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加热的储热式暖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2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接加热的储热式暖褥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暖褥子,尤其是针对具有直接电加热能力的可以储存热量的暖褥子。
背景技术
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电褥子、火炕,是人们熟知的冬天御寒设备,对于寒冷地区以及野外工作、生活的人们是必不可少的。火炕只适合有条件的固定住所使用,电褥子适合有稳定供电的住所使用。火炕取暖需要燃料,燃料燃烧要产生二氧化碳,为了预防二氧化碳中毒,必须保持一定的通风,通风又会将室外冷空气带入室内,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就要加大燃料用量,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环境污染,与提倡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相悖。电褥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取暖产品,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电褥子首先需要稳定的供电,其次电褥子直接利用市电取暖,每年造成的触电、火灾事故层出不穷,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大量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与本使用新型相近的申请号为201020700470.6的《电蓄热褥子》专利,是一种间歇供电保暖的电蓄热褥子,它由褥子袋、蓄热液、电热器、温控器、开关组成。由于其使用状态下需要与市电处于状态,与电褥子的性质没什么区别,仍存在相同的缺点。
发明内容针对电褥子对供电稳定性要求较高,并具有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隐患的问题,以及火炕造成的安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本使用新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使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暖褥子(402)是一个大的储热体,包裹在散热缓冲层(401)和保温层(403)中间。它可以采用市电或蓄电瓶等多种电源供电的方式进行加温储热。保温层(403)贴近床铺,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减少暖褥子(402)热量的散发损失;散热缓冲层(401)贴近人体,人躺在散热缓冲层(401)的上面睡觉,不需要太强的保温能力,应具有延缓暖褥子(402)热量的释放速度,使暖褥子(402)的热量缓慢向人体释放,达到温暖的效果。暖褥子(402)由热量蓄存单元(202)和一个大的容器(201)组成,容器(201)将热量蓄存单元(202)固定、包裹在其中。热量蓄存单元(202)有一个密闭的容器(301),内部包括储热体(302)和发热体(303)。发热体(303)用来产生热量,储热体(302)吸收其热量而升温储热。在暖褥子(402)准备使用时,需要将热量蓄存单元(202)加热升温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即可正常使用。热量蓄存单元(202)的密闭容器(301)是由绝缘材料制造,以保证安全。发热体(303)是由电阻丝等具有通电发热效果的材料制造的,储热体(302)是由液态或固态的热容量高的材料制作的。热量蓄存单元(202)需要有独立的单元电源线(305)为其供电。根据供电电压的高低,暖褥子(402)内部的全部热量蓄存单元(202)可以采取串联、并联、串并混合的连接方式与外部供电电源灵活连接。为了提高密闭容器(301)安全稳定性和暖褥子(402)的舒适性,需要在热量蓄存单元(202)内设置适当数量的弹性支撑(304)。为了使暖褥子(402)的运输、存储和使用灵活方便,可以使用液态的储热体(302),在热量蓄存单元(202)上设置进料口与出料口,使暖褥子(402)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将储热体(302)充满储热材料。暖褥子(402)可以有多个热量蓄存单元(202),每个热量蓄存单元(202)固定在由纵向隔条(203)和横向隔条(204)组成的区域内。温度控制器根据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03)获得的热量蓄存单元(202)的实时温度,控制电源输出线(102)为暖褥子(402)输送能量,直至达到额定的工作温度,就可以将温度控制器撤掉,进入使用状态。本使用新型与电褥子相比具有安全、节能和灵活的特点,不存在漏电产生的人身安全和电线短路引起的火灾问题,便携式电磁加热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暖褥子蓄满额定的热能,对电源供电保证率的要求大为降低,对不具备供电条件的野外工作可以使蓄电池供电;与火炕相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中毒问题,能源利用率高,不会造成污染环境,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图1为温度控制器结构示意图,101-电源线,102-控制电源输出线,103-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04-温度控制电路;图2为暖褥子结构示意图,201-暖褥子外罩,202-热量蓄存单元,203-纵向隔条,204-横向隔条;图3为热量蓄存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图,301-柔性密闭容器,302-储热体,303-发热体,304-弹性支撑,305-单元电源线;图5为暖褥子的使用结构示意图,401-散热缓冲层,402-暖褥子,403-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暖褥子(402)相当于一条大褥子的一部分,还包括散热缓冲层(401)和保温层(403),暖褥子(402)置于它们中间,保温层(403)要有好的保温效果,散热缓冲层(401)是用作暖褥子(402)的散热缓冲,用以减缓暖褥子(402)的热量释放速度,使其热量缓慢的长时间的向人体释放的。