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39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锅,尤其是指一种使用电能加热的电热炒锅。
几乎所有炒菜加热所需的能源,均已采用瓦斯气体供应,它主要藉助于瓦斯气体能被控制直接喷向炒菜用的锅,使点燃瓦斯的火焰得以向锅底的方向燃烧,达到使加热效果良好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却很难理想地控制上述火焰至适当强度,因此,所炒的菜常有不熟或过熟的现象产生;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瓦斯是经由一设有阀门的孔喷出,而由于机械结构及人体调整能力的障碍,使瓦斯喷出量极难被从零至最大呈连续类比方式控制,常见的是,使用者前后两次调整瓦斯阀门的旋钮至同一刻度,但是,却产生两种不同强度的火焰;其另一原因则主要为外界因素诸如风吹或瓦斯喷出孔被液体浇湿等因素,常使瓦斯的供应量突然变小,导致瓦斯的供应量改变,甚至暂时中止。
当欲将瓦斯喷出量尽可能调至最小时,上述瓦斯供应量甚至暂止供应的现象尤其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当瓦斯的喷出量被调小时,其喷出的气体压力也随之降低,因此,当外界环境的小量空气流动,即往往容易阻碍瓦斯的顺利喷出,因而导致上述瓦斯的突然中止供应,使火焰熄灭;或者,由于调整钮及阀门机械结构上的障碍,以及瓦斯气体本身是否畅顺问题(前者已述,当瓦斯量被调小时,其喷出的气体压力并未随之对应加大),以及受使用者本身调整能力的限制(不熟悉调整钮的控制特性),均常使瓦斯量欲被调至最小时,突然中止供应;因而使使用者不得不再度重新点火,并同时将瓦斯量开至最大,然后再一次尝试调小;如此,不仅徒增使用者操作之困扰,同时亦浪费了一部分瓦斯能源。
由于上述瓦斯不预期中止供应的现象通常是转瞬即逝的,因此,可能在瓦斯暂时中止供应开始至重新点火之间,周围空气已散布有部分瓦斯,此时,重新点火将往往同时将散布于空气中的瓦斯点燃,造成空气中充满火焰,甚而引起火灾或危及使用者。一个极为危险的现象,即,当使用者将瓦斯量调至最小时,可能当时的火焰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受到外在空气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使火焰被吹熄,此时未经关闭的瓦斯将持续喷出,散布于周围的空气中,只要有一火花点燃,即可能使散布在空气中的瓦斯完全燃烧,波及使用者或建筑物。
使用电能方式加热将可避免上述调整不易及小热量时热源会暂时中止供应的问题。然而,如果以传统方式的镍铬合金电热线直接放在一般炒锅底下使用,则该炒锅上的食物将很难被炒熟;这主要是由于镍铬合金电热线是间隔一层空气向炒锅底面以幅射方式加热,因此,受空气导热性不很良好的影响,炒锅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热量,加热效果不佳,同时,由于一般炒锅的厚度极薄,集热量小,即使当炒锅已被加温至适合炒食物的温度,但是,当内含大量水分的等炒食物投入炒锅之后,由于水分的大量吸热,使炒锅的温度急速降低,此时,间隔着一层空气以幅射方式向炒锅底面加热的镍铬合金电热线欲再度使炒锅的温度上升至适合炒食物,将更加困难,因此,它往往极难达到使食物炒熟的目的,而即使炒熟了,也可能已使食物内所含的营养成分受破坏。
实验测试产生一惊人的结果,即上述所有问题可通过改变加热线圈、炒锅及电加热线圈与炒锅之间的导热等结构的以电能方式加热的电热炒锅所完全解决。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炒锅,其电加热线圈采用可迅速使锅体接受大量热量的结构,使锅体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达到适合炒菜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炒锅,其锅体结构可供储存大量热量,使待炒的食物初次投入锅内时,炒锅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从而可利于使用者直接炒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炒锅,它设有一加热电路来控制电加热线圈的电源,使锅体可保持于一定温度,或超过该设定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炒锅,其锅体设有一温度指示装置,用以指示锅体的工作温度,供使用者按锅内待炒食物对温度的需要,便利地控制锅体至适当温度。
