到中间端片和后端片的叶 片,其顶端122对准分隔前端片和中间端片的叶片的底端124,分隔中间端片和 后端片的叶片的底端124由此向下固定,因此,当如附图15所示前端片、中间 端片和后端片处于最大间隔时,两副叶片的中间段116水平布置竖向间隔开。
本发明的最后两个描述的实施例类似于附图8—10所示实施例能向上 聚集和拉长,附图13—16的实施例作为一种可巻起遮盖物(同附图11和12的 实施例一样)进行描述,当遮盖物完全伸长时,前端片114固定在滚筒杆130 的向前开口的凹槽128中,后端片118固定在滚筒杆的直径另一端的后侦U边开 口凹槽132中。中间端片116在顶部截断,因而不用连接到滚筒杆。如附图15 和16所示逆时针方向旋转滚筒杆,通过滚筒的第一个180。的旋转最初带动端片 移动到紧靠的平行关系上,继续的旋转带动两端片缠绕在滚筒上。当然,滚筒 反方向的旋转允许端片从滚筒上散开,滚筒最后180°或半周的旋转分离前端片、 中端片和后端片以便它们如附图15所^t挂在滚筒上。
参照附图19, ffl31相关的基于其制作所需材料的类型的遮盖物的R 值,介绍了描述前述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热性能的表格。如前所述,制作各实施 例所需的材料包括针织物、机织物、和金属膜的使用,禾卩为了更好的描述遮盖 物的绝热性能,而通过遮盖物的类型描述了绝热性能,而不管所用的材料是高 气密性的针织物、剤氐空气渗透率的机织物、和/或没有空气渗透率的金属膜。
可以看出,表格涉及遮盖物的第一种^M,同前面所述的简单的下垂 型织物以及本发明的首先描述的实施例18的第二相互面对的孔状绝热构造28 一样。回想一下,下垂型织物由针织物或机织物材料制作,也可以是其他的, 可以涂敷金属膜,值得注意,下垂型织物类型的由针织物材料制作的遮盖物其R 值为1 。因此,给建筑开口的玻璃平板的绝热性能例如R值为3.5增加R值1 。 也就是说,M:设置下垂型织物,作为遮盖物18的第二绝热构造28的所述类 型,贝占近玻璃平板,当下垂织物类型为针织物时,总的R值会达到4.5。如果下垂型织物材料由机织物制作,R值会在玻璃平板自身R值的基础上增加2,或 是具有总的R值为5.5。增加金属膜至附织物謝几织物或是单测OT金属膜也在 玻璃平板自身R值为3.5的基础上增加2。
附图19所示表格所涉及的第二种材$ 型是如附图11和12所示单 层孔状结构类型,该结构可从表格中看出,如果遮盖物所用的材料为针织物则 玻璃平板的R值增加1,如果材料为机织物则R值增加2。如果金属膜作为单 层同针织物或机织物使用,玻璃平板自身的R值增加3,总值为6.5。
涉及如附图13和14所示的遮盖物的双层孑L状结构,应当注意如果该 结构由针织物材料制作,会给窗子上的玻璃平板的R值增加1.5,如果材料为机 织物,R值会增加3。在该实施例中,如果金属膜用于针织物^m织物材料,假 定例如附图18所示的皿物的每一层有一层金属膜,玻璃平板的R值会增加5, 即便只有一层绝热构造而不是前述的两层。
表格所涉及的最后一种遮盖物类型为附图1和2所示的遮盖物,可以 看出,如果该遮盖物所用的材料为针织物,会给玻璃平板的R值增加1.5,因而 总R值达到5。如,盖物所用的材料为机织物,遮盖物会增加R值2.5,如果 遮盖物的每一层材料包括一层金属膜涂层,则R值增加3.5,包含玻璃平板的总 H值为7.0。
根据本发明的遮盖物的又一实施例140如附图20—31所示,遮盖物 同附图1—7所示实施例非常类似,除了遮盖物的第一 L状绝热构造的前端片32 不再是连续的材料板,而经过连接材料条带142至lj叶片144上的组装件连接构 盖物的结构构造146。从而,遮盖物的第一孔状绝热构造148具有一材料 150的后端片,例如,可以题明织物, 例如如附图23和24所示实施例的 多个竖向对齐且重叠的结构构造146具有透明特性的材料。 一旦结构构造连接 到后端片,下文即将介绍的,遮盖物的第一绝热构^l尤完成了。
遮盖物的第二绝热构造152仍为例如附图1 一7所示的实施例的织物 18的下垂织物,用于附图20—22所示类型的 物的织物,例如,遮盖物其中 的第一和第二孔状绝热构造148和152各自的相互连接,因此,产品有一个前 端构造,也就是说,有一个面朝室内的罗马型外观和支撑的或后端的绝热构造 148的第二孔状绝热构造152,这增强了遮盖物的绝热性能。
如前所述,第一孔状绝热构造148由多个,竖向相邻并重叠的连接到支撑端片150上的结构构造146形成,支撑端片是连续的材料片,iM透明的 例如是透明织物。参照附图23和24,结构构造包括一个水平的材料条带142, 可以为任意很多不同的合适材料的一种,优选具有透明特性和在水平方向延伸 的长度大于其宽度以及材料的纤维方向水平方向延伸。在纺织工业所熟知的, 织物在其纤维方向上是更坚硬的,当然,在本发明中的竖向方位的垂直方向上 相对更加柔软。如附图23和24所示,材料条带142在其表面上靠近每一纵向 设置一水平粘合剂线154,叶片144通il沿着材料条带的左上边缘的粘合剂 线154使其底面固定到材料条带上。这种连接也可以i!31超声波焊接或其他合 适的连接方式。叶片有一与材料条带142—致的长度,其宽度基本较小,例如, 四分之一的材料条带的宽度。叶片可以在其自由端158沿上表面设置粘合齐廿线 156。
