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39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蒸汽炉,包括炉体及烹饪食物的炉腔,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进行降温变成冷凝水后排出的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容器和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制冷机构,容器内设置有蒸汽冷却管道,该蒸汽冷却管道的一端与炉腔相通,蒸汽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管或接水盘相通。所述炉腔通过排汽管与蒸汽冷却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汽管开口于炉腔的上部。所述蒸汽冷却管道盘绕在容器内。所述容器设置在炉体的左侧、右侧、顶侧、下侧或后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的特点。
【专利说明】蒸汽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炉。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从只需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而提高到对其时尚、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0003]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593302A于2005年3月16日公开了一种蒸汽炉,包括:其内限定烹调室的箱体;产生过热蒸汽的蒸汽发生器;以及把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过热蒸汽引导并供给到烹调室内的多个蒸汽输送管,所述蒸汽输送管包括设置在烹调室中多个预定位置的出口端,以把过热蒸汽均匀地分布到烹调室中。
[0004]现有蒸汽炉在进行蒸汽排放时,一般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从蒸汽炉的正面进行排放,如附图1所示,第一排放口 I设置在炉体的正面,用于收集炉腔内的多余蒸汽并进行排放的第一排汽装置2设置在炉腔的外侧;第二种结构是从蒸汽炉的后面进行排放,如附图2所示,第二排放口 3设置在炉体的后侧,用于收集炉腔内的多余蒸汽并进行排放的第二排汽装置4依旧设置在炉腔的外侧。这两种结构的蒸汽炉在工作时,都会不断地往外喷射蒸汽,从而导致厨房内的湿度太大,并有可能对厨房内的厨具及烹饪电器造成蒸汽腐蚀,甚至因蒸汽排放的位置不当而烫伤用户,从而令用户相当不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的蒸汽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6]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蒸汽炉,包括炉体及烹饪食物的炉腔,其结构特征是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进行降温变成冷凝水后排出的制冷装置。
[0007]进一步,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容器和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制冷机构,容器内设置有蒸汽冷却管道,该蒸汽冷却管道的一端与炉腔相通,蒸汽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管或接水盘相通。
[0008]进一步,所述炉腔通过排汽管与蒸汽冷却管道相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排汽管开口于炉腔的上部。
[0010]进一步,所述蒸汽冷却管道盘绕在容器内。
[0011]进一步,所述容器设置在炉体的左侧、右侧、顶侧、下侧或后侧。
[00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当蒸汽炉工作时,来自于炉腔内的多余或残余的蒸汽通过排汽管进入制冷装置,蒸汽在蒸汽冷却管道内流动,制冷机构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蒸汽冷却管道的传导吸收蒸汽携带的热量,从而使蒸汽降温,直至蒸汽最终降温变成冷凝水,最后,冷凝水被排水管排出或被接水盘暂时存储起来,从而改变了现有蒸汽炉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往外喷射蒸汽的现象,杜绝了蒸汽腐蚀厨房内的橱柜并导致厨房湿度太大的现象,让使用者得到更好的产品体验效果,提高生活品质。[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蒸汽炉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现有蒸汽炉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正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0019]图中:I为第一排汽口,2为第一排汽装置,3为第二排汽口,4为第二排汽装置,10为容器,11为蒸汽冷却管道,11.1为蒸汽入口,11.2为冷凝水出口,14为制冷机构,15为排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参见图3-图5,本蒸汽炉,包括炉体及烹饪食物的炉腔,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进行降温变成冷凝水后排出的制冷装置。
[0022]在本实施例中,制冷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容器10和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制冷机构14,容器10内设置有蒸汽冷却管道11,该蒸汽冷却管道11的一端与炉腔相通,蒸汽冷却管道11的另一端与排水管或接水盘相通。
[0023]腔通过排汽管15与蒸汽冷却管道11相连通。
[0024]排汽管15开口于炉腔的上部,如图5所示,为将容器10设置在炉体后侧的顶部。
[0025]为了提高蒸汽的转化率,可以将蒸汽冷却管道11盘绕在容器10内。
[0026]当然,根据设计或客户需要,可以将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容器10设置在炉体的左侦U、右侧、顶侧、下侧或后侧。具体制作时,可以将容器10设置在炉体与外壳之间,将容器10贴附在炉体的左侧、右侧、顶侧、下侧或后侧的外表面上。
[0027]较佳的方案是将制冷装置设置在炉体的顶侧,利用热蒸汽上升原理,蒸汽直接通过排汽管15进入制冷装置内冷却。
[0028]至于制冷机构14,可以选择半导体制冷机构,可以减小整机的体积。
[0029]蒸汽炉工作时,炉腔内产生的用于烹调食物的蒸汽,在完成对食物烹调后,将全部进入制冷装置进行放热、冷凝等一系列物理变化,最终变成水,因此不再对外喷射蒸汽。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炉,包括炉体及烹饪食物的炉腔,其特征是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将蒸汽进行降温变成冷凝水后排出的制冷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炉,其特征是所述制冷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的容器(10)和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制冷机构(14),容器(10)内设置有蒸汽冷却管道(11),该蒸汽冷却管道(11)的一端与炉腔相通,蒸汽冷却管道(11)的另一端与排水管或接水盘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炉,其特征是所述炉腔通过排汽管(15)与蒸汽冷却管道(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炉,其特征是所述排汽管(15)开口于炉腔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炉,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冷却管道(11)盘绕在容器(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蒸汽炉,其特征是所述容器(10)设置在炉体的左侦U、右侧、顶侧、下侧或后侧。
【文档编号】A47J27/16GK203424774SQ20132045647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汪斌强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微波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