于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炒锅,它主要是将一般金属锅体的厚度加厚,以用来储存大量热量,并且将产生热量的元件改以采用电源为能源;其中,产生热量的电加热线圈可为一仅在一次侧绕有线圈的变压器,或者是高周波、中周波及低周波感应线圈,并且,其中还有一加热电路来控制该产生热量的电加热的电源,使锅体可保持于一定温度,或超过该设定的温度,另外,并有一温度指示装置来指示锅体的工作温度;除此之外,还有一设于上述锅体外表的隔热材质层,用以使使用者在工作中免于灼热,及增加锅体的储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构造、特征及目的,在参阅下文所例举的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之后,将可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完全了解。


图1包含
图1A至
图1C为本实用新型所例举的使用第一种加热方式的具体实施例的锅体与电加热线圈部分的剖视图,其中的
图1A还包含底视图,显示电加热线圈绕设的形状。这种构造可适合于大能量型。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例举的使用第二种加热方式的具体实施例的其中锅体与电加热线圈部分的剖视图。这种构造也可适合大能量型。
图3为上述
图1与图2所例举的实施例中电加热线圈的简易控制电路图,它主要分为二段温度控制。
图4为上述
图1与图2所例举的实施例使用图3控制电路的锅体温度变化曲线图,它附有虚线表示电加热线圈的电能供应情形。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所例举第二种加热方式,在锅体构造上的一种变化实施例。
如图所示,为达到大量储存热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采用厚重的金属锅,并且电加热线圈2也采用电源作为加热能源。如其中
图1A所示,厚重金属锅11的锅形可如一般的炒锅,但厚度D较厚,而一种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1则以螺旋方式绕设于上述金属锅11底面;或者,如图一B所示,金属锅12的锅形可并由上述
图1A厚重金属锅11的底面中间向下凸伸一圆柱形热感应区121,而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2则绕设在该圆柱形热感应区121的外围;或者,如
图1C所示,金属锅13也可大致如上述
图1B具有底面凸出圆柱体131,但是,其锅体13与圆柱体131之间采用组合方式组成,并且,在该锅体13及圆柱体131的相对组合面之间还设有由对应凹沟构成的环槽132,供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3在环槽132内绕设。
上述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1、22、23以高周波、中周波及低周波等电感应方式,以强大交流电磁场使位于磁场内的金属锅11、12、13或圆柱体121、131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因此,它可不须透过任何导热介质,即可直接使电能转换成至锅体11、12、13的热能,热转换效率达90%以上,同时其电能的设计亦较不受限制,必要时甚至可使电能高达十万瓦特以上,如本实用新型
图1A至
图1C所例举的实施例的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1、22、23即为使用于高电能的结构,它们主要由中空管构成,在管内还置有水211、221、231用以冷却。
采用上述电感应方式加热,通常金属锅11、12、13以铁族等富导磁性者较佳。下面以频率3KHZ-10KHZ范围为例,说明
图1A至
