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15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工夫茶艺的用具,涉及一种冲泡中用于夹持小茶盅在滚烫的开水中消毒的夹具,更具体地,是一种使用中能够通过转动来平衡两夹臂的茶艺木质夹持器。
背景技术
功夫茶的冲泡,十分讲究温度。需要采用沸腾的开水对小茶盅进行消毒和烫杯。烫杯系让小茶盅自身具有较高的温度,以便使倒入的茶水不致于马上变冷,进而影响汤茶的味道。日常生活中,人们系采用茶艺木质夹持器来夹持小茶盅,以让小茶盅能够直接在滚烫的开水中烫杯。现有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其自身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一、制作前,需要对夹臂进行配对,由于木材芯部与其外围的密度不一样,它们的弹性不同,由弹性差别较大的夹臂进行配对,使用中容易使其中一根夹臂发生较大的形变,经常性使用极易导致其发生折断;二、制作工艺麻烦,需要将夹臂的顶部末端削成斜坡,由粘胶将两夹臂的斜坡粘紧,再在斜坡上装上销钉,使两夹臂呈自然张口的倒V字状形态,其制作时间也较长;三、两夹臂之间的夹持,系利用手指的按压,使它们自身发生弹性形变,使用过程中,木质夹臂形变程度较大,两末端斜坡均受到了分离的作用,使粘胶的粘结力也受到破坏,且由于末端力臂较短,分离的作用力将成倍增大,夹臂容易由于分离而导致损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它提供一种装配结构,无须采用粘胶粘结,且两夹臂端头的形变超过一定程度,两夹臂末端能够转动以减轻夹臂的形变程度、减少弹力,并使两夹臂端头相互接近以满足夹持,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目的由下列方案实现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其特点是,两夹臂于顶部内侧均形成弧形弯曲部,两夹臂对合而两弧形弯曲部对接;一个弹性夹套,自下往上呈现逐渐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套合在两夹臂顶部处,由弹性夹套的上端紧压在两夹臂顶部的末端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使用时,可由手指按压两夹臂下部自然张开的端头部分,开始时两夹臂的端头由于受压而发生形变,当压力超过一定程度时,两夹臂的端头分别绕对接处向内转动,并相互接近或接触,同时,两夹臂顶部末端也分别绕对接处向外转动而分离,于是,末端由于向外转动而使得它与端头尽量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夹臂的形变得以减轻,弹力也大大地减少了。当撤除手指的按压时,弹性夹套恢复形变,其最窄口将迫使两夹臂末端相互靠近并贴在一起,使两夹臂端头又分别绕对接处向外转动,呈现出张口的形态,可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更好的是,上述方案中,弹性夹套下端口为圆形,弹性夹套上端为椭圆形,弹性夹套的侧面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的逐渐过渡,于是,椭圆形的上端可更好地与两夹臂的顶部末端贴合,并使两夹臂的顶部末端更易地贴在一起。本发明的目的也可由下列方案实现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其特点是,一夹臂于顶部内侧形成有内陷的弧形凹部,另一夹臂于顶部内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形凸缘,两夹臂对合由弧形凸缘进入弧形凹部而对接;一个弹性夹套,自下往上呈现逐渐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套合在两夹臂顶部处,由弹性夹套的上端紧压在两夹臂顶部的末端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使用时,可由手指按压两夹臂下部自然张开的端头部分,开始时两夹臂的端头由于受压而发生形变,当压力超过一定程度时,两夹臂的端头分别绕对接处向内转动,并相互接近或接触,同时,两夹臂顶部末端也分别绕对接处向外转动而分离,于是,末端由于向外转动而使得它与端头尽量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夹臂的形变得以减轻,弹力也大大地减少了。当撤除手指的按压时,弹性夹套恢复形变,其最窄口将迫使两夹臂末端相互靠近并贴在一起,使两夹臂端头又分别绕对接处向外转动,呈现出张口的形态,可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更好的是,上述方案中,弹性夹套下端口为圆形,弹性夹套上端为椭圆形,弹性夹套的侧面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的逐渐过渡,于是,椭圆形的上端可更好地与两夹臂的顶部末端贴合,并使两夹臂的顶部末端更易地贴在一起。本发明创造的茶艺木质夹持器,使用中借助转动实现夹臂的开合,因而能够大大地减少夹臂形变的程度,进而克服因经常性的较大形变而易使夹臂出现折断的问题。本发明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其结构十分简单,只要在夹臂顶部末端套上弹性夹套,则可完成装配。它无须粘胶和打上销钉的工序,节省了粘胶的粘结时间,也节省了上销的时间,另外,还节省了材料,有利于节省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本茶艺木质夹持器,由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系利用转动来实现夹臂的开合,因而,不存在夹臂发生形变导致构成对粘结产生破坏的问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该茶艺木质夹持器在夹持使用中,开始系利用两夹臂端头的形变而相互靠近,当压力超过一定程度时,系借助两夹臂端头的转动来实现接近或接触,因而对于夹臂弹性的要求可以降低,即夹臂与夹臂之间无须因弹性不同而需要进行配对,这同样也能够简化工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图I是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茶艺木质夹持器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茶艺木质夹持器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具体详述参照图I和图2,本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I和弹性夹套2,夹臂I于顶部内侧形成弧形弯曲部12,两夹臂I对合而两弧形弯曲部12于最外突出点处形成对接;弹性夹套2其下端口 