参照附图25 —27 ,将描述结构构造146连接到材料150的支撑端片上, 仍然用条带142和叶片144相互连接的结构构造。首先看附图25,示出了相对 于附图24的方位逆转的结构构造,因此,在叶片自由处的粘合剂线156同第 一孔状绝热构造148的下部支撑端片相互面对。叶片的自由边158通过所述的 粘合剂156或者超声波焊接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到下部的支撑端片上。 在材料条带142的顶端的相反一侧有粘合剂线154使叶片连接其上,与支撑端 片的相互面对关系题转状态,而不会连接至IJ支撑端片上,如附图26明显所示, 它与相邻的下一个结构构造连接。换句话说,结构构^M过连接叶片的自由边 到支撑端片上而连接到支撑端片上,而在其重叠的位置上通过粘合剂粘合或是 超声波焊接或其他的方式连接到下一个相邻的材料端片。在附图27中,示出了 在右侧已经连接完成时通过按压过程将左侧的结构构造连接到支撑端片上的固 定。
接着看附图28和29,可以看出一体的结构构造146和支撑端片150 包括具有支撑端片的遮盖物的第一孔状绝热构造148和多个由其构成前端片的 材料条带142和在其中延伸连接部分的前端片到单一的支撑端片上的叶片144, 假定叶片具有通常的S型截面。叶片也雌由纤维方向在纵向上延伸的透明材 料制作,以便叶片在所述的S型横截面图的垂直方向上更加灵活。材料条带和 叶片材料由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制作,不过在,实施例中,不管它们是相同 还是不同,它们^it明的允许光线通过但不可见。
参照附图30和31 ,示出了遮盖物140的与附图l一7所示实施例中的 第二 L状构造相同的第二孔状构造152怎样连接至l腐一孔状构造148上,也就 是说,孔状构造包括一个连续的固定到或是沿着竖向间隔的水平连接线162的 材料端片160,因此形成第二 L状绝热构造的材料端片160在材料端片上形成多 个下垂166,如附图20—22所示的下垂,类似于罗马外观。在遮盖物的第一和 第二 L状构造之间的连接线可以是带粘性的、可超声波焊接的、或是通过任何 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为覆在第一孔状绝热构造的结构构造146的相互连 接的位置的上面。这在结构上不重要,不过出于美观的考虑而 。
综上,可以看出附图20—31所示的遮盖物的实施例从美观上类似于 附图l一7所示的遮盖物,但ffi31使用更大或是更小空气渗透率的材料制作材料 条带142和可能甚至是叶片144而绝热性能增加了。当更大或是更小空气渗透 率的材料通常更坚硬,这或许会在其收回时影响遮盖物的堆叠,如果材料条带 和材料叶片的纤维方向沿纵向或是遮盖物的水平方向延伸,材料的前端片在水 平方向上更加坚硬但在其垂直方向上相对更加柔软,因此,材料在其垂直方向 上类似于例如,如同附图l一7所示实施例用于前端片32的一片透明织物而非 常柔韧。因而,附图20—31的实施例会如同附图10所描述的附图1一7所示实 施例的堆叠。
尽管本发明以特定实施例作了描述,但可以理解采用实施例仅仅为了 便于公开,所作的细节或结构上的改进不会脱离本发明权禾頓求所限定的精神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遮盖物,组合地包括顶部轨道;从顶部轨道悬垂的织物,所述的织物包括两层孔状绝热构造,其中一层所述的孔状绝热构造包括一对柔软的、竖向延伸的、通过多个水平设置的柔软叶片在一定竖向间隔位置上将其连接在一起的平行的端片,叶片在所述的端片和相邻的叶片之间限定多个小孔,所述的构造的第二层包括多个竖向相邻的、水平设置的由柔软材料下垂形成的小孔,在所述第二构造中的所述的小孔在所述的材料下垂和在所述的第一构造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片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的织物从其竖向悬挂在所述顶部轨道上的伸长位置向,所述顶部轨道的邻近位置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构造的所述端片为透明 织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构造的所述端片为不透 明织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还包括在第一构造的至少一个所述端片 的表面上的金属涂层。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遮盖物,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构造的两端片上的金 属涂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第一构造的所述端片有相对 的表面且所述的金属涂层在所述的相对的表面上。