图1C锅体的发热效能假设热感应效率为90%,最大输入电能为30000瓦特,则有27000瓦特电能进入铁锅,换算热能27000×0.24=6480卡假设锅体的总重量为18608克则,空锅时由20℃升温至100℃共需时间18608(克)×0.11(比热)×(100℃-20℃)÷6480(卡)=25.27(秒)假设入共时挟带1000克水分,水比热=1则 1000克的水由20℃至100℃共需热量1×(100℃-20℃)×1000克=80000卡故以能使菜煮热为基准,锅体在温度降至100℃之前,应有8000卡以上的储热能,才能达到迅速将菜煮熟的目的;因此,在入菜之前,锅体的温度应至少为100℃+(80000卡÷0.11÷18608克)=139.084℃由上述的计算例可知,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1、22、23必须有一控制电路来控制其电能是否供应,以使锅体11、12、13在入菜前能自动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同时,还最好有一指示装置来指示锅体11、12、13的工作温度,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上述控制电路。
此外,在上述入菜之后再有其他吸热物质进入锅内时,锅体实际上仍需要有一保温装置来控制上述该控制电路,使锅体11、12、13能保持于一定温度,同时当锅体11、12、13的温度低于该设定温度时,该保温装置即控制该控制电路动作,使锅体11、12、13自动加温;凡此,均将在下面通过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炒锅也可使用变压器二次侧短路电流原理予以加热。其中,锅体14仍采用厚重的金属锅,并且在该厚重的金属锅体14的底面两则部位AB还向下延伸一铜质金属框架141,将锅体底面构成一外围由金属连接封闭的框形封闭空间142。电加热线圈主要为一变压器24,其中,变压器24具有导磁良好且前后构成回路的口型矽钢叠片241,仅在该矽钢叠片241之一次侧241a绕有线圈241b,并且该绕有线圈的一次侧241a是套设于上述铜质金属框架141与锅体底面AB间构成的框形封闭空间142内,供变压器24的一次侧线圈241b通以电流时,能在铜质框架141及锅体底面AB间构成的回路间有一二次短路电流产生,此二次短路电流将迅速使锅体14发热。
下面再举例说明锅体14的发热情形假如输入电能仍为30000瓦特,假设锅体底面与铜质框架连接的AB二侧之间距为40公分,则AB间的电阻值为72μΩ(20℃时,白铁质锅体每立方公分的电阻)×40公分÷(15公分×50公分)[假设的锅体截面积(=厚度×长度)]=38.4μΩ设铜质框架总长度为60公分,宽度40公分,厚度0.3公分,则其电阻值1.724μΩ(20℃/平方公方)×60÷(0.3×40)=8.62μΩ因此,二次回路总电阻=8.62+38.4=47.02(μΩ)W=E2/R 由于假设输入电能为3000瓦所以 30000=E2/47.02E=1.18768V因此,变压器二次侧(即锅体与铜质框架构成的回路)一圈的电压设计为1.8768V即可达到输入电能30000瓦的目的。
但,由于进入锅体的热效率仅38.4÷(8.62+38.4)=81.67%亦即实际只有24500(≌3000×81.67%)瓦的电能入锅,换算热能24500×0.24=5880卡假设锅体的总重量仍为18608克,则空锅由20℃升温至100℃共需时间18608×0.11×(100-20)÷5880=27.85秒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线圈2的简单控制电路图。图中,控制电路主要包含一保温电路3及一加热电路4,其中,当电源总开关5接通时,保温电路3的继电器31立刻激磁动作,其常开接点31a闭合,使与继电器常开接点31a串联的电加热线圈2(即上述
图1的感应式电加热线圈21、22、23与图2的变压器一次侧线圈241a)通电,供锅体1(即上述
图1及图2锅体11、12、13、14)感应发热;在该继电器31之后还串联一保温开关32,该保温开关32设于锅体1内,并被设定于用来感测锅体1由50℃-150℃内任一点的温度,当锅体的温度小于其设定的温度时,其接点接通,供上述继电器31形成通路,同时当锅体1的温度超过其设定温度时,其接点打开,使上述继电器 形成开路,继电器31与电加热线圈2串联的常开接点31a打开。
当上述电源总开关5接通时,加热电路4并不立即动作,必须当其供电电源按钮41按下,才可使其继电器42激磁。继电器42激磁之后,藉助于其第一常开接点42a而自保持,并且藉助于其第二常开接点42c而使串联的电加热线圈2通电;在上述继电器42之后还串联一加热开关43,该加热开关43亦设于锅体1内,并被设定于用来感测锅体1由90-250℃内任一点的温度,当锅体1的温度小于其设定的温度时,其接点接通,使继电器42形成通路,同时当锅体1的温度超过其设定的温度时,其接点打开,使继电器42形成开路,继电器42与电加热线圈2串联的第二常开接点42打开;或者按下其断电电源按钮44,亦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锅体温度变化曲线图,虚线部分表示电能供应情形。