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66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豆浆机采用的加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热管或发热杯体加热方式,另 外一种是蒸汽式加热方式。前者的原理是发热元件直接或通过金属间接将热量传导给饮料 或待处理食品,而后者的原理是发热元件先将热量传导给液体,使得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 汽,最后高温蒸汽与饮料或待处理食品接触并将热量传导给饮料或待处理食品。另外,前者 在使用时会有加热均勻性、饮料或待处理食品容易局部过热而变质、清洁较为困难(尤其 是发热管伸入液体直接加热的类型)等诸多问题,相比之下后者由于加热原理异于前者可 以避免这些问题,因此蒸汽加热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业界的重视。现有的蒸汽式豆浆机,通常采用蒸汽管从上部插入或伸入到制浆杯的方式输入蒸汽。实例一授权公告号为CN2468409Y(公告日2002年1月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 明书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豆浆机。如图11所示,该豆浆机设有水箱11,水箱11底部设有发热 体16,水箱11上部设有气管9,该气管9通过气接头13插入杯体8中。工作时,发热体16 加热水箱11中的水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气管9进入到杯体8中加热杯体8中的豆浆。实例二 授权公告号为CN 201139046Y(公告日2008年10月29日)的中国发明 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如图12所示,该豆浆机包括主机3、豆浆杯23、 设置在豆浆杯23上的杯盖10、蒸汽发生装置(13、14构成)、以及通过一阀门20与该蒸汽 发生装置连接的储水桶1。该杯盖10中设置有导通管12和安装有延伸至杯底的管道11。 该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依次通过连接管15、杯盖10上的导通管12和管道11进入豆浆杯 23中。实例三授权公告号为CN 201398416Y(公告日2010年2月10的中国发明专利说 明书公开了一种采用蒸汽加热器的豆浆机。如图14所示,该豆浆机包括机头3、桶体11、和 设置在桶体11外的蒸汽发生器9。该蒸汽发生器9内安装进气管8,进气管8与蒸汽发生 器9外部的蒸汽加热管10连通,该蒸汽加热管10从桶体11的上部伸入桶体11中。上述的几个实例的都是将蒸汽管从杯体(即制浆杯)的上部插入到杯体来输送蒸 汽的。然而这种蒸汽输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加水操作比较麻烦为了将食物、饮品粉末等材料粉碎、搅拌或研磨成适宜饮用的饮料,在制作饮料 时,需要向制浆杯中加水。例如实例一 CN2468409Y的杯体8、实例二 CN201139046Y的豆浆 杯23、实例三CN201398416Y的桶体11,在制作饮料前需要预先加水。同时为了确保蒸汽发生装置正常工作,也需要向蒸汽加热系统中的蒸汽发生装置 或容器加水。例如实例一 CN2468409Y的水箱11 (直接加水)、实例二 CN201139046Y的储 水桶1 (间接加水)、实例三CN201398416Y的蒸汽发生器9 (直接加水),在制作饮料前需要也预先加水。另外,基于密封和承压以及蒸汽发生容器尺寸的考虑,其进水口不会设计得太 大,这使得蒸汽发生容器的加水操作会比较困难。因此蒸汽加热式豆浆机不仅需要进行两次加水操作,而且其中的蒸汽发生容器加 水操作比较困难。为了克服蒸汽发生容器加水操作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以 下两种解决方式。(1)解决方式一加大蒸汽发生容器的体积从图11、图12可以看出实例一和二采用的是这种方式。虽然加大蒸汽发生容器的 体积,可提高其储水量,减少加水的次数,但这会有很多弊端。其一,使用后没有蒸发掉的液 体仍存储很多热量,会造成能源浪费。其二,加大蒸发器容器的体积,不仅会增加产品的整 体尺寸,同时也会增加包装、运输、存储的成本和难度。(2)解决方式二 增设水箱实例三采用的则是这种方式。虽然增设水箱可以避免手动向蒸汽发生装置加水的 麻烦,但是如果豆浆机长时间没有使用而又没有及时排空水箱中的水,则容易发生水变质 和沉淀现象,所产生的沉淀物可能会导致供水管的堵塞。另外更重要的是,水箱的设置也会 加大产品的整体尺寸,同时也会造成包装、运输、存储等方面的不便。因此简化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加水操作,尤其是向蒸汽发生容器加水的操作是一 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现有技术给出的解决方案都会无可避免地加大产品的尺寸。2、管路结构比较复杂(1)蒸汽管路本身比较复杂现有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大部分采用蒸汽管从制浆杯上部插入杯体中的方式输 送蒸汽。对于采用这种蒸汽传输方式的豆浆机,不仅需要设置较长的蒸汽管路以保证蒸汽 能够顺利到达豆浆中,而且还需要设置额外的固定部件将蒸汽管固定在制浆杯的上部。因 此整个蒸汽管路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管路较长,能量损失较大。(2)存在多套管路对于采用水箱向蒸汽发生容器供水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不仅需要设置向蒸汽发 生容器加水的供水管路,还要设置向制浆杯传输蒸汽的供气管路,也就是说需要设置两套 不同的管路。如果可以将蒸汽管路和供水管路结合起来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管路结 构。因此简化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管路结构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3、蒸汽管清洗较为困难现有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蒸汽管有一段直接插入都将杯中,需要和豆浆直接接 触,无可避免地会有部分饮料及饮料残渣粘附在上面。蒸汽管的外壁面比较容易清洗,但是 其内壁面的清洗就较为困难。尤其是当豆渣在空气中风干一段时间后,清洗蒸汽管内壁面 的豆渣将变得十分困难。