暖褥子(402)、散热缓冲层(401)和保温层(403)三者之间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三件物品,也可以是制作在一起的一件物品,两者各有优缺点。暖褥子(402 )是靠热量蓄存单元(202 )工作的,暖褥子(402 )至少包含一个热量蓄存单元(202),当暖褥子(402)有多个热量蓄存单元(202)组成时,暖褥子(402)内部需设置纵向隔条(203)和横向隔条(204),以便放置和固定热量蓄存单元(202)。热量蓄存单元(202)包含一个有一定强度要求的柔性密闭容器(301),内部由储热体(302)和发热体(303)组成。密闭容器(301)要求由绝缘材料制造,发热体(303)由电阻丝等具有通电发热效果的材料制造,储热体(302)使用低成本、高热容量的材料作为储热材料。水是一种优良的低成本、高热容量的材料,可以作为储热体(302)的良好组成材料。 为了提高密闭容器(301)安全稳定性,并提高暖褥子(402 )的舒适性,要在热量蓄存单元(202)内设置适当数量的弹性支撑(304)。暖褥子(402)是采用市电或蓄电瓶等多种电源直接供电的,电源输入到温度控制器后,由温度控制器控制热量蓄存单元(202)的通电工作状态,每个热量蓄存单元(202)由输入电源线为发热体(303)供电。根据供电电压的高低,暖褥子(402)内部的全部热量蓄存单元(202)可以采取串联、并联、串并混合的连接方式与外部供电电源灵活连接。为了使暖褥子(402)的运输、存储和使用灵活方便,在热量蓄存单元(202)上设置进料口与出料口,使暖褥子(402)在需要的时候才将储热体(302)充满储热材料。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显示电路,温度调节旋钮,保护电路,外壳等部件。电源线(101)提供设备所需的全部电源功率,温度控制电路(104)控制电源输出线(102)为发热体(303)提供电源功率,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03)感测对应部分的热量蓄存单元(202 )温度,提供给温度控制电路(104 )进行温度控制。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03)安装在外壳的下部,温度控制器直接放在暖褥子(402)工作,可以在暖褥子(402)移动,探测每个部位的温度。该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不表示本使用新型只有这一种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暖褥子,其特征在于:其内部含有热量蓄存单元(202),热量蓄存单元(202)壳体上有供电线(305 ),内部有发热体(303 )和储热体(302 );发热体(303 )是电阻性材料制作的,由供电线(305)为发热体(303)提供电功率产生热量,储热体(302)吸收发热体(303)的热量升温储热;所述的暖褥子(402)有多个热量蓄存单元(202)组成的,热量蓄存单元(202)放置在纵向隔条(203)和横向隔条(204)划分的格子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多个热量蓄存单元(202)是按照电阻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多个热量蓄存单元(202)是按照电阻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在一起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储热体(302)是液态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热量蓄存单元(202 )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柔性单元壳体(3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热量蓄存单元(202)内含有弹性支撑(3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褥子(402)的热量蓄存单元(202)的发热体(303)与储热体(302)是融合在一起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需要和散热缓冲层(401)与保温层(403 ) —起使用,暖褥子(402 )在他们的中间包裹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暖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褥子(402)在散热缓冲层(401)和保温层(403 )的中间,三者是制作在一起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接加热的储热式暖褥子,可以使用市电和蓄电瓶等多种电源供电。暖褥子(402)包裹在散热缓冲层(401)和保温层(403)的中间,保温层(401)使暖褥子(402)的热量尽量不向外散发,散热缓冲层(403)作为缓冲使暖褥子(402)的热量缓慢向人体释放,达到温暖的效果。热量蓄存单元(202)由一个密闭容器(301)将储热体(302)和发热体(303)组成。发热体(303)是具有通电发热的电阻性材料制成的。可以采取串、并、串并混合的连接方式适应不同的供电电源。相对于电褥子,暖褥子在使用中不与电源接触,本实用新型不存在安全问题,相对于明火取暖,不存在二氧化碳中毒和污染环境问题。
文档编号A47G9/00GK203028757SQ20122051036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李文忠, 李圆圆, 王庆灿, 张伟锋, 李凌湧, 李永强, 李文莉, 李自胜, 李文萍, 郎爱梅, 薛庚银, 张爱民, 桂培林, 陈浩然, 冯朝山, 崔虹, 汪水光, 汤俊昌, 崔洪涛, 马志林, 张玉顺, 潘国强, 马敏 申请人:李文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