当图3控制电路的电源总开关5接通,并且按下加热电路4的电源按钮41,可使电加热线圈2立刻通电加热,而锅体1的温度也将逐渐上升。假设控制电路的保温电路3的保温开关32设感测温度为100℃,而加热电路4的加热开关43设感测温度为140℃,则当锅体1温度超过保温开关32的感测温度时,电加热线圈2仍藉助于加热开关43继续加热,使锅体1的温度继续上升,直到锅体1的温度到达加热开关43设定的140℃时,电加热线圈2才断电停止加热。如上所述,当锅体1的温度被加热至140℃时,即可将含有1000克水分的菜放入锅内,而锅体1的温度便将大约降至100℃(依据上述实例计算结果),此时藉助于保温开关32可使锅体1温度维持于100℃,或者重新设定的120℃,直到将菜煮熟,切断电源总开关5的电源,电加热线圈2才断电停止加热。
由上述曲线图可知,本发明锅体1的变化情形较为平稳,这主要是由于锅体1较厚的截面积,及电加热线圈2的迅速大量加热;而这些均有助于使用者便利地炒、煮各种食物,并且保存其营养成分。此外,虽然在前述计算例中,电加热线圈2的最大发电能量为30000瓦特,但是,依该虚线所示的电能供应曲线图,使用电加热线圈2煮一道菜时,其发电能量的平均值仅在大约3000-10000瓦特之间,因此,其实际用电量不致太大。
温度指示装置(图中未示出)是用来提供指示锅体1的工作温度,使使用者能按锅上待炒食物对温度的需要,控制锅体1至适当温度,它通常可为一温度计,该温度计的感测部位设于锅内,而指示部分则伸出锅体外,供使用者观看。
上述所例举的实施例均可按加热线圈21、22、23及变压器24的一次侧线圈241b所绕圈数的多少来决定其使用于大能量型或小能量型。
上述各图所示的电热炒锅,其中锅体的底面外表还设有一隔热材质层(如各图的编号9),将锅体1与外界隔绝,如此一则可使锅体1储存的热量不易散失,增加其储热效率,二则亦可通过锅体1与外界隔绝,而可使使用者在使用电热炒锅时不致感到灼热。
图5揭露一种易于由使用者自己动手将锅体举起倾倒的电热炒锅。它主要是在原来厚重的锅体上面再叠置一个底面中间具有一凸块以与下面锅体1相对套入的外薄锅10,并且该内、外锅1、10之间设有一良导热材质层(如炭粉、铜粉及其粘剂、矽化合物膏,或其他可耐高温达200℃的良导热媒介物),以使直接受电加线圈2加热的内锅体1便于将热量传导至上面的外锅10,并且仍保有高储热能的优点。
总之,虽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改和变换,但它们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炒锅,包括-金属锅体;-金属框架,连结于上述锅体底部并在锅底与锅体围成一框形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前后一体连接构成连续回路的导磁元件,其部分穿套于上述框形封闭空间内;-线圈,绕设于上述构成连续回路的导磁元件位于框形封闭空间内的部分;-加热电路,感测上述锅体的温度来控制上述线圈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炒锅,其中上述加热电路包含用来控制线圈加热使锅体保持于一定温度的保温开关,及用来控制线圈加热使锅体超过上述所定温度的加热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炒锅,其中上述锅体底面及金属框架外表均披覆一层隔热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炒锅,它还包含一端与锅体连接用来指示锅体温度的温度指示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炒锅,它主要是将一般的金属锅体厚度加厚,以用来储存大量热能,并且还将产生热量的元件改以采用电源为能源;其中,该产生热量的电加热元件可为一仅在一次侧绕有线圈的变压器,或者是高周波、中周波及低周感应线圈,或者还可以为一般家庭常见的镍铬合金线;并且,其中还有一加热电路来控制该产生热量的电源,使锅体可保持于一定温度,或超过该设定的温度,另外,还有一温度指示装置来指示锅体的工作温度;除此之外,还有一设于上述锅体外表的隔热材质层用以提供使用者在工作中免于灼热,及增加锅体的储热效率。
文档编号A47J37/10GK2061427SQ9020466
公开日1990年9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0日
发明者胡龙江 申请人:胡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