综上所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尤其是解决蒸汽发生容器加水难以及整体管路结 构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蒸汽加热式豆浆机的推广普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使其克服现有豆浆机的蒸汽发生装置加水难和管路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包括饮料制作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该饮料制作系统包 括制浆杯,以及用于在该制浆杯中制作饮料的饮料制作装置;该蒸汽加热系统包括蒸汽 发生容器、以及连接该制浆杯和该蒸汽发生容器的管路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制浆杯上设有 管道口,该管道口设置在制浆杯的液面下方,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输出端与该管道口连接, 输入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容器连接;此外,该豆浆机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 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将所述制浆杯中的液体传输到所述蒸汽发生容器中的供水模块,以 及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将所述蒸汽发生容器产生的蒸汽传输到所述制浆杯中的供 气模块。另外,在本发明中,饮料制作装置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可以采用机头式,即将 电机设置在机头外壳中,该机头外壳扣合在制浆杯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深入到制浆杯 中的粉碎刀具;也可以采用电机下置式,制浆杯设置在基座中的动力机构上方。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一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供水模块和供气模块 工作顺序的时序模块。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二 所述供水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一 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发生容器水位的水位检测模块;所述供水模块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蒸汽发生容器工作的蒸汽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二 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发生容器压力的压力检测模块。也就是说,在工作时首 先通过时序模块限定供水模块和供气模块的工作顺序,而且通常是供水模块先于供气模块 工作。在选定某一模块工作后,其中的管路控制模块就会根据相应的检测模块信号来控制 管路传输装置进行液体传输或蒸汽传输。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三所述管路传输装置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的 第一控制阀,以及连接该第一控制阀和所述蒸汽发生容器的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 该管道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管路控制模块均分别与该 该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连接。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四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与所述管道口密封连接的连接 管,以及设置在该连接管中并与所述管道口密封配合的活塞杆,以及用于驱动该活塞杆运 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的传动机构,以及驱动该传动机构运动的动力机构,该传动机 构的动力输入端与该动力机构配合或连接,其动力输出端与该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 阀控制模块与该动力机构连接。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五所述饮料制作装置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中的第 二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制浆杯底部的刀具固定座、以及固设在该刀具固定座上的粉碎刀 具,所述制浆杯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时,粉碎刀具与该第二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联接。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六所述制浆杯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管道包括设置在该固 定支架上的第一管道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中的第二管道,该第一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 制阀的连接管连通,其输入端与该第二管道的输出端可拆卸密封连接。