8. 根据权禾腰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构造中的每一 小孔基本为4英寸高和3/8英寸宽。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热构造的绝热 R值范围为l一3。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绝热构造的绝 热R值范围为1一2。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构造中的所 述的材料下垂由一连续的材料片形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构造中的所 述的材料下垂由单个的所述的材料条带形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构造中的所述材料沿着竖向间隔的水平连接线固定到在第一构造中的所述端片的一个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第二构造的所述材料用粘 合剂固定到第一构造的端片上。
15. —种用于建筑开口的遮盖物,组合地包括 顶部轨道;从顶部轨道悬垂的织物,所述的织物包括一对柔软的、竖向延伸的、通 过多个柔软叶片在一定竖向间隔位置上将其连接在一起的平行的端片,叶片使 第一构造固定到所述端片的一个上,使第二构造固定到所述端片的另一个上, 中间段在所述端片之间延伸,所述的中间段延伸范围为3/8到3/4英寸,其确定 所述端片之间的最大间隔。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叶片至湘邻的叶片 的竖向间隔为3.5至IJ4.5英寸。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盖物,还包括柔软的竖向延伸的材料的第三 端片,第二组多个柔软叶片在竖向间隔位置上连接所述的第三端片到所述的首 先提至啲一对端片的其中一个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组多个叶片延 伸范围为3/8到3/4英寸,确定在其范围上相互连接的两端片之间的最大间隔。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组多个叶片基 本对准所述的首先提至啲多个叶片。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叶片细长且水 平布置。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iS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组多个叶片细 长且水平布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端片的一个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水平延伸的条带制作。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带为织物材料,在遮盖物中长度沿水平方向延伸,织物条带的纤维方向在纵向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遮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由织物材料制 作,在遮盖物中长度沿水平方向延伸,织物的纤维方向在纵向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双层织物型遮盖物,在一个实施例中包括面对面的孔状绝热构造,限定具有双层小孔层的织物,该织物可收回的固定到顶部轨道上,因而或者缠绕在一滚筒上,或者聚集在顶部轨道底端的相邻处。织物的第一构造包括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材料端片,由水平延伸的柔软叶片将其连接在一起,从而限定出多个水平延伸的和竖向相邻的通常为矩形截面形状的小孔。织物的第二构造固定在织物的第一构造的一个端片上,以便形成织物的多个竖向相邻的具有罗马图案外观的下垂部分。构造的单层或复合层可以与其他的构造类型一起或不一起使用。
文档编号A47H23/00GK101574229SQ20091020400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
发明者G·A·马里诺, K·M·丹, M·J·西贝纳勒 申请人:亨特道格拉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