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饮用饮料酒水有时需要加热,通常的做法是将饮料酒水放入热水中加热,此做法存在这样的不足,第一加热的温度依据水的温度而定,无法设定;第二无法做到长时间加热,水温降低后必须重新换热水;第三没有专门的容器,放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饮料酒水加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内胆、外壳上部的盖体、与内胆紧密接触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器、供电电路,供电电路连接加热器及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内胆中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筒体的托板。优选的,托板中间有一大直径圆筒,周围有多个小直径的圆筒。优选的,加热器由铝合金体、铝合金体中铸造金属电热元件构成。优选的,加热器为PTC发热器。优选的,还包括与温度控制器串联的定时器。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内胆底部的磁钢限温器,限温器与温度控制器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不但可以加热饮料酒水,还可以稳定地控制加热的温度,节约开水、节约能源、节约开支;由于加热时瓶体不与水直接接触,避免水弄湿衣服;由于饮料酒水放置在筒体中,加热还具有防爆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蒸米、煲汤的功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托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图中,I-外壳,2-内胆,3-盖体,4-铝板加热器,5-温度控制器,6-托板,7-磁钢限温器,8-定时器,41-金属发热器,42-招板,61-大圆筒,62-小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所不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包括外壳I、外壳I内部的内胆2、外壳I上部的盖体3、铝板及加热器4、温度控制器5、定时器,供电电路,铝板及加热器4紧密接触内胆2的下底面,由金属发热器41及铝板42构成,供电电路连接加热器41、温度控制器5及定时器,内胆2中部设置托板6,如图2所不的托板6中间有一大圆筒61,周围有多个小圆筒62,大圆筒61放置白酒等大口径的瓶子,小圆筒62放置小口径的饮料。使用实施例一时,将饮料酒水等放置在托板6的筒体中,插入电源加热,如果内胆2中放入水,受热更加均 匀。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内胆2的下底面设置磁钢限温器7,控制杆露出外壳1,磁钢限温器7与温度控制器5并联。实施例二不仅能够加热饮料酒水,还可以蒸米、煲汤,只要按下磁钢限温器的控制杆就可实现此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内胆、所述外壳上部的盖体、与所述内胆紧密接触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器、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加热器及所述温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中部设置具有至少一个筒体的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中间有一大直径圆筒,周围有多个小直径的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由铝合金体、所述招合金体中铸造电热元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PTC发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温度控制器连接的定时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内胆底部的磁钢限温器,所述限温器与温度控制器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饮料酒水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内胆、外壳上部的盖体、铝板及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定时器,供电电路,铝板及加热器紧密接触内胆的下底面,由金属发热器及铝板构成,供电电路连接加热器、温度控制器及定时器,内胆中部设置托板,托板中间有一大圆筒,周围有多个小圆筒,大圆筒放置白酒等大口径的瓶子,小圆筒放置小口径的饮料,在内胆的下底面设置磁钢限温器,控制杆露出外壳,磁钢限温器与温度控制器并联。使用时,将饮料酒水等放置在托板的筒体中,插入电源加热,如果内胆中放入水,受热更均匀。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加热饮料酒水,还可以稳定地控制加热的温度,节约开水、节约能源、节约开支;避免水弄湿衣服;具有防爆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外具有蒸米、煲汤的功能。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2761072SQ2012201005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8日
发明者范秀建 申请人:范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