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七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传动部 件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中的第二传动部件;此外,该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该第二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之八所述第二管道的输出端全部或部分突出于所述基座的表 面,且该输出端呈弯折状,其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管部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管 部;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输入端与该第二管部可拆卸密封连接; 此外,所述固定支架在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管道输入端的第二管部凹 凸配合的凹槽或沉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对蒸汽发生容器加水由于在制浆杯上设有低于液面的管道口,因此蒸汽可以直接进入制浆杯中,无需 再在制浆杯中设置插入液体中的蒸汽管。这一解决加水方式不仅不会增加产品的尺寸,而 且也解决了位于制浆杯中部分的蒸汽管清洗难的问题。(2)简化管路由于设置了控制装置,使得本发明一方面制浆杯可以通过管路传输装置向蒸汽发 生容器加水,另一方面蒸汽发生容器也可以通过管路传输装置向制浆杯提供高温蒸汽。即 实现了 一管两用,极大地简化了管路结构。因此本发明同时克服了现有加水操作难和管路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明显的 进步。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示意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饮料制作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蒸汽加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控制阀的示意图6是图5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7是图5的局部剖视图8是图7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9是本发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供水阀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11是发明专利说明书CN2468409Y的附图之一;
图12是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1398416Y的附图之一
图13是发明专利说明书CN1572200A的附图之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所示,1、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包括饮料制作系统20、蒸汽加热系统 30和控制装置(图未示)。如图2该饮料制作系统20包括制浆杯21,以及用于在该制浆杯21中制作饮料的饮料制作装置22。饮料制作装置22包括基座221、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的第二动力机 构222、设置在所述制浆杯21底部的刀具固定座223、以及固设在该刀具固定座223上的粉 碎刀具224,所述制浆杯21放置在所述基座221上时,粉碎刀具224与该第二动力机构222 的动力输出端联接。此外,制浆杯21上设有固定支架212。如图3所示,该蒸汽加热系统30包括蒸汽发生容器31、以及连接该制浆杯21和 该蒸汽发生容器31的管路传输装置32。且制浆杯21上设有管道口 211,该管道口 211设 置在制浆杯21的液面下方,管路传输装置32的输出端与该管道口 211连接,输入端与蒸汽 发生容器31连接。该管路传输装置32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 211的第一控制 阀40,以及连接该第一控制阀40和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的管道50,该管道50上设有用于 控制该管道50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阀60。该控制装置包括供水模块、供气模块和时序模块。该供水模块用于控制管路传输装置31将制浆杯21中的液体传输到蒸汽发生容器 31中,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发 生容器31水位的水位检测模块。该供气模块用于控制管路传输装置32将蒸汽发生容器31产生的蒸汽传输到制浆 杯21中,其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工作的蒸汽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 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二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压力的压力检测 模块。该时序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水模块和供气模块工作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时序模 块将限定供水模块先工作,供气模块后工作。该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管路控制模块均分别与该第一控制阀40、第二控制阀 60连接,并控制这两个阀的开启和关闭,因此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管路控制模块的功 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控制这两个阀的开启和关闭来控制管路传输装置。但是第一管路控 制模块也可以通过实现其他功能来控制管路传输装置工作,而不仅仅限于简单地通过控制 两个阀来控制管路传输装置传输水或传输蒸汽。如图4所示,该第一管道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0的连接管41连通,其输 入端511与该第二管道52的输出端522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道52的输出端522 全部或部分突出于所述基座221的表面,且该输出端522呈弯折状,其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 的第一管部5111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管部5212。