21为圆形,弹性夹套2其上端22为椭圆形,弹性夹套2的侧面23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逐渐过渡的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2套合在两夹臂I顶部处,使两夹臂I被固定在一起,且由弹性夹套2的上端22紧压在两夹臂I顶部末端11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11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11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另外,弹性夹套2的侧面23分布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力筋23a,可以起到加强弹力的作用。如图2所示,当两夹臂I的端头15受 到按压时,开始端头15由于受压而发生形变,两端头15相互靠近,当继续加大力度,两夹臂I于对接处12的下部将分别绕对接处12向内转动,并相互接近或接触,同时,两夹臂I顶部末端11也分别绕对接处12向外转动而分离,于是,末端11由于向外转动而使得它与端头15尽量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夹臂I的形变得以减轻,弹力也就大大地减少了。参照图3和图4,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I和弹性夹套2,其中,一夹臂I于顶部内侧形成有内陷的弧形凹部13,另一夹臂I于顶部内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形凸缘14,两夹臂对合由弧形凸缘14进入弧形凹部13而对接;弹性夹套2其下端口为圆形21,弹性夹套2其上端22为椭圆形,弹性夹套2的侧面23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逐渐过渡的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2套合在两夹臂I顶部处,使两夹臂I被固定在一起,且弧形凸缘14可以在弧形凹部13中转动,由弹性夹套2的上端22紧压在两夹臂I顶部末端11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11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11对接处的下方则通过转动而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另外,弹性夹套2的侧面23分布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力筋23a,可以起到加强弹力的作用。如图4所示,当两夹臂I的端头15受到按压时,开始端头15由于受压而发生形变,两端头15相互靠近,当继续加大力度,弧形凸缘14将在弧形凹部13转过一个角度,两夹臂I于对接处的下部将分别绕对接处向内转动,并相互接近或接触,同时,两夹臂I顶部末端11也分别绕对接处向外转动而分离,于是,末端11由于向外转动而使得它与端头15尽量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夹臂I的形变得以减轻,弹力也同样大大地减少了。
权利要求1.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其特征是,两夹臂于顶部内侧均形成弧形弯曲部,两夹臂对合而两弧形弯曲部对接;一个弹性夹套,自下往上呈现逐渐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套合在两夹臂顶部处,由弹性夹套的上端紧压在两夹臂顶部的末端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弹性夹套的下端口为圆形,弹性夹套的上端为椭圆形,弹性夹套的侧面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逐渐过渡的缩口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弹性夹套的侧面分布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力筋。
4.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包括两夹臂,其特征是,一夹臂于顶部内侧形成有内陷的弧形凹部,另一夹臂于顶部内侧形成有突出的弧形凸缘,两夹臂对合由弧形凸缘进入弧形凹部而对接;一个弹性夹套,自下往上呈现逐渐缩口形态;该弹性夹套套合在两夹臂顶部处,由弹性夹套的上端紧压在两夹臂顶部的末端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弹性夹套的下端口为圆形,弹性夹套的上端为椭圆形,弹性夹套的侧面从下往上呈现出由圆形向椭圆形逐渐过渡的缩口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茶艺木质夹持器,弹性夹套的侧面分布有若干条环状的加力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夫茶艺的用具,是一种茶艺木质夹持器。在它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两夹臂,两夹臂于顶部内侧均形成弧形弯曲部,两夹臂对合而两弧形弯曲部对接,一个弹性夹套,自下往上呈现逐渐缩口的形态,该弹性夹套套合在两夹臂顶部处,且由弹性夹套的上端紧压在两夹臂顶部的末端处,使两夹臂顶部末端处相互贴合而两夹臂对接处的下方则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该茶艺木质夹持器,能够克服使用中因经常性的较大形变而易使夹臂出现折断的问题,其结构十分简单,可以节省制作时间和用料,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775614SQ2012203265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7日
发明者余俊忠 申请人:余俊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