所述第一管道51的输入端511沿水 平方向延伸,且该输入端511与该第二管部5212可拆卸密封连接。此外,所述固定支架212在所述第一管道51的输入端511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管道 52输入端的第二管部5212凹凸配合的凹槽或沉孔221。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控制阀40设置在固定支架212上,其包括与所 述管道口 211密封连接的连接管41,以及设置在该连接管41中并与所述管道口 211密封 配合的活塞杆42,以及用于驱动该活塞杆42运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 211的传动机 构43,以及驱动该传动机构43运动的动力机构44,该传动机构43的动力输入端与该动力 机构44配合或连接,其动力输出端与该活塞杆42连接。所述连接管41、活塞杆42均设置 在该固定支架212上,所述动力机构44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其中,所述连接管41为弹性管,该连接管41中设有容设所述活塞杆42的第二端422的沉孔411,且连接管41在靠近该沉孔411处的外壁面上设有卡槽412。其中,所述活塞杆42的第一端421上凸设有密封部423,该密封部423在所述制 浆杯21内壁面的一侧与所述管道口 211密封配合,且该活塞杆42上设有与所述管道50连 通的通水槽。所述活塞杆42的第二端422上设有挡块424,该挡块424顶设在所述连接管 41的沉孔411中,且活塞杆42上还设有使所述活塞杆42与所述管道口 211保持密封配合 的复位弹簧425。其中,所述传动机构43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12上的第一传动部件431和设 置在所述基座221中的第二传动部件432,该第一传动部件431的动力输出端4312为所述 传动机构43的动力输出端,该第二传动部件432的动力输入端4321为所述传动机构43的 动力输入端。此外,该第一传动部件431的动力输入端4311与该第二传动部件432的动力 输出端4322配合连接。这里的第一传动部件可以是单一构件或零件,也可以是由多个构件 或零件组成,同样,第二传动部件也可以由多个构件或零件组成。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控制阀40还包括卡设在该卡槽412中的驱动夹45,所述传 动机构43的动力输出端4312与该驱动夹53铰接。此外,所述动力机构44可以采用牵引式电磁铁,而所述传动机构43则采用连杆传 动机构。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主要是第一控制阀的构造不同。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第一控制阀40’包括与所述管道口 211密封连接的连接 管41’,以及设置在该连接管41’中并与所述管道口 211密封配合的活塞杆42’,以及用于 驱动该活塞杆42’运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 211的传动机构43’,以及驱动该传动机构 43’运动的动力机构44’,该传动机构43’的动力输入端与该动力机构44’配合或连接,其 动力输出端与该活塞杆42’连接。该动力机构连接该第一控制阀控制模块连接,该第一控 制阀40’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模块开启或关闭。该连接管41’、活塞杆42’均设置在该固定 支架212上,该动力机构44’则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其中,所述连接管41’上设有容纳所述活塞杆42’的第二端422’通过的通孔413’, 且活塞杆42,的第二端422’上还设有复位弹簧423’。所述传动机构43,的动力输出端 4312,与所述活塞杆42,的第二端422,铰接。其中,所述活塞杆42’的第一端421,为密封堵头,在所述连接管41,或所述管道 口 211上设有与该密封堵头配合的密封面411’,该密封堵头呈锥形,密封面411’则为锤形 面。所述连接管41,的侧壁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管道50连通的放水口 412’,该放水口 412’ 设置成当所述活塞杆42’的密封堵头与该密封面闭合时关闭,当该密封堵头与该密封面分 离至预定位置时开启。该密封堵头与密封面可以设置成活塞杆往右侧移动时开放出水口, 也可以设置成往左侧移动时开放出水口。而且该密封面不仅可以设置在连接管的内部,也 可以设置在出水口上,只要能够达到密封配合的效果即可。其中,所述传动机构43’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12上的第一传动部件431’和 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的第二传动部件432’,该第一传动部件431’的动力输出端4312’为 所述传动机构43、43’的动力输出端,该第二传动部件432’的动力输入端4321’为所述传 动机构43’的动力输入端。
此外,该第一传动部件431,的动力输入端4311,与该第二传动部件432’的动力 输出端4322’配合连接。此外,所述动力机构44,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43’为凸轮传动机构。
权利要求
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包括饮料制作系统(20)和蒸汽加热系统(30);该饮料制作系统(20)包括制浆杯(21),以及用于在该制浆杯(21)中制作饮料的饮料制作装置(22);该蒸汽加热系统(30)包括蒸汽发生容器(31)、以及连接该制浆杯(21)和该蒸汽发生容器(31)的管路传输装置(32);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杯(21)上设有管道口(211),该管道口(211)设置在制浆杯(21)的液面下方,所述管路传输装置(32)的输出端与该管道口(211)连接,输入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连接;此外,该豆浆机还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31)将所述制浆杯(21)中的液体传输到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中的供水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32)将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产生的蒸汽传输到所述制浆杯(21)中的供气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 控制所述供水模块和供气模块工作顺序的时序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 述蒸汽发生容器(31)水位的水位检测模块;所述供气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工作的蒸汽控制模块,以及用于 控制所述管路传输装置的第二管路控制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压力的 压力检测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传输装置(32)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211)的第一控制阀(40、 40’),以及连接该第一控制阀(40、40’)和所述蒸汽发生容器(31)的管道(50),该管道 (50)上设有用于控制该管道(50)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控制阀(60、60’ );所述第一管路控制模块和第二管路控制模块均分别与该该第一控制阀(40、40’)、第二 控制阀(60、60’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40’)包括与所述管道口(211)密封连接的连接管(41、41’),以 及设置在该连接管(41、41’ )中并与所述管道口(211)密封配合的活塞杆(42、42’),以及 用于驱动该活塞杆(42、42’ )运动以开启或关闭所述管道口(211)的传动机构(43、43’), 以及驱动该传动机构(43、43’ )运动的动力机构(44、44’),该传动机构(43、43’ )的动力 输入端与该动力机构(44、44’ )配合或连接,其动力输出端与该活塞杆(42、42’ )连接,所 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模块与该动力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制作装 置(22)包括基座(221)、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的第二动力机构(222)、设置在所述制 浆杯(21)底部的刀具固定座(223)、以及固设在该刀具固定座(223)上的粉碎刀具(224), 所述制浆杯(21)放置在所述基座(221)上时,粉碎刀具(224)与该第二动力机构(222)的 动力输出端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杯(21)上设有固 定支架(212);所述管道(50)包括设置在该固定支架(212)上的第一管道(51)和设置在所 述基座(221)中的第二管道(52),该第一管道(5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0、40’ ) 的连接管(41、41’ )连通,其输入端(511)与该第二管道(52)的输出端(522)可拆卸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3、43’ )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212)上的第一传动部件(431、 431,)和设置在所述基座(221)中的第二传动部件(432、432,);此外,该第一传动部件(431、431’ )的动力输入端(4311、4311’ )与该第二传动部件 (432,432')的动力输出端(4322,4322')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加热式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52)的输出端(522)全部或部分突出于所述基座(221)的表面,且该输 出端(522)呈弯折状,其包括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管部(5111)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 管部(5212);所述第一管道(51)的输入端(511)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该输入端(511)与该第二管部 (5212)可拆卸密封连接;此外,所述固定支架(212)在所述第一管道(51)的输入端(511)处设有与所述第二管 道(52)输入端的第二管部(5212)凹凸配合的凹槽或沉孔(22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浆机,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加热式豆浆机。该豆浆机包括饮料制作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该饮料制作系统包括制浆杯,以及用于在该制浆杯中制作饮料的饮料制作装置;该蒸汽加热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容器、以及连接该制浆杯和该蒸汽发生容器的管路传输装置,其中制浆杯上设有管道口,该管道口设置在制浆杯的液面下方,管路传输装置的输出端与该管道口连接,输入端与蒸汽发生容器连接;此外,该豆浆机还包括控制装置,其包括用于控制管路传输装置将制浆杯中的液体传输到蒸汽发生容器中的供水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管路传输装置将蒸汽发生容器产生的蒸汽传输到制浆杯中的供气模块。本发明同时克服了现有加水操作难和管路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明显的进步。
文档编号A47J31/44GK101862124SQ20101019614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李小金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